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曹娥至临山沿329复线dn800连通管—ⅰ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两纵缝间距应大于 100mm,支管外壁距纵、环向焊缝不应小于 50mm,若焊缝用无损探伤检查时,不受此限。 ⑹卷管对接纵缝的错边量不大于 1mm。 如超过规定值,则应选两相邻偏差值较小的管子对接。 ⑺卷管周长偏差应为177。 11mm 及椭圆度应为 8mm。 ⑻卷管校圆样板的弧长应为管子周长的 1/6~1/4。 样板与管内壁的不贴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接纵缝处为壁厚的 10%加 2mm,且不大于 3mm; 2)离管端 200mm 的对接纵缝处应为 2mm; 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1 页 共 59 页 3)其它部位为 1mm。 ⑼卷管校圆样板的弧长应为管子周长的 1/6~1/4。 样板与管内壁的不贴合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卷管端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3mm。 平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mm/m。 管件检验 ⑴阀件安装前必须试压试漏,强度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 倍; ⑵试压为阀体强度试验,试漏为密封面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清水; ⑶法兰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⑷法兰垫圈采用橡胶石棉垫圈。 管道运输及吊装 输水管道单根管长 12 米,由加工场运至施工现场采用 汽 车运输, 12t 吊 车配合;场内的排布管用 挖机 布管。 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重点保护管子的防腐层,用运输时应在管道下装设弧形支撑架,其上铺有软垫层。 管道应堆放在适当的沙袋拖架或砂堆、草堆上,保护外防腐层。 下管采用吊车水平下管,吊装时采用平衡梁吊装法,捆绑管子应用尼龙布带或用钢丝绳加胶皮套管或加垫木层。 用铁扁担保证钢管起吊平衡性,用缆风绳控制落管方向。 吊装需轻拿轻放,严禁损伤防腐层。 管道下沟 下沟前应对管沟进行检查。 下沟前管沟内应无塌方、石块、雨水、油污和积雪等。 应检查管沟的深度、标高和 断面尺寸,并应符合设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2 页 共 59 页 计要求。 管沟开挖验收合格后应将管道立即下沟。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 段,开挖、下沟和回填应连续完成。 下沟时,起吊必须用专用吊具,起吊高度以 1m 为宜,轻放至沟底,严禁损伤防腐层。 管道应放置在管沟中心,其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100mm。 管道下沟前对防腐层进行检查, 对防腐破损处及时 进行修补。 管道组对 组对前,应对管子进行清扫,管内不得有石头、纸屑和泥土等杂物。 并应对管口进行检查。 确保加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用砂轮机清理管口的焊渣及毛刺,管端如有较轻度变形 应予以校正。 不得用锤直接敲击管壁,校正无效,应将变形部分管段切除。 利用挖掘机、三角架和 5t 倒链及千斤顶等工具进行管子的调整组对。 钢管单根下槽,沿沟排开后,用挖机吊装进行对口焊接。 组对时,首先严格控制基准管的安装,使其高程、中心线等技术条件达到设计要求,然后方可进行其它管道组装。 组对时避免采用强力对口,且应保护钢管绝缘层。 管子和管件的对口,应做到内壁平齐。 内壁错边量符合以下规定:等厚对接焊缝不超过管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1mm;不等厚对接焊缝不超过薄管壁厚的 20%,且不大 于 2mm。 所有管道转弯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支墩以改善该处管道的受力状态。 焊接作业坑 在焊口位开挖焊工操作坑,如下图所示。 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3 页 共 59 页 管道焊接 钢管 焊接工艺 焊接方法及焊接电源 管道焊接应用手工电弧焊,采用交流电焊机或直流电焊机,用直流电焊机焊接时采用直流反接法;管材厚度≤ 10mm 时,采用立向下焊的焊接方法,单面焊双面成型;管材厚度> 10mm 时,采用普通手工电弧焊,双面焊。 焊接材料 根据母材的材质,选用合适的焊条,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本工程钢管焊接用焊条采用 E4303,要求在使用前用烘箱烘干。 焊接坡口及接头形式。 