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贷款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受理客户 农村城镇化贷款 申请,对客户基本情况及项目可行性进行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 ( 一)客户基本情 况 调查。 借款人主体合法性调查。 包括 借款人是否经有权人民政府委托或授权在规划区域内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等经营活动,借款人法人营业执照是否真实有效,贷款卡(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真实有效并经过年检等 ; 借款人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架构、 关联机构基本情况; 注册资本到位情况、 生产经营及财务情况等; 6 借款人 信用等级、 信用履约记录,借款人高级管理层信用记录,借款人主要股东 信用等级、 信誉和实力等。 (二)项目基本情况调查。 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目的、必要性,项目规模、性质等基本内容,前期 工作和进度等; 项目合法性,重点调查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有权部门批准的城镇整体发展规划, 核实 项目建设是否取得 政府有关部门的各类批准文件 等 ; 项目可行性,重点调查项目建设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财务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行信贷政策; 项目总投资及其构成、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 ,项目 自 有 资金比例是否达到 30%,是否 与 贷款资金 同比例 到位 等。 项目建设期非债务资金和还款资金的筹措方案是否得到了落实,还款资金来源是否可靠。 (三)担保情况调查。 采取抵(质)押担保的, 要调查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抵(质)押物有无权属纠纷,抵(质)押物的抵(质)押率等;采取保证担保的,要根据保证人的净资产和已担保贷款额度 (四) 贷款收益情况调查。 贷款直接收益。 根据农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相关规定初步预测贷款给农业银行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 贷款 综合效益调查。 发放农村 城镇化贷款为农业银行带来的综合业务收益,包括负债业务收益、中间业务收益,以及为城镇政府或项目业主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带来的收益; 发放贷款对提高农业银行知名度和业务竞争能力的影响等 ; (五)贷款风险状况及 控制措施调查。 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风险程度, 对各种风险有何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十 三 条 农村城镇化 垫支性项目 贷款 调查内容 : 7 (一)按 第十 二 条 规定的内容进行 基本 调查。 ( 二 ) 区 域 准入调查。 逐项分析项目所在 区 域 是否满足 第 九 条第(一)款 垫支性项目 贷款所要求的 区 域 准入规定。 ( 三 ) 财政 偿还 贷款 能力 调查。 系统评估地方政 府财政 收支状况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财政负债规模, 确定 地方财政 是否有能力为将来偿还债务提供保障。 ( 四 )贷款偿还方案 落实情况 调查。 还款资金是否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是否经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 财政还款资金通过何种 支出 方式 和划拨方式偿还银行贷款等。 第 十 四 条 申请 农村城镇化项目 贷款需要评估的,按照 《中国农业银行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 相关规定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证评价,提出明确的调查评估结论,为信贷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第五 章 贷款 期限、利率和担保 第 十 五 条 农村城镇化贷款应根据项目或借款人预计现金流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其中, 城镇化 垫支性项目 贷款 应 根据 财政拨付资金到位 进度确定合理期限 ,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城镇化垫支性项目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 5 年,纳入地市级及以上财政预算的城镇化垫支性项目贷款期限一 般不超过 8 年。 第十 六 条 农村城镇化贷款按国家和农业银行有关规定合理定价。 利率档次、利率浮动、计息方法、结息时间、加息、罚息、贴息等执行有关制度规定。 第十 七 条 农村城镇化 贷款 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 管理办法 》 的规定 落实合法、有效、足值的担保,符合 农业银行 信用贷款条件 相关规定 的 ,从其规定。 第六 章 贷后管理 第 十 八 条 农村城镇化信贷业务按照农业银行贷后管理相关规定 进行贷后管理。 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 15 日内按要求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