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管理学一内容摘要:

69)的影响,创立了管理学研究中的种群生态学理论。 借用生物种群生态学的方法,管理学研究的种群生态学强调从作为群体的组织层面探讨问题,而不是 把组织个体当作分析单位,这是和其他管理学理论区别最明显的方面。 运用这种方法,种群生态学试图解释为什么一些类型的(或形态的)组织生存了,而另一些则消亡了。 其基本的假设是分享相同资源的组织之间会因为争夺资源而相互竞争,这样的竞争直接影响到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同样借用生物学的观点,种群生态学关于组织的基本命题是:组织类型(或形态)对环境的适应性决定了组织的存亡。 在分析中,种群生态学强调三个过程:变异、选择、存留( Campell, 1969)。 变异指组织的创新;选择指环境选择适宜的组织;存留指组织的生存。 这也是自 然选择的三个阶段( Aldrichand Preffer, 1976)。 在这里,环境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因为,通过了选择,就获得了生存的基本要素。 但对于什么是生存选择的主要指标却有不同的观点。 汉南和弗里曼( Hannan and Freeman, 1977)认为是组织的死亡率,卡洛尔( Carroll, 1984)认为也应该包括出生率,即应该计算净死亡率。 到 80 年代后期,汉南和弗里曼( Hannan and Freeman,1989)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把目标转向探讨组织类型和环境依附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组织的种群不是随 便的一群组织,而是指具 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组织群体,而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判断在于组织对外在的物质和环境的依附模式。 同时,研究的主题还扩展到了与生物种 群 生 态 学 相 对 应 的 另 一 些 方 面 , 譬 如 组 织 生 命 周 期( Kimberlyetal, 1980)、组织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 Beddeiam,1984)、生命周期阶段模型( Greiner, 1972),以及技术发展和组织环境的关系( Tushman and Anderson, 1986)等。 种群生态学所努力的方向就是探讨组织的适应与变迁的过程,所以,研究者们强调竞争类型、方式,竞争 战略的差异,针对环境的选择性等。 种群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为什么由于新公司的增加,组织的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新公司填补了既有公司剩下的领地。 这种观点认为大公司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新的公司以其适当的形式和技术满足新的需要。 经过变种、选择和保留的过程,一些组织将会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另一些组织将会消亡。 公司将采取全面的或专门的战略在众多的组织中求得生存。 种群生态学认为:组织的管理人员不能影响环境。 这种看法假定组织不能做什么,管理者只能对环境作一些适应,组织本身的战略是有限的,战略的有效性取决于社会发展趋势, 而不是战略本身的好坏。 需要说明的是,种群生态学理论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 种群生态学理论的缺点是它忽略了管理者的动机和能力。 事实上,管理者并非无能,他们完全可以选择组织的经营领域( domain) 或者寻找市场缝隙( niche)竞争者开展竞争。 从长期的观点来看,组织甚至可能改变其经营领域。 进化博弈论强调博弈方行为和策略的动态调整,个体的策略可能不是其最优策略,但是却是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群体中的最优策略。 比如在一个组织内的大多数成员都采取一种测了,这个策略可以不是相对于每一个人最优的,但是这 个策略有以下特点:如果群体中有人采取了新的策略,这个新的策略给采取它的人带来的利益一定不大于原有策略,这时候,这个被大多数人采取的策略就是这个时期内这个组织的均衡群体策略;或者,当一个新策略出现时,虽然它不被大多数人所采用,但是它可以给采用它的人带来更大的利益,这时,组织得其他成员通过学习机制,使均衡策略就发生了进化,转而采用新的策略。 组织的个体正是通过这种动态调整进化机制,一步步达到最优的。 比较以往的理论,进化博弈论才更符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因此,现代新型的管理学理论自然采用了其理论方法进行相关研 究。 四、理论的局限性 博弈论本身有很多缺陷,特别是进化博弈论,还处于萌芽阶段,理论尚不成熟。 具体到管理实践,主要的局限性表现在: 由于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行为人是多目标的,影响管理行为人的因素也是很多的,而且管理是一个多阶段、多过程的活动。 这就给博弈模型的设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一般来说,一个 可分析的 博弈模型需要详细设定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博弈的规则、得益函数、理性前提和信息状况几个方面。 但是,如果设定了这些基本内容,就很难让模型符合实际了。 设定的困难 根据多维人性的假设,一个人的得益是很难量化表示的。 这就给博弈分析的基础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博弈论对理性的要求是颇高的,现实中的决策人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平。 正因为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