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20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02020 标题 焊接工艺管理规定 第 1 页共 1 页 焊接工艺管理制度 焊接工艺文件是指导压力管道焊接的技术法规,为保证焊接施工人员执行焊接工艺文件,特制订本制度。 焊接工艺文件根据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标准及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编制。 焊接工艺文件由项目部焊接责任人编制,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批。 焊接施工前由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向施焊焊工进行交底,使之明确工艺要求。 施焊焊工必须遵照焊接工艺文件进行焊接,不得任意修改,如发现不按工艺文件施焊,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有权提出批评直至停止其焊接。 焊接工艺文件的修改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经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同意。 当发生材料代用时,应重新编制焊接工艺文件。 在执行焊接工艺文件中,如发现问题应向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反馈,项目部焊接责任人根据反馈的信息,决定是否需修改焊接工艺文件。 焊接工艺文件编制后,按施工规定的范围,发放至施焊者手中。 21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12020 标题 焊接施工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焊接施工管理制度 为严把压力管道焊接质量关,按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施焊,特制定本制度。 焊接施工必须由持有效合格证的焊工担任,且合格项目应与承担的焊接项目相适应。 由生技科负责建立持证焊工档案。 施焊前应做焊接工艺评定。 应依据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焊工应严格按工艺参数进行施焊,不得任意修改。 焊接工作完成,应按规定做焊缝质量检验,当出现超标缺陷时,应立即返修。 焊缝的返修应严格按《焊缝返修管理制度》执行。 焊接施工记录应及时填写,写明焊口编号、母材材质及规格、焊材牌号及规格、施焊日期、焊工代号、施焊时的工艺参数等。 焊接 施工记录由施焊焊工签字,质检员、焊接责任人确认。 22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22020 标题 热处理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热处理管理制度 焊缝需要热处理时,由项目部热处理责任人编制《热处理工艺卡》,经工艺及热处理工程师审核后委托工程所在地 具有条件的单位实施。 受委托单位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加强热处理过程监督。 热处理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测温仪器、仪表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操作人员必须分工清楚,责任明确,严格按照处理工艺和热处理操作规程操作。 热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控制好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冷却方式。 操作人员要做好操作记录,温度记录纸要做到图面清楚,曲线完整,并注明管线号、焊缝号、规格、材质、记录日期、操作者姓名。 热处理结束后,应做好操作记录,并填 写热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 7. 1 单位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管线号,焊缝号,规格,材质; 7. 2 热处理曲线图; 7. 3 焊缝影响区硬度试验报告。 所有记录要求字迹清楚,整洁,签字齐全。 热处理报告由公司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签字方能生效。 项目部热处理责任人应将外委热处理技术资料收集归档。 23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32020 标题 理化试验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理化试验管理制度 理化试验是确保压力管道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根据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有效控制。 焊缝需要做理化试验时,由项目部理化责任人编制《理化试验工艺卡》,经工艺及理化责任工程师审核后委托工程所在地具有条件的单位实施。 接受理化试验委托的单位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从事试验任务。 接受委托的单位应按相应标准、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予以正确地、合理地试验, 并保留原始试验数据,试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为 7 年。 试样报告数据结果合格与否,由试验人员按相应标准和规定作出判断和评定,试验人员对所做试验质量负责。 试验报告数据要求字迹工整清晰,计算正确,表达清楚并力求措词严谨。 理化试验专用设备、仪器应经检定合格,并保证在周检期内处于完好状态。 对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数据和结果,公司理化试验责任工程师有权进行复验和核对原始记录。 凡经试验后的产品试样、原材料试样,保存期为 13 个月,焊工考试试样保存期限为 3 个月,焊接工艺评定应长期保存。 理化试验报告由公司理化试验责任工程师审核签字方能生效。 项目部理化试验责任人应将外委理化试验技术资料收集归档。 24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42020 标题 焊工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焊工管理制度 为规范焊工的培训、考核与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参加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必 须是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进行考试合格的焊工。 