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计算书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工程地质条件 ( 1)地形: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场地类别为Ⅱ类 ( 2)土层: 自上而下为: ① 素填土,厚约 1m。 ② 沙质粘土,厚约 3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40 KN/m2; ③ 砾层,厚约 5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300 — 400KN/m2 ( 3)地下水:地下水最高水位为地表下 8 m且无侵蚀性。 、材料供应 三材供应有保证,品种齐全;墙体材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 γ=12~14 KN/m3 厚 190 或 240)和普通粘土砖。 建 筑要求: 名 称 建筑面积㎡ 要 求 商 场 快 餐 厅 休闲中心 多功能厅 ( 旅馆层 ) 180300 200300 300500  200 700800 百货商场或生活超市,设值班室一间 厨房面积不少于 60 ㎡,设管理室、卫生间 考虑美容、美发、足浴、健身等需要 视情况而定 满足录像、会议、报告等需要 设服务台、开水间、贮存室、消毒清洁间、活动室,带卫生间客房不少于 12 间 办公室 共六层每层700800 分普通办公和高级办公( 12 套带卫生间) 每层设小会议室、男女厕所、茶水各一间 门 厅  60 设服务台、休息、安保等 其他辅助部分 不限 另设在外(可考虑增设一层地下室作车库)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3 建筑设计说明 建筑概况 建筑为南方某城市一栋集办公、购物、餐饮、 旅馆 于一体的小高层综合 办公楼。 建筑基地总面积为 1200㎡, 总建筑面积约为 6000 ㎡结构采用 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 按要求,将主体设为八层,第一 层为层高为 的商场 和 餐厅 ,二三层为旅馆 ,层高为 ,四到八层为办公楼 , 层高为 . : 人流、物流组织方向明确;对正立面进行了重点处理,二层的外挑部分, 同时在西侧立面设有阳台以及玻璃幕墙 ,通过虚实对比 ,本设计获得轻巧生动、坚实有力的外观形象。 每层候电梯处都设有较大空间 ,同时采用玻璃窗布满整段墙 ,采光和通风良好 ,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欣赏外面的风景 ;柱网比较规整。 本设计的缺点:柱矩相对偏小,柱子较密,给一层的商场布置和 餐厅 的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楼梯和电梯: 楼梯于房屋的中间和两端设置三个封闭式楼梯,满 足交通功能,安全疏散和防火要求。 并于该建筑中间门厅处布置两台通达一到八层的电梯 ,符合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 楼地面做法: 地面: 地面采用素土夯实上铺 50 ㎜厚混凝土、 20 ㎜厚找平层,做浅黄色水磨石地面。 楼面: 楼面采用 100 ㎜现浇板,其上做 30 ㎜ 大理石面层 ,卫生间为现浇,贴防滑瓷砖。 . 屋面: 屋面采用 刚性 防水,上做 30 ㎜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排水天沟外排水,女儿墙高 1200 ㎜。 墙体 内外纵横墙体均为 240 ㎜混凝土空心砖, 卫生间隔墙采用 120mm普通烧结粘土砖 ,墙体仅起围护作用。 内墙装饰采用粉刷,外墙采用白色 釉面 瓷砖贴面,层间用浅蓝色做引条线。 、办公室和会议室: 办公室分为高级办公室和普通 办公室两种,高级办公室内设卫生间;会议室分为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 ,各房间内隔墙做壁柜 ,以用来存放文件等 . 旅馆为中档单人间 ,主要用来来此招待办公人员 .内设卫生间 ,卫生间里设浴缸 ,洗脸台和坐式大便器 .隔墙内设壁柜,用来存放行李和挂衣服等。 、走廊和阳 台 二到八层 走廊 宽为 1800 ㎜, 阳台采用 铸铁雕花护栏,高 1000 ㎜。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4 第二部分 结构计算书 一 .结构设计说明书 建筑技术条件 气象条件 : 该地区主导风向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基本风压 W0= KN/m2 基本雪压 S0= KN/m2 抗震设防: 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工程地质条件: ( 1)地形: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场地类别为Ⅱ类 ( 2)土层:自上而下为: ① 素填土,厚约 1m。 ② 沙质粘土,厚约 3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240 KN/m2; ③ 砾层,厚约 5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300 — 400KN/m2 ( 3)地下水:地下水最高水位为地表下 8 m 且无侵蚀性。 结构说明 基础: 采用柱下下独立基础,基底尺寸为:边柱: 2800 ㎜179。 2800 ㎜,中柱:3200 ㎜179。 3200 ㎜,设有基础梁,尺寸为: 200 ㎜179。 300 ㎜,基础采用C35 混凝土浇注,基础埋深 2150 ㎜,基础高位 1000 ㎜,基础下设 100㎜的混凝土垫层 梁、柱: 梁采用 C30 混凝土,横梁截面尺寸为: 300 ㎜179。 600 ㎜,纵梁尺寸为:300 ㎜179。 450 ㎜,梁纵向受力钢筋为二级,配筋率应满足抗震规定;箍筋为一级,箍筋加密区长度、最小直径和配筋率也应满足抗震规定要求。 