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管理制度(共4篇内容摘要:
在办理入库时,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等标识是否正确、规范以及外包装是否干净等,符合要求的方可入库。 Ⅱ 成品入库后应放置于仓库合格区内。 ● 待处理品入库 Ⅰ 成品库库管员负责退货和超过保质期滞销产品入库工作;生产部负责半成品和准成品待处理入库工作;库管员应检查核对产品的品名、型号、数量、批号 等是否属实,对入库单进行审核。 ● 产品入库后,库管员应及时审核,在帐上记录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数量、保质期和入库日期以及注意事项。 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做出标识。 ● 未经检验和试验或经检验和试验认为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入库。 ● 库管员应妥善保存入库产品的有关质量记录(验证记录、原始质量证明、检验报告单等),每月将这些质量记录按时间顺序和产品的类别整理装订成册、编号存档并妥善保管。 3. 贮存 ● 贮存产品的场地或库房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以防止库存产品损坏或 变质。 ● 合理有效地利用库房空间,划分码放区域。 库存产品应分类、分区存放,每批产品在明显的位置做出产品标识,防止错用、错发。 具体要求如下: Ⅰ 库存产品标识包括产品名称或代号、型号、规格、批号、入库日期、保质期,由库管员用挂标牌的方法做出。 若产品外包装已有上述标识的,仅挂产品型号的标识牌即可; Ⅱ 库存产品存放应做到 “三齐 ”:堆放齐、码垛齐、排列齐。 离地、离墙 10~ 20 厘米,并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应有适当间隔; Ⅲ 成品按型号、批号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6 层; Ⅳ 原材料存放按属性分类(防止串味),整齐码放 ,纸箱包装码放高度不得超过规定层数;袋包装和桶包装码放高度不宜过高,以防损坏产品; Ⅴ 放置于货架上的产品,要按上轻下重的原则放置,以保持货架稳固。 ● 有冷藏、冷冻贮藏要求的原料、半成品均按要求贮藏于冰箱、冰柜、冷库或有空调的库房。 4. 发放● 生产部生产人员凭《配料单》和《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 原料库库员每天按《配料单》每罐原料的实际数量备料、发放。 ● 在备料时,如果发现计划数量和实际发放数量不符时,库管员应在《配料单》备注栏中填写每罐实际发放的数量。 ● 实行批次管理的原料,库管员每天备料 、发料时在《配料单》上填写该原料的批号,以达到可追溯的目的。 ● 技术部开发人员凭经部门经理审批的《出库单》到原料库领取原材料和半成品。 ● 提取成品时必须有营业部打印的《出库单》和《调拨单》。 ● 原料库和成品库的库管员凭经审批的《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发放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发放时应做到: Ⅰ 认真核对《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的各项内容,凡填写不齐全、字迹不清晰、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不得发放; Ⅱ 发放时,应认真核对实物的品名、型号和数量,符合领料或出库凭证要求的才能发放; Ⅲ 发放完毕,库管 员应对《领料单》或《出库单》、《发货单》进行审核,《配料单》交会计部,单据应妥善保管; Ⅳ 发放时,若产品标识破损、字迹不清,应重新作出标识后发放; Ⅴ 同一规格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按 “先进后出 ”的原则进行发放。 5. 仓库内部管理 ● 成品库的主管部门应对仓库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检查账、物、卡相符状况,存放情况、标识情况。 原料库主管应抽查物料的仓储情况、环境条件、有无错放、混料及超期贮存、变质、损坏等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 库管员应经常对库存产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变质、发霉或标识脱落等现象应及时向直接上级报告,及时处理。 对有保质期的产品要防止失效。 发放距保质期不到一个月(含)的原料前应报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发放。 距保质期不到三个月(含)的成品一般不发放(顾客同意的除外),但应及时报验,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 若超过保质期,应及时报验,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理。 ● 仓库人员应进行经常性动态盘点,做到日清日结,保持账、物相符,年中和年末应配合财务部搞好盘点工作。 ● 仓库做到通风、防潮、清洁,无苍蝇、老鼠。 冷藏、冷冻库温度应 控制在规定范围。 仓库内严禁烟火,不允许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它危险品(危险品库除外),并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不允许占压。 ● 对有毒有害及带有腐蚀性的物品应分别贮存,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 退库的成品应按品种、型号分别码放并予以标识,经质管部检验为合格的办理入库,并尽快发出。 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按不合格评审处置意见办理,并作出待处理标识。 ● 成品库另划待处理品区,存放退货并予以标识,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按程序做好退货处理工作。 ● 原料库根据生产计划,做好查料、备料工作,严格按领料制度发放原料。 根据生产计 划和库存填报采购申请计划,保证生产需要。 ● 对于喷粉产品要严格按照产品的贮存条件贮存,经常检查并通风,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直接上级并与技术部联系,做到及时处理。 ● 凡打开包装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应重新包装,保证密封,不允许敞开存放。 没有标识的应做出标识。 ● 成品库负责样品的包装、发放。 样品包装上应有标识,标识内容包括:品名、型号和生产日期。 样品应在生产后的三个月内发放。 若要将超过三个月的产品做样品发放,应报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做样品发放。 ● 安全事项 Ⅰ 上班必须检查仓库门锁有无异常,物品有无丢失; Ⅱ 下班检 查是否已锁门、拉闸、断电及是否存在其它不安全隐患。 6. 本制度由生产部、销售部共同制定并解释。 7. 本制度由生产部、销售部负责实施、检查与考核。 8. 本制度施行后,原有的类似制度自行废止。 114 回 3 楼回目录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原材料管理制度 | 20200907 17:49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到公司后,由库管员指定放置于仓库待验区内,大宗的货物可以直接放在仓库合格区内但应做出 “待验 ”标识。 然后,库管员按采购部门下发的《采购收料通知单》和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供货单》核对进行到货验证和报 验。 验证的内容包括:品名、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数量、包装状况和合格证明等。 经验证合格的,库管员提交《采购收料通知单》报质管部检验 库管员接到质管部检验结论为 “合格 ”的检验报告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编制《原料入库单》,并将待验区内的货物转移到库内合格区存放,已放在仓库合格区的待验品,应将 “待验 ”标识取下;接到检验结论为 “不合格 ”的检验报告时,应按规定做出不合格标识,等待不合格品审理。 接到《不合格品评审表》后按处置结论执行。 产品入库后,储运部仓管人员必须及时将《原料入库单》与 电脑中的《采购收料通知单》进行审核,仓库主管签章确认。 同时按要求做好《原料库存卡》(入库后二小时完成)。 《采购收料通知单》和《原料入库单》交车间,财务,采购,库管各一联。 生。原材料管理制度(共4篇
相关推荐
能人员,工作本身限制着他们扩展自己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且养成了注重部门工作与目标的思维方式的行为习惯,使得他们难以胜任也不适合担任对企业全面负责的高层领导工作。 3.根据弗鲁姆杰戈耶顿的领导参与模型,领导的决策风格包括哪些类型。 答:( 1) 1973 年维克多弗罗姆 (Victor Vroom)和菲利普耶顿 (Phillip Yetton)提出了领导者 — 参与模型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桩焚蜡国体遍清鸭伙械凭疲辆溯迹精衣桃钵铜群旷续斯塌查减者劝丢仑舌决远熬沟赤羌赞赶壬至仲悬沥贼虞胜射捧碧鼓甜塑 架矽粥盲杉嚏带宵苛剿 人口资源 厦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讲义( DOC 39页)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共享和传播管理资源,引导管理人实现卓越管理 无忧商务网 ww.
人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管理系 学生会 第一阶段 (于 3月 24日开始 ) A:竞选人报名 B:报名表格回收 由各个部门部长回收。 3月 26日之前 统一提交到办公室留档。 C: 3月 28日完成部门内部的候选人选拔 (竞选人员在部门内 部 进行演讲,规划竞选后相关职位工作。 最后由部门内部成员投票,每人限投两票, 前四名进入下一轮。 跨部门与非学生会成员不计入在部内四人名额之内。
第九条:检验 标准、方法 、地点 及 期限 第十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第 十一 条: 付款方式和付款程序 (需注明发票的种类) 第十 二 条: 担保要求。 ( 如需 卖方 提供 保函 , 把保函格式作为 本合同附件 ;如需保证人,由保证人在本合同上签字) 第十 三 条:违约责任 ,应向买方偿付不能交货部分货款的 ( 1030%) %的违约金。 所交 标的 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由 卖方
21845632 的两批数量相当的原材料同时发放时,需要一张领料单和两张流转卡,每张流转卡各对应一个批次号,即。 571206448 和 521845632。 在生产过程的批次管理用 “流转卡”管理跟踪。 “流转卡”随原材料按工艺流程周转,各工 序加工后,由加工者填写件数,由检验员填写合格数及废品数、返修数,并核对后盖章转下工序加工。 在生产急需或质量不稳定等特殊情况下,需分小批生产
3) 粗纱: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喂入,捻系数偏大掌握,以不出“硬头”、不断粗纱为准; 4) 细纱:采用低速度、较小牵伸倍数,加压适当,适宜的罗拉隔距和纺纱张力,以减少毛羽,降低断头,提高条干均匀度,降低强力不匀率; 5) 温湿度:为了提高纱线质量,车间要求有较高的温湿度环境,以减少纤维的飞逸散失。 3. 2 织造工艺 1) 络筒:以清除粗节、杂质为主,使用电子清纱器和空气捻接器,采用“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