如下图所示: 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4 页 共 59 页 焊接前的准备 ⑴焊接前应检查组装的管道坡口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坡口间隙及对口内壁齐平;内壁错边量应符合: 1)等厚对接焊缝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 10%,且不得大于 1mm; 2)不等厚对接焊缝不应超过薄壁管管壁厚度的 20%,且不得大于 2 mm; ⑵焊接前应将坡口表面及坡口边缘内外侧不小于 10mm 范围内的油漆、污垢、铁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杂 物清除干净,并不得有裂纹和夹层等缺陷。 焊接施工 ⑴管道焊工必须经焊工考试合格并具有相应的焊接合格项目,方可参加焊接;管道开始焊接前,每个焊工在施工现场采用与实际管道焊接相同的焊接工艺焊一道管道焊缝试件,经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 ⑵施工单位首次使用的钢材应做焊接工艺评定;以前做过焊接工艺评定,有储备的施焊项目应提取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并根据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卡; 10mm) 10mm) 10 10 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5 页 共 59 页 ⑶在下列焊接环境下,如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应停止野外焊接: 1)雨天、雪天; 2)风速超过 8m/s; 3)相对 湿度超过 90%; ⑷低碳钢管道焊接,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 100℃,并在实际施焊期间温度不降至 100℃以 下 ; ⑸下向焊与上向焊的运条方式不同,但在焊接工序质量控制上是相同的。 根焊时要控制电弧的吹力,注意焊条角度,保证熔池温度不过高,使焊缝熔深稳定,既保证根部焊透,又不得让根部烧穿挂瘤。 操作中,当焊条引弧后,将弧柱轻压在坡口的根部,沿着焊道将熔滴向下拖带,运条中如熔滴敷盖度不够,可往返运弧,使根部焊道平整。 焊缝接头处可以稍加打磨,根部焊道内突起的熔敷金属应用砂轮打磨,使焊缝深浅均 匀,过渡圆滑,以免产生夹渣。 填充焊的层间温度应保持在 100176。 以上。 ⑹管道焊接时应保证对称同时焊接,防止焊接变形超标。 每个管口可由 2 名焊工同时施焊,焊接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⑺焊接引弧应在坡口内进行,严禁在管壁上引弧; ⑻管道焊接应采用多层焊接,施焊时,层间熔渣应清除干净,并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焊接; ⑼管道焊接时,每道焊口必须连续一次焊完, 2 名焊工焊接速度一致,在前一层焊道没有完成前,后一层焊道不得开始焊接,两相邻焊道起点位置应错开 20— 30mm; ⑽管道焊缝焊完后应将焊缝表 面的飞溅物、熔渣等清除干净;每焊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6 页 共 59 页 完一道焊缝应在介质上游方向距焊口 100mm 处表出焊工代号,并做好记录。 焊缝检验 ⑴外观检验 管道焊缝外观检查应在焊后及时进行,检查前应清除熔渣、飞溅,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2)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在任何 300mm 连续焊缝长度中咬边长度不得大于 50 mm; 3)下向焊焊缝余高,内部或外部为 0— ,局部不得大于 3mm,但长度不得大于 50mm,除咬边缺陷外,焊缝外表面都不应低于母材 ; 4)焊后错边量不应大于 倍壁厚( ),局部不得大于 2mm,根焊道焊接后,禁止校正管子接口的错边量; 5)焊缝宽度应比坡口宽 — mm。 返修及修补 ⑴经检查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返修,返修后应按原规定进行检查,焊缝 返修不得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必须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提出有效措施。 最多不得超过三次; ⑵焊缝缺陷超出允许范围时, 应进行修补或割掉; ⑶母材上的焊疤、擦伤等缺陷应打磨平滑,深度大于 的缺陷应修补; ⑷缺陷修补前,焊缝表面所有涂料、 铁锈、泥土和污物等应清除干净; 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7 页 共 59 页 ⑸所有补焊的焊缝长度应大于或等于 50mm. 钢管管道内外防腐基本型式为:内防腐采用 IPN87102B 二底二 面工艺方法,其结构厚度在 200μ m( 177。 10)。 埋地管外防腐采用IPN87102A 六 油 二布工艺方法,其结构厚度不小于 600μ m,检测电压3000V,玻璃纤维布采用 10179。 10 以上中碱无蜡脱脂纤维布,要求包紧、不翘、不皱、不漏色,涂料不流淌; 防腐管线补口使用的涂料和防腐结构应与管体防腐层相同。 补口部位的表面预处理的作法与要求应同外防腐作法。 补口时应对管端阶梯型接茬处的防腐层表面进行清理,去除油污、泥土等杂物,用砂纸打毛。 