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访问”的基础是 Microsoft 的数据访问组件。 这些组件包括 ActiveX Data Objects(ADO)、 Remote Data Service(RDS,又称“高级数据连接器” ADC)、 OLE DB 和ODBC。 表 列出数据访问接口的类型: 表 1. 1 Visual Basic 数据访问接口的类型 数据访问接口 功能 ADC (Advanced Data Connector)高级数据连接器。 ADC 主要是一种直接访问或者通过 ADO 访问远程 OLE DB 对象的一种技术,它也支持主要应用在IE 浏览器上的数据绑定控件。 ADC 是专门为 Web 上浏览器为基础的应用程序而设计的。 DAO (Data Access Objects)数据访问对象。 DAO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界面接口。 通过 DAO/Jet 功能可以访问 ISAM 数据库,使用 DAO/ODBC Direct 功能可以实现远程访问。 DAO 模型是设计关系数据库系统结构的对象类的集合。 ADO ( ActiveX Data Objects) Active 数据对象。 ADO 设计为一种极为简单的格式,通过 ODBC 的方法同数据库接口。 可以用任何一种 ODBC 数据源,如: SQL Server、 Oracle、 Access、 Excel、文本文件、图形文件和无格式的数据文件。 Jet (Joint Engine Technology)数据连接引擎技术。 是一种基于工作站通过DAO 的数据库访问 机制。 虽然可以通过 Access 提供的 ODBC 驱动程序访问 Jet 数据库,但使用这些驱动程序在功能上有所限制 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这是一种公认的关系数据源的接口界面。 ODBC 的访问速度快并且提供统一接口的界面。 OLE DB 这一种底层的数据访问界面接口。 是用于第三方驱动程序商家开发输出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第 6 页 数据访问接口 功能 数据源到 ADO 技术的应用程序或用于 C++的开发者开发定制的数据库组件。 OLE DB 不能被 Visual Basic 直接调用。 RDC ( Remote Data Control)远程数据访问控件。 是一种对 RDO 数据绑定的控件。 可以输出特定的结果集到数据源控件。 RDO ( Remote Data Objects)远程数据对象。 远程数据对象和集合为使用代码来创建和操作一个远程 ODBC 数据库系统的各个部件提供了一个框架。 RDO 是 ODBC API 的一个浅层的界面接口,是专为访问远程 ODBC 关系数据源而设计的。 VBSQL 是 Visual Basic 结构化查询语言。 是一种基于 API 的接口方法,几乎与 C的 DBLibrary API 相同。 VBSQL 只支持 SQL Server。 结构简单而且速度快但不支持对象界面。 此外, Visual Basic 在数据开发方面提供了十分强大的功能。 有自带的数据管理器( Data Manager)、数据控件( Data Control)及数据访问对象 (DAO)等一系列功能强大的工具来协助管理人员轻松地进行与数据库的连接和管理。 在这么多的访问接口里面微软对于 ADO 非常的推崇,并且下一代的数据访问技术也将是采取这样的思路,而且本身来说 ADO 模型简单,但是功能强大,使实现人员无须关心一些底层的操作,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逻辑的设计上面。 简介 数据库选用 Microsoft 公司的 Access 产品作为数据库应用程序。 目前的 Access 2020是 Microsoft强大的桌面数据库平台的 第六代产品,是 3 2位 Access 的第三个版本。 Access有以下一些基本定义: 数据库是一个包含各种 Access “对象” (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 )的文件, Access 中所有工作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表是存放数据的容器,被设计成行和列的格式,就像电子表中的那样。 每一列叫做一个“字段”,包含特定类型的信息,如姓名或学历。 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包含与单个实体有关的所有信息,如某个员工的姓名、性别、所在部门、学历等。 对于像Access 这样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程序,一个数据库通常包含几个存放相关数据 的不同表。 查询是一个 Access 对象,它询问数据库中有关数据的问题。 根据设计方法的不同,查询能够在数据库中检索并组合来自不同表的数据。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查询来告知在公司中工作超过 1 年的职员有多少。 查询还可以对一组数据执行操作,如更新或删除某组记录。 窗体是一个窗口,它提供一种很方便的途径来查看数据库中已有记录或向数据库中增添新记录。 在 Access 中,可以创建一个窗体,用来同时查阅单个表或多个表中的数据,还可以打印和显示窗体。 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第 7 页 报表是一个 Access 对象,设计来显示数据,其作用类似于窗体,但主要是用于 数据打印,不能输入数据。 页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窗体,它使用户能够利用 Web 浏览器查看和编辑 Access 的表。 宏用来保存 Access 中的一系列操作。 可自动执行一些日常的任务,以便简化在Access 中的工作。 模块是用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 编写的过程, VBA 是 Access 的基础程序设计语言。 利用 VBA 可以编写程序代码来完成 Access 宏所不能完成的特定任务。 综上所述,我选择了 Visual Basic、 ADO、 Access 来开发整个系统。 系统开发方 法 的选择 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软件工程的实施。 近 30 年来,软件工程发展成为新科学,至今已经成为软件产业的重要支柱。 多年来被人们沿用的手工作坊的软件开发方法,在软件产品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都无法满足需求。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开始出现“软件危机”后,人们开始寻找新技术来指导软件的开发。 1968 年,首先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一名称。 80 年代以来,国际社会的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需求紧迫,已有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系统建设的需要。 70 年代以来系统建设的主 流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遇到一系列挑战,主要问题是手工操作多、工作效率低、开发周期长、应变能力弱,不能对用户需求的变更和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所以软件工程思想经过人们的归纳和整理,又提出了许多工程方法,如原型法、企业系统规划法、战略数据规划法等。 ⑴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简介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完成一个或者多个任务,形成符合给定规范的产品。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原则,归纳起 来有以下四条: ① 用户参与的原则 ② 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③ 自顶向下的原则 ④ 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的原则 其开发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系统规划:主要目标是制订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②系统开发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第 8 页 c、系统实现 ③ 系统运行及维护 ④ 系统评价 ⑵原型法简介 原型法的基本思路是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根据用户提出的最基本的问题和想法,先很快建立一个应用软件的骨架,作为应用开发的实验模型,这个实验模型叫做系统原型。 