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洪潮混合区和潮区。 洪区位于上部,以洪水影响为主,潮汐接近消失;洪潮混合区位于中部,洪潮均有影响;潮区位于下部,直至河口,以潮汐影响为主。 洪区、洪潮区堤围属于江堤,潮 区属于海堤。 堤围工程规划就必须按照以上的洪潮特点进行。 E)进行潮排工程规划时,要分析潮排地区自流排的可能性及机电排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F)在生产实践中,脱盐土层厚度一般采用 1M,脱盐层允许含盐量依作物苗期的耐盐性而定。 在华北、滨海半湿润地区,以氯化物为主的盐土,冲洗盐标准一般采用 %~ %;以硫酸盐为主的盐土,采用 ~ %%;在西北干旱地区,氯化物盐土采用 %~ %;硫酸盐为主的盐土,采用 %~ %;盐化碱土壤采用 %。 引淤压碱按照这种标准,可以利用河流 水砂资源,通过渠系输入事先筑好畦埂的地块,用降低水流速度的办法使泥沙沉降,淤填土地,将养分丰富而盐分含量很低的泥沙输入田间淤淀,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G)根据不同治理类型土地的地形、土壤及植被,确定草被的密度,同时要合理制定割草期、放牧期及封山育草等。 成片的保护草被,要根据草场情况,进行草田轮作。 一般可分为农地草田轮作、牧地草田轮作和半农半牧草田轮作。 在高原地区可规划以农为主草田轮作,在风沙地区可规划半牧草田轮作,丘陵地区可采用半农半牧草田轮作形式。 园地耕作小区规划 本条规定了园地小区规划的内容。 园地小区是道路、灌溉渠沟、防护林等所围刈的地段,是耕作管理的基本单位。 小区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园地的规模。 在平原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小区面积可大些,约在 50~ 200 亩,丘陵山区应考虑水土保持、排灌系统和自然割裂情况来划分小区,一般约 30~ 50亩,在切割程度大的地区也可在 30 亩以下。 小区的方向应与适宜果树栽植行间一致,应考虑树木的营养面积,提高对害风的抵抗能力,防止土壤冲刷和利于进行果树间作业和灌溉。 林地种类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条规定,森林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类。 特种用途林包括防护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要求,林地种类的确定要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的要求。 土地资源网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 、 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尽在土地资源网 树种的选择和配置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土地开发整理中造林的目的和要求,并结合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配置。 例如:各种树木对立地条件(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要求不同,应当 考虑气候带、海拔高程、坡向、坡位、土壤差异之分,把大小环境条件与树种的生态习性紧密结合起来进行配置。 对于用材林,一般多选用速生、丰产、优质树种;薪炭林应选择森林生物质量高、樵采周期短和易于繁殖的树种;环境保护林和风景林要选择对污染抗性强且能吸收污染气体( S0 NO、 HF 等)的树种,如臭椿、榆树、槐树等。 放牧地规划 季节牧地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冬季牧地:要求地势低洼、避风向阳、避雪、植被覆盖度大、植株较高,不易被雪掩埋; ② 春季牧地:除具有冬季牧地条件外,还要求早春牧草萌发较早,土地干 燥; ③ 夏季牧地:要求地势较高,开阔平坦,通风良好,气候凉爽,蚊蝇较少,牧草种类多,品质优良,能抓膘; ④ 秋季牧地:与夏季牧地要求相似,但着重要求植被丰富多汁、秋季枯黄期较晚,以使牲畜能抓好膘越冬。 畜牧放牧地段的配置应考虑以下要求: ① 根据不同畜群对牧草地的要求,划拨其相应的放牧地段,不同的牧畜对草地有不同的要求。 ② 放牧地的地形条件对畜群有较大影响。 例如,牛在较平坦的坡地或坡顶,采食率达 80%,而在陡坡上采食会下降到只有 20%左右,所以牛适宜在平坦草地上放牧;而羊对地形陡峭的地区适应力较强,尤其是山羊在 陡坡上仍能采食,但羊却不适宜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因为易感染疾病。 轮牧小区的数目和面积与轮牧周期、小区放牧天数、放牧频率、草地生产能力、放牧季节、畜群种类、割草和休闲的小区数等因素有关。 牧草再生速度因土壤、气温、雨量、植被种类不同而异,一般轮牧周期约在 30~ 40 天左右。 小区的配置应考虑草层、光照、风向、水源、畜圈、当地地形等条件。 具体如下: ① 轮牧小区内草层要求尽量一致,避免牲畜在采食中挑选喜食的牧草,而影响草地的质量; ② 小区的配置要考虑光照、风向对放牧的影响; ③ 小区的配置应与水源、畜圈保 持最近的距离,并有良好的牧道相通; ④ 小区界线尽可能利用自然界线或地物。 割草地规划 本条规定了割草地规划的内容。 