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厅20xx年财政支持果茶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成果,整合相关 项目资金,集中用于项目建设。 同时,鼓励地方财政、相关企业及农民增加对项目建设的投入。 附件 3 20xx 年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 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桃是我省面积产量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栽培树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肥城佛桃、青州蜜桃等传统名产以及安丘蜜桃、蒙阴蜜桃、莱山蜜桃等地方名优产品享誉国内外,在我省水果生产中地位突出。 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两年来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果实含糖量低、风味淡、口感差等质量问题,恢复和提升以肥桃为代表的我省名优桃的市场信誉,起到了重大的推动 作用。 为进一步扩大推广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提高我省名优桃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总结前两年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实施名优桃品质提升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二、主要技术内容 (一)加强肥水管理,提升土壤肥力。 秋季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的大豆、豆饼等精制有机肥料和优质农家肥 3 吨以上,同时施入适量氮、磷、钾等速效化肥;推广桃园“畜沼果”生态循环栽培模式,扩大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应用技术;推广配方施肥;在坐果期、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进行适时土壤追肥和叶面喷肥;花前、果实膨大期要根据天气 情况及时灌水,果实成熟前 20 天左右适当控水;降雨集中的季节及时排水防涝,必要时推广建立避雨设施;推广果园行间生草和树盘覆盖技术。 (二)调减枝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对栽植密度较大、郁闭较重的果园,采取间伐、疏除大枝或侧枝重回缩等技术措施,打开光路,改善树冠内光照,使果园行间冠间距保持在 ,透光率达到 25%以上。 (三)疏花疏果,合理调控产量。 根据果园地力水平、树体长势和品种特点,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将亩产量(目标产量)调控在 20xx~ 3000 公斤。 一是根据花芽分化情况,在春季开花前进行复剪,按产量 要求初步调整花枝数量;二是视气候情况, 在 花期按目标产量的 150%~ 200%进行 疏花;三是在生理落果后,按目标产量的 120%疏果定果。 (四)花果精细管理。 花期应用壁蜂授粉或人工授粉技术提高坐果率。 通过花前复剪、疏花、疏果等措施,使果实在树冠内均匀分布。 推广应用果实套袋技术,在疏果定果后及时套 袋,采收前 15~ 25天摘袋。 摘袋后地下铺设反光膜促进果面着色。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 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要求合理使用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禁用农药。 推广应用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制剂以及害虫天敌等绿色控害技术,确保果品 质量安全。 (六)适期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宜采收期。 对就近销售和特殊需求的,可适当晚采或分期采收,以增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果品综合质量。 三、实施地点及规模、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肥城、青州、蒙阴、安丘、平邑、临沂市兰山区、莱芜市钢城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9 个县市区实施。 (二)资金安排。 肥城市肥城桃研究所 30 万元,青州市果树站 30 万元,蒙阴县果树研究所 30 万元,淄博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0 万元;安丘市果树站 20 万元,威海经区崮山农技站 20 万元,莱芜市钢城区林业局 20 万元,临沂市兰山区黄中皇果树种植农民合作社 20 万元,临沂市(平邑县)康发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20万元。 (三)实施规模。 根据省财政扶持资金和当地综合条件,合理确定实施规模。 每 个 项目县新建示范园 3~ 5 处,每处面积 100~ 150 亩以上,带动面积 3000 亩以上。 项目县共计新建示范园 35 处以上,面积达到 4000 亩以上 , 带动 5万亩以上。 ( 四 )任务目标。 新 示范园亩产量控制在 20xx~ 3000公斤 , 优质果率提高 15%左右,达到 85%以上 ,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 15%以上,亩增效益 10%~ 15%以上。 四、项目组织形式及责任分工 (一) 组织形式。 该项目采取 省级推广单位牵头组织并统一部署协调实施工作, 山东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参与技术指导培训,县级推广单位负责本辖区的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 (二)任务分工 ( 1)制定项目实施总体方案。 确定项目的目标任务、实施内容、技术措施及实施进度。 ( 2)安排部署项目实施。 召开项目县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项目实施工作,并指导项目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 3)组织技术培训与指导。 组织编写教材,根据生产季节,开展关键技术培训。 召开现场观摩和阶段总结会议 ,组织专家和 科技人员在关键环节进行巡回指导。 ( 4)检查督导。 在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对各项目县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 5)总结验收。 项目结束前,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测产和验收。 ( 6)绩效评价。 