在焊工参加考试前,应对焊工进行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 焊工培训计划由焊接责任工程师根据压力管道安装需要进行编制,质保工程师审核,报经理批准后,由生技科实施。 考试合格的焊工,应由生技科建立技术档案,对焊工的考试成绩和日常焊接质量情况进行记录。 对每一个合格焊工应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按期进行重新考试,或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的规定申请免去重新考试。 对不 能满足要求的焊工以及有重大质量事故的焊工,应停止焊接作业。 25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52020 标题 焊材二级库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焊材一、二级库管理制度 为保证施工现场使用焊条的质量,使施焊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应设立焊材一、二级库,一级库必须干燥、通风,室内温度不低于 5℃,相对湿度不大于 60%;二级 库配备焊条烘干箱。 焊材一级库存放的焊条,必须包装完好,验证标识清晰,质量证明书、合格证齐全。 各类焊材必须分类按牌号堆放,并有明显的标记,堆放时,距地面和墙壁的距离均需在 300mm以上。 从出厂之日起超过二年的焊条,不得用于压力管道的焊接。 为保证施焊应提前对焊材进行烘干、保温。 焊条烘干箱和保温箱应处于完好状态,按要求进行使用。 碱性焊条与酸性焊条应分箱烘干,同一箱内烘干焊条应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焊条分层烘干。 应依据焊材领用单发放焊材,当天未用完的焊条,应退回二级库 ,并按烘干要求重新烘干,焊条烘干次数不超过二次。 焊材领用、烘干、发放、回收应做好记录。 26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62020 标题 焊接返修管理制度 第 1 页共 1 页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为规范焊缝返修工作,保证焊缝返修后的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压力管 道焊缝经外观检查或无损检测,确认出现超标缺陷时,必须进行返修。 焊缝首次返修时,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应分析原因,针对缺陷产生的原因指导焊工进行返修。 同一部位的焊缝两次以上返修时,焊接责任工程师应汇同项目部焊接责任人、施工员、质检员、施焊焊工共同分析原因,制订返修措施,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质保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焊缝的返修工作必须是由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考试合格持有该项目合格证的焊工担任。 焊缝的返修工作应由项目部焊接责任人、施工员、质检员进行监督, 返修后仍需按原要求进行检查。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管道,其返修工作应在热处理之前进行,若在热处理后再返修焊缝时,则返修后仍需按原热处理工艺重新进行热处理。 压力试验后,因泄漏必须进行焊缝返修,且返修深度大于 1/2 管壁厚时,在返修后应重新做压力试验。 27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号 QSP/ZRYLGD02172020 标题 管段图编制规定 第 1 页共 2 页 管段图编制规定 为保证管段图真实反映现场施工情况,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规范管段图的编制要求,特制订本规定。 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绘制管段施工图,用于指导施工班组的预制和安装。 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在绘制管段施工图时,应根据管子、管件等材料的实际情况,以及预制、运输等要求,合理地将管线分段。 项目部焊接责任人在编制管道施工技术方案时,应对管道施工图中各工艺管道进行编号,即每一管线号一数字代号,并按施工规范或 设计要求对每一管线的探伤比例做出明确的说明。 管段施工图中的内容有: ( 1)三等轴测控视图:图中应标明管线号及介质代号、管线代号(与施工技术方案一致)、焊口编号; ( 2)焊口编号:以介质流向为依据,先主管、后支管,先大管、后小管的规律编制焊口顺序号; ( 3)其他说明:在空白栏内填写管道的材质、规格范围、设计压力、温度等内容。 施工员按施工技术方案、管段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步做好预制、安装的施工日志、施工记录,并对预制、安装的管段、焊缝进行标识。 在管道预、安装过程中,由项目部 焊接责任人根据管段施工图、施工技术以及实物情况绘制管段图作为竣工交工资料。 管段图中填写的内容应齐全,以便于可追溯至“焊接施工记录”、“焊缝外观检查记录”、“探伤报告”,且管段图中所反映的探伤焊口的数量应符合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探伤焊口编号应按下列规定进行编制: ( 1) 在委托无损探伤时,应按上述格式写明需探伤的焊口编号; 28 ( 2) 当焊口经无损探伤为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口进行返修,返修后仍按原探伤方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版 本 B 修改号 0 文件编 号 QSP/ZRYLGD02172020 标题 管段图编制规定 第 2 页共 2 页 法进行探伤,并在焊口编号后加“ RX”标识( X 为返修次数); ( 3)因返修而增加的探伤焊口,在焊口编号后加“ Z”标识。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探伤委托单上的焊口编号对探伤底片进行编号。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将相同介质相同管线的不同管线编制在同一张管段图内。 同一焊口其“焊接施工记录”、“焊缝外观检查记录”、“管段图”、“探伤委托单”、“探伤报告”中的焊口编号,以及探伤底片上的编号 应做到一一对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