割草地是牧草地利用的又一主要方式,对保证畜牧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 割草地选择的条件: 1 草地植株生长旺盛,茎杆高大且草质好; 2 植被的再生能力强。 轮牧区是轮割制度的基本单位,可按割草地的总面积、轮割制度、地形条件、割草的机械化程度、草地改良和保护的要求、劳动组织等条件划分为几个轮割区,轮割区之间的面积应基本相等,以保证每年获得均衡的产草量。 土地资源网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 、 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尽在土地资源网 水产用地规划 本条规定了水产用地规划的内容。 水产养殖种类繁多,可以养鱼,饲养小水产品(龟、鳖、鳝、虾、蟹等),栽培水生植物以及进行海水养殖(贝类、海藻、鱼虾等)。 水产养殖种类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水源的水质、水量、水池的保水情况、防洪防旱的安全性、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 水产养殖的布局应方便生产操作,缩短运距,节省劳力,充分利用地形,合理调配土方等。 具体应考虑以下条件: 1场房最好布置在养鱼场的中心位置,有公路相通; 2亲鱼池、产卵池及孵化设备紧靠场房,以便于管理; 3 鱼 苗池靠近孵化设备,鱼种池围绕鱼苗池,外围与成鱼池相邻,可缩短鱼种搬运距离,减少鱼种的损伤; 4 鱼池的送水要分池送水,不要串流,以免鱼病传染; 5水源的位置应在全场的最高处,以便于自流灌溉,同时亦方便生活用水及浇水等; 6根据养鱼场的自然、经济条件,开展养鱼场用地的综合利用,实行 “ 以养为主,养捕结合,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 的方针。 村镇数量和规模的确定 本条详细规定了村镇数量和规模确定的方法。 村镇的地位和职能是由村镇的性质决定的,村镇的性质制约着村镇的经济类型、用地性质、人口结构、村镇风貌、村 镇建设等各个方面。 村镇规模指的是村镇人口规模和村镇用地规模,但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村镇规模通常是以村镇人口规模来表示的。 村镇人口规模是在一定时期内村镇人口的总数。 村镇规划人口规模是村镇规划和进行各项建设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预测村镇规划人口规模,首先应根据乡(镇)域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的因素,预测出乡(镇)域规划人口规模;然后再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各行业发展的需要,分析人口移动的方向,明确哪些村镇人口要增加,增加多少,哪些村镇人口要减少,减少多少,具体预测各个村庄或集镇的规划人口规模。 村镇用地评价 本条规定了村镇用地评价的方法和内容。 村镇用地根据是否适宜于建设,通常划分为三类用地: a)一类用地,即适用修建用地。 属于这类用地的有:。 ,这样就可以节省修建基础的费用。 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 一层建筑: ~土地资源网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 、 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尽在土地资源网 二、三层建筑: ~ 四、五层建筑: 当土壤 承载力 1kg/cm2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 各类土壤的允许承载力应以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为准。 (构)筑物的基础埋设深度。 建(构)筑物对地下水位距地面深度的要求如下: 一层建筑:不小于 二层以上建筑:大于 有地下室的建筑:大于 道路: ~(沙土约 ~,粘土为 ~,粉砂土约~)。 10~30 年一遇的洪水淹没。 原地区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 5%~10%;在丘陵山区地形坡度,一般不超过 10%~20%。 ,或采用简单的措施既可排除渍水的地段。 、滑坡、岩溶及胀缩土等不良地质现象。 b)二类用地,即基本适用修建用地。 属于这类用地的有: ,修建时建筑物的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 ,修建时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的地段; ,但洪水淹没的深度不超过 1~,需采取防洪措施的地段; 10%~20%,修建时需有较大土(石)方工程数量的地段; ,需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的地段; 、砂丘滑坡、岩溶及胀缩土现象,需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的地段等。 c)三类用地,即不适用修建用地。 具体是指下列几种情况: 土地资源网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 、 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尽在土地资源网 ;。 