柱子一二层采用 C40 混凝土,标准层采用 C30混凝土,底柱尺寸为: 600㎜179。 600 ㎜179。 6000 ㎜, 28 层柱 尺寸为: 600㎜179。 600㎜179。 3300 ㎜,纵 向钢筋为二级,配筋率应满足抗震规定;箍筋为一级,箍筋加密区长度、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5 最小直径和配筋率按有关抗震规范取 值。 楼地面: 楼地面为 100 ㎜厚的现浇整体式楼板。 钢筋搭接和锚固均按有关规范执行。 二 .结构布置和构件选型 : 根据建筑设计,抗震要求及场地,施工技术条件等,该建筑采用横向承重方案,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柱网布置如图。 图 柱网布置 梁、柱截面尺寸及计算简图: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 100mm。 梁截面高度按梁跨度的 1/12~ 1/8(不小于 400mm)估算,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表 1,表中还给出了各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其强度设计值为 C30( cf =, tf =)。 表 梁截面尺寸( 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 层次 砼等级强度 / N/mm2 A~B(C~D)K 跨b*h/mm*mm B~C 跨b*h/mm*mm 纵梁 b*h/mm*mm 横梁 b*h/mm*mm 1 C30 300*600 300*450 300*600 300*450 250*400 2~8 C30 300*600 300*450 300*600 300*450 250*400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6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 cA =( ~ 1. 2) N/ cf , N= CN。 ( N柱所承受的轴向力设计值; cN 根据柱支承的楼面面积计算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轴向力值; 为重力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平均值;重力荷载标准值可根据实际荷载取值,也可近似按 12~ 14KN/ 2m 计算)。 各层的重力荷载可近似的取 12KN/ 2m ,由图 1可知 A轴线 上边柱 .B轴线上中柱 负载面积分别为 * 2m 、 * 2m。 图 横向框架计算简图 底层柱截面面积: A轴线上的边柱: 224506 1 8*1000*12*** mmfNA cc  B轴线上的中柱: 23 304364 )*( mmfNA cc 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7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 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 495mm 和 551mm, 根据上述估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为: 1~ 8 层柱子截 面尺寸: 600mm*600mm。 基础采用 柱下桩 基础,基础埋深取 (自室外地坪算起),基础顶面至室外地面为 1m,室内、外地坪高度差为。 仅取一榀横向框架进行分析,其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取顶层柱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各层柱的轴线重合,梁轴线取在板底处, 2~ 8 层柱计算高度即层高,取 ;底层柱计算高度从基础梁顶面取至一层板底,即1h =++=。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取 ⑤ 轴框架进行计算。 对于中框架梁去 I=20I 左边梁( A~ B) 7 2 347341/ 10 / 2 ( ) / 12 10B ~ C 1i / 10 2 / 12 10i EI l K N m m m mK N mEI lK N m                左 梁中 跨 梁中 跨 梁 ( )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8 4734744439。 39。 444 i 10~1/ 10 / 12 101/ 10 / 12 101 10 10 10 10i K N mADi EI lK N mi EI lK N miiiii                  右 梁 左 梁底 柱其 余 柱其 余 柱左 梁 右 梁’中 梁’底 柱右 跨 梁底 柱 ( )其 余 各 柱令 其 余 各 杆 件 i:44 10 10 图 梁柱相对线刚度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9 : ( 1)屋面(上人): 刚性 防水层 C30厚细石混凝 土防水 : PVC 卷材防水 : 20*=找平层 :15 厚水泥砂浆: *20=找坡层: 40厚水泥石灰焦渣 3%0 找平 *14= KN/ 2m 保温层: 80厚矿渣水泥 *= KN/ 2m 小高层综合办公楼 10 120 厚钢筋混凝土板: *25=10厚水泥石灰砂浆打底,纸筋灰粉平,刷白二度: 17*=屋面恒载 合计: ( 2)各层走廊楼面 水磨石地面: 100mm 面层 20mm 厚水泥砂浆打底 素水泥浆与结合层一道 共 KN/ 2m 结构层: 10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KN/ 2m 抹灰层: 10厚混合砂浆 *17= KN/ 2m 合计 KN/ 2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