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管理制度(共4篇内容摘要:

在办理入库时,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等标识是否正确、规范以及外包装是否干净等,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库。 Ⅱ 成品入库后应放置于仓库合格区内。 ● 待处理品入库 Ⅰ 成品库库管员负责退货和超过保质期滞销产品入库工作;生产部负责半成品和准成品待处理入库工作;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批号 等是否属实,对入库单进行审核。 ● 产品入库后,库管员应及时审核,在帐上记录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数量、保质期和入库日期以及注意事项。 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做出标识。 ● 未经检验和试验或经检验和试验认为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入库。 ● 库管员应妥善保存入库产品的有关质量记录(验证记录、原始质量证明、检验报告单等),每月将这些质量记录按时间顺序和产品的类别整理装订成册、编号存档并妥善保管。 3. 贮存 ● 贮存产品的场地或库房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以防止库存产品损坏或 变质。 ● 合理有效地利用库房空间,划分码放区域。 库存产品应分类、分区存放,每批产品在明显的位置做出产品标识,防止错用、错发。 具体要求如下: Ⅰ 库存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或代号、型号、规格、批号、入库日期、保质期,由库管员用挂标牌的方法做出。 若产品外包装已有上述标识的,仅挂产品型号的标识牌即可; Ⅱ 库存产品存放应做到 “三齐 ”:堆放齐、码垛齐、排列齐。 离地、离墙 10~ 20 厘米,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应有适当间隔; Ⅲ 成品按型号、批号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6 层; Ⅳ 原材料存放按属性分类(防止串味),整齐码放 ,纸箱包装码放高度不得超过规定层数;袋包装和桶包装码放高度不宜过高,以防损坏产品; Ⅴ 放置于货架上的产品,要按上轻下重的原则放置,以保持货架稳固。 ● 有冷藏、冷冻贮藏要求的原料、半成品均按要求贮藏于冰箱、冰柜、冷库或有空调的库房。 4. 发放● 生产部生产人员凭《配料单》和《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 原料库库员每天按《配料单》每罐原料的实际数量备料、发放。 ● 在备料时,如果发现计划数量和实际发放数量不符时,库管员应在《配料单》备注栏中填写每罐实际发放的数量。 ● 实行批次管理的原料,库管员每天备料 、发料时在《配料单》上填写该原料的批号,以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 技术部开发人员凭经部门经理审批的《出库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 提取成品时必须有营业部打印的《出库单》和《调拨单》。 ● 原料库和成品库的库管员凭经审批的《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发放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发放时应做到: Ⅰ 认真核对《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的各项内容,凡填写不齐全、字迹不清晰、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不得发放; Ⅱ 发放时,应认真核对实物的品名、型号和数量,符合领料或出库凭证要求的才能发放; Ⅲ 发放完毕,库管 员应对《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进行审核,《配料单》交会计部,单据应妥善保管; Ⅳ 发放时,若产品标识破损、字迹不清,应重新作出标识后发放; Ⅴ 同一规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按 “先进后出 ”的原则进行发放。 5. 仓库内部管理 ● 成品库的主管部门应对仓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账、物、卡相符状况,存放情况、标识情况。 原料库主管应抽查物料的仓储情况、环境条件、有无错放、混料及超期贮存、变质、损坏等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库管员应经常对库存产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变质、发霉或标识脱落等现象应及时向直接上级报告,及时处理。 对有保质期的产品要防止失效。 发放距保质期不到一个月(含)的原料前应报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发放。 距保质期不到三个月(含)的成品一般不发放(顾客同意的除外),但应及时报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若超过保质期,应及时报验,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理。 ● 仓库人员应进行经常性动态盘点,做到日清日结,保持账、物相符,年中和年末应配合财务部搞好盘点工作。 ● 仓库做到通风、防潮、清洁,无苍蝇、老鼠。 冷藏、冷冻库温度应 控制在规定范围。 仓库内严禁烟火,不允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危险品(危险品库除外),并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不允许占压。 ● 对有毒有害及带有腐蚀性的物品应分别贮存,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 退库的成品应按品种、型号分别码放并予以标识,经质管部检验为合格的办理入库,并尽快发出。 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评审处置意见办理,并作出待处理标识。 ● 成品库另划待处理品区,存放退货并予以标识,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按程序做好退货处理工作。 ● 原料库根据生产计划,做好查料、备料工作,严格按领料制度发放原料。 根据生产计 划和库存填报采购申请计划,保证生产需要。 ● 对于喷粉产品要严格按照产品的贮存条件贮存,经常检查并通风,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直接上级并与技术部联系,做到及时处理。 ● 凡打开包装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应重新包装,保证密封,不允许敞开存放。 没有标识的应做出标识。 ● 成品库负责样品的包装、发放。 样品包装上应有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品名、型号和生产日期。 样品应在生产后的三个月内发放。 若要将超过三个月的产品做样品发放,应报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做样品发放。 ● 安全事项 Ⅰ 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 Ⅱ 下班检 查是否已锁门、拉闸、断电及是否存在其它不安全隐患。 6. 本制度由生产部、销售部共同制定并解释。 7. 本制度由生产部、销售部负责实施、检查与考核。 8. 本制度施行后,原有的类似制度自行废止。 114 回 3 楼回目录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原材料管理制度 | 20200907 17:49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到公司后,由库管员指定放置于仓库待验区内,大宗的货物可以直接放在仓库合格区内但应做出 “待验 ”标识。 然后,库管员按采购部门下发的《采购收料通知单》和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供货单》核对进行到货验证和报 验。 验证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数量、包装状况和合格证明等。 经验证合格的,库管员提交《采购收料通知单》报质管部检验 库管员接到质管部检验结论为 “合格 ”的检验报告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原料入库单》,并将待验区内的货物转移到库内合格区存放,已放在仓库合格区的待验品,应将 “待验 ”标识取下;接到检验结论为 “不合格 ”的检验报告时,应按规定做出不合格标识,等待不合格品审理。 接到《不合格品评审表》后按处置结论执行。 产品入库后,储运部仓管人员必须及时将《原料入库单》与 电脑中的《采购收料通知单》进行审核,仓库主管签章确认。 同时按要求做好《原料库存卡》(入库后二小时完成)。 《采购收料通知单》和《原料入库单》交车间,财务,采购,库管各一联。 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