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内容摘要:

济的发展和国际民商事交往的顺利进行; 探究导致这种结果的一系列过程。 社会制度随着网络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推进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何构建先进完备的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 本课题的理论兴趣 在于:我国加入 WTO 以来在电子商务中的消费关系发生巨大变迁的情况下,国际社会的分配原则、公平观念发生了那些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看待网络消费者保护中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计划在国内不同层级的城市中采取类型抽样方法,选择 公务员、高校教师和企业工人等三种不同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在加入 WTO 前后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一些网络消费纠纷。 课题计划调查的城市数目总共 24 个:直辖市 3个,省会城市 7 个,地级城市 7 个,县城 7 个,这样调查的消费者总数达到 5000个。 通过文献法了解各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的历史、颁发的各类立法和政策、不同年份的网络消费案件判例; 走访选定的 24 个城市的政府和执法部门,研究这些城市转发、下发的各类网络消费者保护文件,研究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城市一级政府执行的情况; 走访选定的 5000 个消费者,调查他们的( 1) 具体网络消费状况,了解这些网络消费者在市场全球化前后电子商务消费品的获得情况与消费水平;( 2)消费法律意识,了解这些网络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损后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途径;( 3)收集这些网络消费者在解决网络消费纠纷过程中的详细资料,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探究影响网络消费者利益获得的因素。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各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原则和规则以及网络消费者保护统一化进程中的统一实体法规则,提炼其精华和先进经验; 运用法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来分析相关制度优化选择的必然性;从法哲学、 社会学和法律文化角度对相关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规则的接受和合理性问题作深入分析; 运用个案分析,对个别法律文件的优劣进行剖析;并综合以上方法初步设计我国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的理论框架。 三、主要观点(主要理论假设) 改革开放之前很少存在电子消费纠纷,即使有也不引人注意;经历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 WTO以后,网络消费者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日益丰富。 市场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消费者保护改变了传统的国内消费者保护机制。 某些国内十分引人注目的消费者保护要素在网络消费者保护过程中逐步被忽略;某些国内没有 考虑的网络消费者保护因素被创造;某些在国内消费者保护过程中不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被强化。 电子消费合同改变了传统合同领域内的自由、公平和正义观念:由传统合同领域的“形式正义”转变到电子消费合同领域的“实质正义”。 国内消费者保护不仅影响不同阶层的利益分配,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网络消费者保护则决定良性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的最终形成。 网络消费纠纷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因各国立法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但这种差异随着电子商务消费 9 者保护统一化进程的加速而逐渐消失。 中国消费者保护立法确立了低水平的保护 标准,不利于保护我国消费者的正当利益;但我国消费品却不得不接受外国相关立法确立的严格的高水平的消费者保护标准的严峻挑战;我国甚至还没有制定一部电子商务法,网络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更是付诸阙如,因此尽快建立高水准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特别是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3. 预期价值:本课题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理论创新 : ( 1)通过研究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实践的变迁,透视中国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优劣及其发展变化; ( 2)填补国内在因日益丰富的网络消费者保护实践所引发的问题还没有规范的评 价性研究的理论空白,引发学术界对网络消费者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以及对网络消费者保护立法的探索; ( 3)转变既有的社会转型理论研究视角:在强调“个人”视角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层面的探索; ( 4)通过电子消费合同探讨“正义问题”:网络消费者保护中的公平观念如何从传统合同法中的“形式正义”过渡到电子消费合同法中的“实质正义”; ( 5)基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角度研究相关的统一冲突法和统一实体法,及其与国内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国际网络消费者保护统一化进程的互动关系。 实际应用价值 : ( 1)本课题将推动我 国理论界对网络消费者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科学评估工作,并给这种评估工作提供研究“范例”,促进中国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立法逐渐融入国际网络消费者保护统一化进程。 ( 2)评估出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立法和实践中的网络消费者和网络销售商的利益受损程度,并为平衡两者之间的正当利益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提供学理依据。 ( 3)为国家进行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立法提供实证依据。 