一般允许承载能力小于 上的泥炭层、流砂层等,需要采取很复杂人工低级加固措施,才能修建的地 段; (超过 20%以上),布置建筑物很困难的地段; ,淹没深度超过 \滑坡和岩溶及胀缩土现象,防治时需花费很大工程数量和费用的地段;。 如水源保护地带、现有铁路用地、机场用地以及其他永久性设施用地和军事用地等。 村镇内部用地整理 本条规定了村镇内部用地整理规划的内容 .村镇内部用地整理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调整用地布局,使之尽量合理紧凑。 可以现有的某一位于 适宜地段的生产建筑为基础,集中其他零散的生产建筑于此处,形成生产区,也可在村镇一侧方向新选一生产区,同时将原来混杂、分散在住宅建筑群中的生产 建筑迁至此地,并合理安排新增生产项目,满足新的功能要求;②调整道路,完善交通网。 对村镇现有的道路加以分析研究,使每条道路功能明确,宽度和坡度适宜,注意拓宽窄路,收缩宽路,延伸原路,开拓新路,封闭无用之路,正确处理过境道路等。 供水、供电、通讯等管线系统可以平行道路网配置。 建设用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 本条规定了建设用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 它是根据 我国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发展的经验,以及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的思路总结出来的。 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整理必须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进行。 城市用地组织结构应具备紧凑性、完整性和弹性,同时考虑城市特点的地方性和延续性,因地制宜地形成空间上、时间上的协调平衡,还应力求科学、合理、有较大的适应性,为居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创造良好的条件。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方案及相关内容做出的结论性的表述 ,规划说明则是对规划方案及相关内容形成过程的说明,是对规划结论的解释。 阅读规划说明有利于对规划文本的理解和执行。 规划 图件是表现规划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和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具有同等重要性,主要表现规划方案的空间位置。 规划附件可以是文字形式的文件,也可以是图件,为主件提供辅助资料,起到补充证明作用。 只有包含了这四部分,才能对规划方案及相关内容做出全面、清晰和准确的表述。 规划目标与方针是制定规划方案及其他相关内容的战略指导。 规划目标应具体、明确。 土地资源网 最新土地工程招标信息、把握土地行业脉搏 、 海量规划设计方案文档下载 —— 尽在土地资源网 规划标准是指进行各种规划的依据。 如:防洪标准、排涝标准、道路通行标准等。 规划文本或图件中的一些结论,是通过认真计算、反复比较、协调或做出必要的技术处理才得出的。 必须加以说明,才能使规划管理者及执行者深刻理解和执行规划,也有利于对规划的修改和完善。 区分主件与附件,主要是区分图件的重要程度及效力。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要求使用不小于 1: 10000 的比例尺,并以不影响上图要素的清晰表达为准则确定具体比例尺。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状图的主要内容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籍图基本一致,分幅编制主要是便于面积的计算和保证权属界线位置的准确性。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以项目现状图为底图进行编制,要求与现状图同比例 尺,可以满足项目设计要求。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图例除按附录 D的要求绘制外,可根据需要增加新图例。 规划附件为规划文本或规划说明及图件提供说明性资料 ,起到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设计 相应设计资格的单位是指经国土资源部批准认可的有资质的设计单位。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已在条文中列出,但在具体设计中还会涉及到 SL/T4─1999《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192─ 1996《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133─ 1884《水闸设计规范》、 SL104─ 199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GB50201─ 1994《防洪标准》、 SL236─ 19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44─199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