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接检,并做好相关手续,确保工序质量。 项目部定期检查时,对工程实物质量、工程资料、管理资料等进行全面检查。 不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视主题确定检查内容。 项目部日常检查时,主要对工程实物质量、施工组织、工艺流程、工序质量等进行检查。 项目部组织的各类检查以实测为主,目测为辅,并检查资料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班组之间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为全数实测。 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性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时,检查组(人)开具整改通知单,并要求受检人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 整改完成后由检查人进行验证。 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质量隐患时,检查组(人)有权开具停工整改单,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凡在检查过程中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检查时,检查组(人)有权对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7 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 二、相关文件 1.《管理手册》 2.《物资进货 验收程序》 三、实施职责 ; ,各项目部负责具体实施;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 ; ; 四、工作流程 进货检验和试验 所有进厂物资均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具体见《物资进货验收程序》规定; 未经检验或试验合格的物资, (包括原材料、外购件、外委加工配制件等 )不准投入使用或加工 ( 的 紧急放行情况除外 ); 顾客提供的物资,开箱时也应做好开箱验证记录和签证; 如因工程急需,来不及检验或试验而放行时,需有可靠的追回程序,并应对该物资做唯一性标识,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追回和更换 (习惯称为紧急放行 )。 紧急放行的授权人为项目部经理或技术负责人; 进货检验和试验,主要包括: 1供方质量文件 2物资外观检查 3有规定时抽样检验和试验。 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均应办理检查验收签证; 所有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 用于工程施工和安装。 过程检验和试验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负责编制质量检验的有关要求(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反映),其中有关顾客、监理方面的内容,应取得顾客或其代理人的认可同意。 8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工作,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 建筑材料检验和试验由项目部委托外部实验室负责实施; 外委检验、试验时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外委委托,并负责将试验结果送达有关验证单位; 在所要求的分项或分段工程的检验和试验工作未完成之前,或必需的试验报告未收到前,不得进行 下道工序的施工; 如应施工急需来不及在检验试验报告完成前就要转入下道工序,则必须有可靠的追回程序 (习惯称例外放行 ),并应在相应的产品上做出明确唯一的标识,做好记录; 例外放行,需经项目部经理批准。 最终检验和试验 最终检验和试验由公司工程部门、项目部根据顾客安排与监理、设计单位等配合完成;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 工程部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 检验试验人员 从事检验和试验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取得认可的证书。 检验试验记录 检验和试验记 录是证明采购物资、在建工程、在制产品和最终产品 (或工程 )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有检验和试验均应做好检验和试验记录或签证; 过程检验试验记录按工程行业要求的验收记录表格执行; 最终检验和试验记录 (即分部验收记录、单位工程验收记录 )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记录; 检验试验记录内容应完整,且真实可靠,并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检验试验应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用合格的书写材料亲笔签字,不得代签字或使用打印机打印。 不合格 检验和试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质量问题处理制度》规定处 置。 监督检查 检验和试验控制,由工程部负责监督检查 9 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予以有效控制和处置,保证不流入下工序。 适用于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控制。 《物资采购管理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管理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预防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质量问题 不满足合同规定及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产品。 责 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为生产副经理,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组织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对处置方案进行审批。 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为工程部,其职责为:负责质量问题控制工作的监督管理;参加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并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为项目部,其职责为: 项目经理: 参加本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调查评审,负责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组织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审批处置方案,组织实施处置;组织对质量问题的整改。 项目专职质检员: 参加一般质量问 题的评审,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对质量问题发现后及时通知项目经理,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项目施工员: 10 参加一般质量问题的评审,制定处置方案;负责制定质量问题的处置方案。 项目材料员: 参加物资质量问题的评审,负责实施处置措施。 质量问题的判定 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不符合国家质量验评标准的。 工程质量问题控制程序 严重质量问题发生后,项目经理应立即上报公司总经理、生产副经理,并在 24 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如下; 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名称 、不合格范围、数量等。 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原因的初步判断。 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现场控制情况。 对严重质量问题,项目部应派专人监护,保护好现场。 严重质量问题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工程部、项目经理进行评审,工程部制定处置方案,生产副经理批准后,项目部实施并做好记录,工程部对处置结果进行验证 . 一般质量问题发生后,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及施工班组长进行评审,施工员制定处置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并记录。 轻微质量问题由专职质检员 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施工员制定整改方案,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质检员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并保存有关记录。 工程质量问题处置方式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此种必须经业主的许可)、报废等。 