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近年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一、 课题负责人刘益灯已有的相关成果: 专著:《国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2020 年 1 月版; 《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载《消费经济》 2020 年第 1 期; 《试论我国电子消费合同准据法的确定》,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第 5 期; 《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消费者合同法功能的法哲学分析》,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第 6 期; 《论国际消费合同的自体法》,载《时代法学》 2020 年第 6 期; 《论网络消费中的国际私法保护》,载《消费经济》 2020 年第 5期,并被全文转载于 2020 年的 CSSCI; 《国际消费者合同的法律适用》,载《法学评 论》 2020 年第 6 期,并被全文转载于 2020 年的 CSSCI; 《国际消费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载《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年第 2 期; 《中国消费者保护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载《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0 年第 1 期; 《法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原则及其演变》,载《经济法论丛》 2020 年第 6 卷; 1《国际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比较分析》,载《国际法与比较法论丛》 2020 年第 5 卷; 1《消费者权益的国际私法保护》,载《消费经济》 2020 年第 4 期; 1《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几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载《中国法学》 2020 年第 4 期; 1《试论国际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载《消费经济》 2020 年第 4 期; 1《法律趋同: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载《浙江社会科学》 2020 年第 3 期,并被全文转载于 2020年的 CSSCI; 二、 主要参考文献 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李双元著:《国际私法(冲突法篇)》,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黄进主编:《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 2020 年版; 周 忠海主编:《电子商务法导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20 版; 10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万以娴:《电子商务之法律问题 —— 以网络交易为中心》,法律出版社 2020 年版; 杨坚争等著:《虚拟市场:经济全球化中的电子商务》,上海社科院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年版; 吕国民:《国际贸易中 EDI 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20 年版; 何其生:《电子商务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0 年版; 安德鲁 斯帕罗:《电子商务法律》,林文平等译,中国 城市出版社 2020年版; 1埃马纽埃尔米修主编:《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实物指南》,卢盛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0年版; 1 [日 ] 北川善太郎等 :《消费者保护法之基础》,青林书院新社 1986年版; 1 [法 ]热拉尔卡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1曹建明著:《国际产品责任法概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年版; 1李凌燕著:《消费信用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20年版; 1张琪:《在效益与权利之间 —— 美 国产品责任法的理论基础》,载《中国法学》 1997年第 6期; 1叶秋华等:《论西方消费者保护法的历史演进》,载《法学家》 2020年第 6期; 1 米克利茨 amp。 赖希:《欧盟条约中的消费者保护 —— 展望 1993》,载《欧洲经济法杂志》 1992; 1赖希:《阿姆斯特丹条约中的消费者政策和消费者保护》,载《消费者和法》 1999年; 肖永平等:《国际私法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的挑战》,载《中国法学》 2020年第 1期; 2郑成思等:《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状况》,载《法学》 2020年第 12 期; 2单文华:《电子贸易的法律问题》,载《法律科学》 2020年第 1期; 2张保明:《全球电子商务法制建设的新格局》,载《互联网世界》 2020年第 2期; 24. , The Law of Electronic Commerce:EDI,Fax and Email:Technology,Proof and Liability(1991). 25. Graeme Br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1996). 26. David Kosiur, Understanding Electronic Commerce(1997). 27. Thomas , Online Law: The SPA’s Guide to Doing Business(1999) 28. Chris Reed, Inter Law: Text and Materials(Butterworths,2020). 29. Michael Chissick amp。 Alistair Kelman, Electronic Commerce:Law and Practice(London Sweet &Maxwell,2020). 30. Hardy, The Proper Legal Regime for Cyberspace, .(1994). 31. Anne Wells Bransb, Anonymity,Autonomy,an Accountability: Challenges to the First Amendment in Cyberspace, 48 .(1996). 32. Llewellyn Joseph Gibbons, No Regulation,Government Regulation,or SelfRegulation: Social Enforcement or Social Contracting for Governance in Cyberspace, 6 Cornell .& ’Y(1997). 33. Gee , Alternative Dispu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