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粤华韶关煤矸石发电项目一期工程2330mw内容摘要:

库、渣仓加湿 2 含煤废水 15 SS 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输煤系统的地面冲洗和除尘等用水 9 3 工业废水(包含油废水和化学水) 33 pH值、油类等 废水集中处理 干灰调湿、煤场喷洒等 4 生活污水 1 COD、 BOD5等 A/O接触氧化法 主要用于绿化 5 厂区雨 水 149 - - 东莞(韶关)浈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雨水管网 合 计 206 - - - 电厂工程主要设备噪声源及噪声值,见表。 表 设 备 设备 台数 安装位置 采取措施前 噪声级 拟采取措施 降噪量 采取措施后 噪声级 冷却塔 2 室外 82 消声导流 20 62 引风机(进风口前 3m处) 4 室外 90 消声器 15 75 送风机(吸风口前 3m处) 4 室外 95 消声器 15 80 发电机 2 汽机房 90~95 隔声罩 、厂房隔声 25 65~70 汽轮机 2 汽机房 90~95 隔声罩、厂房隔声 25 65~70 励磁机 2 汽机房 9095 隔声罩、厂房隔声 25 65~70 碎煤机 2 碎煤机室 105 隔声罩、厂房隔声 25 80 空压机 4 空压机房 90 消声器、厂房隔声 25 65 主变压器 2 室外 70 70 脱硫系统氧化风机 4 风机房 95 厂房隔声 15 80 汽动给水泵 4 泵房 95 厂房隔声 15 80 浆液输送泵 4 85 厂房隔声 15 70 浆液循环泵 8 95 厂房隔声 15 80 浆液排出泵 4 85 厂房隔声 15 70 真空泵 4 汽机房 95 厂房隔声 15 80 2 泵房 95 厂房隔声 15 80 给水泵 2 泵房 95 厂房隔声 15 80 锅炉排汽 * 110~130 消声器 30 80~100 灰渣 、石膏产生 量见表。 表 工程 固废 产生量 类别 产生量( t/a) 10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灰量 519500 674200 渣量 1212020 1573200 石膏量 93400 106700 合计 1824900 2354100 本项目灰渣及石膏最大年产生量为 2354100t/a,全部 综合利用。 在综合利用不畅时,灰渣及石膏运往 事故 灰场暂存。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环境空气 ( 1) 本工程采用 1 座 210m 高的 单管 烟囱,大气污染物 SO NO烟尘的实际排放浓度都小于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20)中表 1燃煤锅炉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 2)本工程 投运后,环境 空气污染 物的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 ,对丹霞山风景区的浓度贡献低于一级标准限值。 水环境影响 分析 厂区排水采取清污分流方式,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冷却塔排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分别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如遇暴雨不能回用的情况下, 处理达标合格后的事故废水 则通过专用排水管线 接至 铣鸡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 排放入北江。 冷却塔 的排 水 通过专用排水管线 接至 铣鸡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 排放入北江。 因此处理达标合格后的 事故废水 及 冷却塔 排水 等排放 , 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电厂运行投产后,设备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较大, 经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昼、夜间各厂界昼间噪声叠加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20)中 3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产生锅炉灰渣、脱硫石膏原则上全部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不畅 时送到 事故灰场堆放。 近期灰场拟选在龙塘边厂址东北面约 , 可供堆灰 ,其建设 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相关防渗及卫生防护距离11 要求,可满足本项 目事故堆灰需要。 根据火力发电工程建设的基本工序,项目开工建设阶段,在厂区和施工区整平的基础上采用大开挖的施工工艺,挖掘主厂房、烟囱、冷却塔等主要设施的基础。 由于设计施工活动的厂区、施工区占地面积大,挖、填土石方量比较大,而且由大开挖这种施工方式所决定,施工活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相当显著。 据类似项目的经验,在电厂建设期,施工对环境生态的不利影响多体现在水土流失等方面,且为直接影响。 由于本工程的建设,厂区人为扰动增加,一部分植被将破坏,裸露地面的增加使风蚀增大,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随 着 施工期结束 、 厂区绿化建设后,该影响 将 降低。 污染防治防治措施与效果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 1) SO2防治对策 本项目安装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不低于 %(为保证%的设计脱硫效率,吸收塔内增加 1个喷淋层),烟气经过脱硫后,可以控制 SO2实际排放浓度不超过 GB132232020规定的 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2)烟尘防治对策 为控制烟尘的排放,本项目选用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为电厂的除尘器,根据国内同类型除尘器的机组运行实例,除尘效率不低于 %, 加上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除尘效率 50%,保证除尘效率可达 %以上,烟囱出口烟尘排放浓度为(校核煤种),低于 GB 132232020 表 1 标准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30mg/Nm3,能够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 3) NO2防治对策 由于本工程循环流化床锅炉产生的 NOx 浓度< 200mg/Nm3(设备供应商保证值 ),已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水平,因此本工程采用 SNCR 法脱硝工艺技术,设计脱硝效率为 55%,脱硝后 NOx排放浓度< 100mg/Nm3,可满足国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332020)对新建火力发电锅炉 NOx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 4) 无组织粉尘控制措施 12 ① 本工程煤场拟采用干煤棚桥抓煤场,煤堆地下约 6m堆至地上 2m,煤堆表面不定期喷淋,煤场地面用水冲洗。 ② 厂内输煤采用密闭运煤皮带廊道输送,在各转接点、碎煤机室均采取密封措施基础上,安置布袋除尘器。 ③ 链斗取样部位和落料口设置喷水淋尘措施。 卸料臂可升降,臂的头部应加罩和伸缩溜筒,以减少落差,煤仓间每个煤斗设置一台布袋除尘器;除尘器与相应的运煤皮带或犁煤器联锁。 ④ 干灰库配置布袋收尘器,除尘效率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