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及频繁发生的质量问题,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管理程序》。 当在交付给业主使用后,发现质量问题时,工程部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制定处置方案(如采取返工返修、赔偿、道歉等方式),以达到业主的满意。 工程质量问题的等级划分 工程质量问题:工程质量按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达不到合格标准必须返工、返修、加固或报废的。 严重质量问题:指造成重伤 2 人以上(含 2 人)或直接经济损失 3000 元以上者及单位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11 一般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 500 元以上( 500 元), 3000 元以下(不含 3000 元)者及分部、分项工程验收为不合格的。 轻微质量问题:指直接经济损失 500 元以下的质量缺陷 12 目标管理制度 目 的:为了强化和完善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促进和加强综合管理体系工 作的各个环节,持续改进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工作。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个部门及项目部。 责任领导:管理者代表,负责各部门管理目标的审批。 责任部门:办公室,负责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相关部门:为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管理目标的实现。 实施办法: 公司内部管理目标的类型: 第一类型:公司年度管理目标 第二类型: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第三类型: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 关于公司的管理目标: 公司的管理目标是 公司全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方向和落脚点,公司每年年底的管理评审会议上要对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分析要涉及到各个部门相关的综合管理体系工作,找出影响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依据分析情况对有关文件进行修改,对有关环节要点控制,管理评审报告上要详细体现。 由总经理主持依据本年度的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各部门发言,出具合理化建议,制定下年度公司的管理目标。 公司的管理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后,做为文件,由办公室控制进行下发,在公司内部实施。 关于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 工程项目部的管理 目标依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公司领导层通过,总经理批准,在工程项目合同中体现。 工程部应对各个工程项目部的管理目标进行控制,每半年检查一次,将检查结果与项目部进行沟通,找出影响分项分部合格验收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定纠正和纠正措施。 办公室年底应有公司全年度工程管理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报告,递交管理评审。 关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目标 各职能部门每年年底对本部门的管理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制定下年度的管理目标,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管理者代表每半年监督检查各部门的管理目标 的实施工作。 13 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本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自查与审核评价工作的管理。 二、相关文件 《管理手册》 《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程序》 《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 三、实施职责 ; ,工程部负责配合进行工程质量管理的自查与评价工作; 四、工作流程: 自查与评价的内容包括: 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 各项活动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 目标的有效性。 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自查:对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自查,质量管理制度的编制由工程部负责起草,工程部组织公司各部门及项目部对起草制度进行评审,形成初稿,会签通过后,将初稿报公司生产副经理审核,审核通过后,总经理审批后方能形成最终稿。 终稿发布后应进行宣传动员,召开文件执行发布会,然后予以落实执行。 各项活动与质量管理制度的符合性: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活动与制度的符合性,由工程部负责监督落实执行,对以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工程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并将管理工作与制度的要求进行结合,在落实日常 管理工作时要以质量管理制度为依据,紧扣制度的要求,在工作中逐步将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深入到工程的每个管理环节,从而使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增强制度的执行意识。 工程部应将管理制度的执行符合性形成工作报告,每年报管理评审会议予以讨论,从而汇总执行效果,修订制度,更好的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 、 质量管理活动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质量管理活动实现质量方针合目标的有效性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并将执行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公司管理评审会议进行讨论、自查,从而形成措施和决议,来保证质量管理活动的效果。 质量管理活动 的监督检查是确定质量管理活动是否按照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实施、 14 能否达到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 实施监督检查的依据包括: 1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支持性文件; 3 工程承包合同; 4 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文件 质量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由工程部负责,工程部应按 要求的依据逐步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公司管理者代表,就是进行纠正。 响应并对公司文件进行修订,保证策划文件的完整性。 内审工作,内审工作做为对管理体系工 作的全面审核与检查,由办公室组织实施,各部门进行配合,每年举行一次。 具体实施程序和要求,执行《内部审核管理控制程序》 15 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信息管理、传递和沟通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二、相关文件 1. 《管理手册》 2.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3. 《内审管理控制程序》 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三、实施职责 1. 本程序由工程部负责管理; 2. 外部信息收集、内部信息发布由工程部部负责; 3. 项目部按规定内容负责信息的上报。 四、工作流程 信息分类 外部质量信 息 1国家、地方有关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 2国家、行业、地方施工验收规范、标准、管理制度;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质量方面的规定; 4顾客投诉、顾客满意度信息。 内部质量信息 项目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年度工程质量总结 考核实施情况 不合格品汇总 工程质量信息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外部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外部信息的收集通过各级政府网站、上级主管部门来文、协作单位来文等渠道获取。 对收集到的外部信息由本部门负责人确认后,视信息内容按文件资料控制要求及 时传达到相关单位。 16 内部信息的传递 工程部对外报送的报表需经公司主管经理审批后进行报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