防腐层涂敷方法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补口防腐层与管体防腐层的搭接宽度应大于 100mm。 防腐管线补伤使用的材料及防腐层结构,应与管体防腐层相 同。 具体作法是将已损坏的防腐层清除干净,用砂纸打毛损伤面及附近的防腐层。 对破损处已裸露的钢表面,宜除锈至工业级( Sa 2 级)。 当条件不具备时,经业主同意,可用动力工具除锈至 St 3 级。 将表面灰尘清扫干净,按规范规定的顺序和方法涂漆,当防腐层破损面积较大时,应按补口方法处理。 第三节 管道附属工程 . 阀门井制作 . 施工准备 井室施工应在管道铺好、阀门装好后进行,为保证基坑尺寸正确,开挖前放出正确的灰线,并按 1:1 进行放坡,基坑底部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地面上设排水措施,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 堆土或材料应距挖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8 页 共 59 页 土边缘 1m 以外,高度不宜。 基坑挖好后,应及时进行验槽,并做好记录。 . 垫层铺设 基坑开挖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施工期间应保持基坑无水。 垫层采用 100mm 厚 C10 混凝土垫层。 . 钢筋加工:钢筋 应表面洁净、无油渍、漆皮、鳞锈等缺陷。 钢筋的接头应采用焊接,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在焊接前必须必须经试焊合格。 电弧焊单面焊搭接长度为 10d,双面搭接焊为 5d,焊条应符合设计要求。 . 模板施工:侧模采用竹胶板,所有缝隙用石膏或胶泥填平。 .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 在砼浇筑前,要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浇筑时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但必须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上层砼的浇筑。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与侧模保持5~10cm 距离,插入下层 5~10cm,防止碰撞模板、钢筋、预埋件。 . 砼根据试验室的砼配合比并按砂石含水量调整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搅拌,浇筑顺序从悬臂端向中间斜向分层灌注,分层厚度 30cm,插入式振捣器要求振捣密实,并注意振捣的间距和时间。 砼浇注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学降和检查模板的变形情况,对漏浆部位及时堵漏,且对模板的变形及时调整,浇注顶层砼时应重新复核标高,以保证砼面标高准确无误。 砼养生采用麻袋湿养法,覆盖后洒水养护次数应以保持砼表面经常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9 页 共 59 页 湿润为度,养护期一般为七天,当温度低于 5 度时不洒水,养护时间酌情 增加。 . 施工中要点: 插入式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作用半径的 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砼 50mm,要求快插慢拔,插点均匀,不得漏插,并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 砼强度达到 时,方可拆除侧模。 分层浇筑时应在下层砼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顶面砼要按设计坡度抹平压光。 阀门井砌砖时杜绝通缝现象,红砖砌筑前必须用水湿润,井室粉刷严禁一次成活,井筒与井盖连接处由于二次衔接,因而井筒的最后一次粉刷待井盖安好后一次成型。 阀门支墩采用砖砌筑,支墩与阀门底面之间填 M10 水泥砂浆抹八字托紧。 . 砼支墩 支墩采用 C25 砼,支墩应在坚固的地基上浇筑,支墩浇筑应在管桥安装完、管道位置固定后进行。 为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陷,水平支墩与管道间应设置沉降缝,缝间垫一层油毡。 3. 2. 1. 模板制作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采用φ 48 钢管。 模板及支撑系统要求能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准确,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装小曹娥至临山沿 329 复线 DN800 连通管 — Ⅰ 标 施工组织设计 第 30 页 共 59 页 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接缝严密不漏浆,砼浇捣过程中不变形。小曹娥至临山沿329复线dn800连通管—ⅰ标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