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数量不减少,力争耕地质量有所提高。 四项工作。 一是严把耕地占用关。 对非农建设项 目,继续实行“三个不报批,一个从严”;二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要建立基本农田补划备案制度,年度核查制度和定期统计制度,完善图、表、台帐,保护标志和信息系统建设等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基本农田保护水平。 三是全面建立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制,责任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为保护耕地提供政策依据。 四是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造地工作。 争取部省市造地资金用于全市土地整理和 8 复垦造地工作,加大力度开展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撤屯并村、土地置换等工作,建设土地综合整理示范区、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区、保护地建设示范区和村屯改造示范区,切实改 变过去“重开垦,轻整理,重面积,轻质量,投入大,收益小”的局面,努力增加耕地面积,实现占补平衡,优化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 第二,坚定不移地抓好廉政勤政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廉政勤政建设事关国土资源事业的成败和发展。 当前针对我局收编后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廉政勤政建设就更加重要。 因此,一要认真地查找不足。 查找执法中易滋生腐败行为的隐患,切实杜绝吃、拿、卡、要、乱罚款、乱收费行为。 二要深入开展廉政勤政教育。 从党风廉政教育入手,坚持反腐倡廉教育与自警、自律、自强、自尊教育相结合,正面引 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法律约束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的廉洁自律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提高廉洁行政意识。 要经常敲响警钟,引起重视,做到防微杜渐。 三要真抓严管。 局纪检监察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挺直腰杆,敢于负责,严于管理,不怕得罪人,对于违法违纪行为,不论是谁都要一查到底,追究责任。 并严格执行违纪一次警告,二次记过,三次下岗制度,从严惩治违法违纪、执法不严、为政不廉行为,实现廉洁行政。 第三,坚定不移地抓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国土资源工作和基层直接接触,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服务 9 工作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与稳定。 因此,行政执法工作要始终围绕服务来进行,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 一要坚持主动服务。 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服务意识,把服务工作抓好抓实。 国土资源工作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真正实现保姆式的服务。 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的“十项便民”措施和“五条禁令”的规定,变被动服务、坐门等客为主动服务、上门办事,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 要学会换位思考,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体谅基层办事的艰难,杜绝生、冷、硬、冲的衙门作风。 要继续推广文明用语的使用,推行优质化 办公管理,热情接待、热情服务,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要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窗口办文和内部会审制度,推进办事大厅的职能建设,今年,要将局内有关业务的接待、收件和证书等的发放,规费的收缴纳入大厅管理,使其切实发挥窗口服务作用。 要加大力度实施公开承诺制度,利用新闻媒体和微机网络,对办理事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对全市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要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建设。 建立包括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站为主体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体系,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国 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进一步完善局域网站和网络功能,要和部省市网站联网,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并进一步加快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建设用地数据,基本农田数据,矿产资源规划成果数据,后备资源数据等 10 都要入库,实现信息网上传送,促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建设。 (二)规范二个管理,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要规范行政执法管理。 要坚持以法律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为手段,自觉执行国土资源的各项法律法规,按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办事,做到依法行政。 要不断树立局 整体执法权威,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有不执法、不守法行为。 今年我们侧重要抓好执法程序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严格的工作制约关系,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局内有关科室要切实发挥作用,法规科要承担起法律业务咨询、法制权威监督作用 ,对业务管理、执法监察予以依法监督。 规划科要发挥好规划的龙头作用,严把规划审批关。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严格执行规划,确保依法行政。 今后凡是因执法失误、不作为等原因,造成违法行为、引发群众上访、导致执法赔偿的,要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给予相应的党 纪、政纪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要规范制度化管理。 转变观念,走出以人管人的误区,实现法制化监督、制度化管理。 抓紧建立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廉洁行政制,公开承诺制,监督制约制,责任追究制和民主评议制度强化管理职能。 其他相关的配套规定也要进一步完善。 各项制度建立以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