根据《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制定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 组织专业人员对基层项目单位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向主管部门提交考评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省果树研究所。 参与项目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 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 参加省果茶站组织的技术资料编写、技术培训推广、技术效果评价等工作。 ( 1)落实项目区域和实施地点,签订推广协议。 按照相对集中、利于示范推广的原则确定项目区域和实施地点,并进行登记造册。 与项目实施单位或农户签订技术推广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技术措施推广落实到位。 (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省级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 3)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对乡(镇)、村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扩大技术推 广。 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到项目进行现场指导。 ( 4)建立项目档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方案、技术推广协议、培训教材、试验示范、生产管理、技术培训指导、阶段总结、检查督导等影像及文字资料及时分类归档。 ( 5)做好项目验收及自评工作。 根据有关要求,及时报送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和阶段总结。 项目完成后,按要求及时向省级牵头单位申请组织项目验收,同时做好项目的自评工作。 及时向省级项目牵头单位报送自评报告,并配合 做好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 五、资金用途 项目经费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实行专人管理,专账存储。 严格资金支出的审批手续,定期对项目资金的支出账目进 行审计,确保专款专用。 坚决杜绝违犯财务管理制度的情况发生。 (一)省级项目资金用途。 本项目省级资金 10 万元,主要用于总体方案制定、 项目工作部署、培训教材编印、 技术培训和指导、检查督导、总结验收及绩效考评以及培训仪器设备购置等。 (二)基层项目资金用途。 基层项目省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方案的制定、技术指导培训、相关仪器设备购置及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机肥补贴、项目验收、绩效考评等。 鼓励各项目承担单位多种渠道 整合资金,加大项目投入力度。 2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论证,签订技术推广协议,召开项目部署会议等。 6~8 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编写及印刷培训教材和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进行技术指导等。 2 万元,主要用于编印宣传资料,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检查等。 7~15 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农药残留速测仪、培训器材、杀虫灯、粘虫板等,以及有机肥料、避雨设施、果园路渠整修等费用补助。 、总结考评等 3 万元,主要用于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项目自评及绩效考 评等。 六、进度安排 实施年限为 20xx 年 11 月至 20xx 年 11 月。 进度安排如下: 年 11 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研究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召开项目县级技术推广单位及项目实施主体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会议,安排部署项目设施工作。 项目县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并提交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启动项目实施。 年 12 月,举办省级项目培训班 , 检查督导项目区及示范园、推广协议的落实情况。 年 1 月~ 20xx 年 3 月,组织专家指导农民进行郁闭园改造及果园冬季管理 , 开展关键 技术培训。 年 4 月~ 5 月,落实果园管理技术措施 , 开展项目检查督导及中期总结。 年 6 月~ 10 月,做好夏秋季果园管理工作 , 召开项目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会 , 根据品种成熟期进行测产验收 , 进行项目总结和自评的准备工作。 年 11 月,进行项目总结自评,报送自评报告,配合省级项目牵头单位进行绩效考评。 七、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采取省果茶站牵头组织、教育科研机构参与、各项目县具体实施的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 安排、协调和组织检查等工作。 各项目县也都要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 做 好技术指导。 省果茶技术指导站成立由推广、教学、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实施方案评审论证、技术指导,参与项目的检查督导、总结验收、绩效评价等工作。 项目县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具体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的相关工作。 (三)加强监督管理。 省果茶技术指导站及项目县都要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绩效考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实施。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杜绝 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等违纪行为。 研究制定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加强督导检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项目实施成效和今后安排项目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宣传交流。 充。山东省农业厅20xx年财政支持果茶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