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样和技术文件更改管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的图样或文件的代号(含文件的尾注号)。 建议 在代号后注明图样或文件的名称(工艺或工序卡片需增注工序名称)。 对于 代号需更改的,填写更改前的代号。 3 c)“更改前”栏:图样、文件更改前 原来 的要求,对于图样 必要时 应注明视图名称或部位、技术要求序号,形状改变 前的 局部图形及相关标注 (未更改的应不标注) ;对于文件应注明 页次、 章节条号(图、表号) 及 原 来 表达的词句或数据。 对于更改后增加 的 要求的项,“更改前”栏可 标出页次和节条号,其余 空出不填。 d) “更改标记”栏: 所更改图样或文件按顺序标注 本次更改的标记。 e) “更改处数”栏:本次更改标记下的更改处数 之和 ,应 注意 到同一图样、文件相同数据的多处更改。 f) “更改后”栏:图样 、文件更改后的要求,应与更改前 原来 的要求对应。 “更改前”空白时,应注明新增要求的部位 :对于文件可添加新章节条号及文字。 g) “更改原因”栏:视情况填写下列原因之一: —— 原图(文件)错误; —— 原图(文件)遗漏; —— 贯彻新标准; —— 贯彻法律法规要求; —— 与图样不一致(工艺文件或设计文件); —— 调整工艺参数 (经 XXXX 验证) ; —— 补充工艺要求; —— 临时更改到期(临单号); —— 图号重复; —— 产品规格扩充; —— 随设计文件更改; —— 随借用件更改; —— 根据用户要求(仅适用特定产品); —— 提高可靠性 (经 XXXX 验证) ; —— 增加设计要求。 h) “制品处理”栏:视情况填写下列处理意见之一: —— 用至月日止(请生产处对库存的在制品提出处理意见); —— 停止使用; —— 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 至月日 ; —— 按更改后重新检验; —— 无; —— 仅用于。 i) “质量特性”栏: A 类、 B 类质量特性的应填写, C 类的可不填写。 j) “实施日期”栏或“有效期”栏:填写更改后从进货检验开始的实施时间,应考虑更改通知单在 PDM 中 审批 的周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