用户先运行这个原型系 统,熟悉它,使用它,受到启发并取得经验,然后对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提出精确、具体的要求,在对系统的需求最后决定后,再用传统的方法建设系统,通常原型系统的部分程序可以在后来的系统建设中直接采用。 该方法是传统方法和用户开发相结合的方法。 建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可分四步进行: ① 明确用户基本信息需求 ② 建立初始的原型系统 ③ 使用原型系统,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 ④ 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 快速原型法的开发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析、构造模型、运行模型、评价模型、改进模型等。 ⑶本系统开发方法选择 基于上述两种开发方法的优劣,本系统 利用软件工程思想和方法,总体上是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从上而下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但系统实现等步骤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快速原型法。 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第 9 页 2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分析 系统初步调查 在参加工作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光顾我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发现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操作仍使用手工管理。 在本系统被批准立项之后,我实地去我校图书馆进行了参观和学习,现对学校图书馆的整体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分两步进行,一是初步调研,二是详细调研。 由于该图书馆职工人数较少,因此在调研时采用了会议讨论法和个人访谈法两种方法,通过会议讨论法 了解图书馆的整体情况,对开发新系统的态度等。 通过个人访谈法了解各个部门的主要职能及具体运作方式、过程等。 对该图书馆进行初步调研的具体内容为:⑴图书馆的规模:现藏书册数、种类;⑵图书馆的主要业务;⑶图书馆中的几个部门;⑷图书馆职工情况;⑸职工受教育程度;⑹主要购书单位;⑺图书编码方式;⑻现在多少读者在此借书;⑼读者借书凭证;⑽读者分类;⑾图书馆的上级领导;⑿对开发新系统的态度;⒀开发新系统所需的时间(规定多长时间开发完成)。 调研结果概述: 我校图书馆现在藏书近十余万册,分为社会、人文、哲学、 数理、工具、期刊等六大类,图书馆的主要业务是对图书进行入库、出库管理、借阅管理、读者管理等,图书馆分为采购处、办公室、借阅室、阅览室、工具书期刊室,职工相应地分为图书采购小组、书籍维护小组、借阅室工作人员、阅览室工作人员。 图书编码采用国家标准进行编码,如类别+小类+序号的方式。 现有 1000 多人借阅,读者分为教职员工和学生,图书馆的上级领导是总务处,对开发新系统持支持态度,开发本系统约需 2 个月时间。 应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采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纷纷开发或 选购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具体以下优点: ⑴采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可以用集中的数据库将与图书借阅管理相关的信息全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效地减少了信息更新和查找中的重复劳动,保证了信息的相容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⑵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有着易访问、易查询的信息库。 在没有采用和实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之前,当管理人员要统计数字时,往往依赖于某个人或某些人来获取。 这种依赖于人的过程往往会因为花费的时间较长或某个人不在办公室而不能及时完成。 在采用和实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之后,就会将依赖于人 的过程改为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过程。 管理人员只要获取了相应的权限,就可以随时进入系统,直接查阅相应的信息。 实施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之后,不仅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详细的、未经过过滤的第一手图书借图书借阅信息管理系统 第 10 页 阅信息,还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得到某些有用的决策信息及灵感和启发,从而改进图书馆的管理及经营效率,避免或减少经营风险。 ⑶采用和实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应该看到,在实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之后,可提高单位的形象。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实施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要想通过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光是选取一个好的或比较好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图书借阅管理软件还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管理的是所有与人相关的数据,信息量大,变化频繁,内部关联性较弱,数据的采集、确认、更新和检查都比较困难,而且其管理的信息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实施工作尤为繁琐和困难。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图书借阅管理水平,成功地实施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七点: ⑴主要领导理解和全力支持。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及时,需要图书馆内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要有单位决策层的参与和支持。 ⑵培训。 要想使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真正地发挥应有的效用,必须通过培训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学会通过系统来进行科学的管理。 ⑶改进单位的相关制度和信息结构。 要充分地回顾本单位的相关政策和信息组成,充分利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改进企业的图书借阅管理。 ⑷明确基础上的实施目标。 要明确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和目标,明确需要采集的数据及保留的历史信息。 ⑸组织精悍的基础上实施小组。 实施小组人员的组成就包括图书馆管理人员,图书借阅、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是单位运行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主要骨干和技术支持。 ⑹测试软件功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