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仪表专业联锁保护系统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抽查一至二套控制系统 每次未办理手续审批扣 分 1 控制系统运行、故障、检修记录是否齐全 抽查运行、检修记录 每项每次不符合要求扣 分 3 控制系统软件备份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一至二控制系统备份情况 软件备份上有名称、修改日期和修改人 ,每处扣 分 1 控制系统是否有事故应急预案 必要时模拟事故应急处理 无事故应急预案不得分 1 DCS和 ESD供电方式是否符合要求 考察一至二套控制系统 是否采用独立两路供电方式 考察项 联锁系统中的 DCS、 ESD 和 PLC 故障记录功能是否完善 考察一至二套控制系统 是否具备第一故障记 录功能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比例 检查评定标准 标准得分 实际得分 评议意见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 ( 5 分)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配置选型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 5 台 按《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每台不符合要求扣 分 0. 5 报警仪的检测器安装是否要求 抽查 5台 按《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每台不符合要求扣 分 0. 5 报警仪的检测器是否有分布图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分布图 没有分布图不得分 1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是否按规定周期校准和检定,检定人是否取得有效资质证书 抽查校准记录 10 份及人员资质证书 发现一台未检定扣 分;资质不符合要求扣 1分。 1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维护是否按规定要求,并进行现场通气试验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抽查 25 台进行通气试验。 每台不符合要求扣 分 1. 5 报警仪停运是否办理手续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每台停运未办理手续扣 分 0. 5 联锁保护系统( 15 分) 联锁保护系 统(设定值、联锁程序、联锁方式、取消)变更是否办理审批手续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联锁变更手续 每缺一项次扣 分 3 联锁摘除和恢复是否办理工作票 抽查 10 张以上联锁工作票 每缺一张工作票扣 分,一处不符合扣 分 3 摘除联锁保护系统是否有防范措施及整改方案 抽查10 套摘除联锁回路 每一回路无防范 措施或整改方案扣 分 3 联锁保护系统投运是否有确认表 查看一至二装置记录 每缺一份确认表扣 1 分 ,表中每项不符合要求扣 分 2 联锁保护系统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准确;是否有联锁摘除清单。 查看一至二装置记录 一项不符合扣 分 3 联锁系统开关、供电端子排的标 识是否清晰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一项不符合扣 分 0. 5 紧急停车按钮是否有护罩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一项不符合扣 分 0. 5 在线分析仪 ( 5 分) 配置选型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分 安装是否符合 要求 抽查一至二套装置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分 定期检查、维护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一套装置 记录不符合要求扣 1分 2 完好和投用情况 抽查现场分析仪表 10套 1 套不完好或不投用 ,每套扣 分 1 样品预处理系统是否符合要求 抽查样品预处理系统35 套 1 套不完好或不投用 ,每套扣 分 1 检查组长: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依据: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制度》(石化股份生〔 2020〕 139 号)简称为《仪表管理制度》 《放射防护管理规定》(中国石化安〔 2020〕 553 号) 仪表设备管理制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仪表 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制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试行) 二 ○○ 五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1 第三章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3 第四章 仪表设备分类 „„„„„„„„„„„„„„„„5 第五章 常规仪表管理 „„„„„„„„„„„„„„„„5 第六章 控制系统管理 „„„„„„„„„„„„„„„„8 第七章 联锁保护系统管理 „„„„„„„„„„„„„„10 第八章 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 „„„„„„„„11 第九章 在线分析仪表管理 „„„„„„„„„„„„„„13 第十章 基础资料管理 „„„„„„„„„„„„„„„„16 第十一章 仪表电源、气源管理 „„„„„„„„„„„„17 第十二章 检查与考核 „„„„„„„„„„„„„„„„18 第十三章 附则 „„„„„„„„„„„„„„„„„„„18 附录 1 引用文件 „„„„„„„„„„„„„„„„„„19 附录 2 仪表设备台件数、 回路数统计方法 „„„„„„„20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制度 (试行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 “ 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 “ 仪表设备 ” )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所属油田、炼化、销售企 业,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油田、炼化、热电、销售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在线分析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及其辅助单元等。 第四条 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第五条 仪表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归口管理。 各企业在设备管理部门应设相应岗位和专职技术 管理人员。 设备管理部门在主管设备管理的副经理(副局长、副厂长)领导下,负责本企业仪表设备的管理,大型、特大型企业可设副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仪表设备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六条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管理职责 集团公司、股份公司有关部门按《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依据其职责,全面管理各企业仪表设备管理,指导各企业不断改进和加强仪表设备管理工作,全面提高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仪表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七条 企业管理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执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仪 表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规程和标准。 (二)负责制定和修订本企业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规程和标准。 (三)检查本企业所属单位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定、规程和标准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重点更新及技改技措项目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技术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核本企业所属单位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计划及审批检修计划。 (六)参与审查本企业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七)负责本企业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按时汇总、上报《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技术状况统计表》。 (八) 负责审批本企业重要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九)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交流及推广应用。 (十)负责组织本企业仪表设备的重大事故调查,并及时提交事故报告。 (十一)组织建立健全本企业仪表设备台账及档案。 第三章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八条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全过程管理的重要部分。 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前期管理工作。 第九条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编制本企业仪表设备 规划。 第十条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新、改、扩建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设计审查,依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对设计选型的可靠性、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安全性提出要求。 第十一条 仪表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高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严格进厂质量验收程序,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参与主要仪表设备的购置,并负责或参与技术协议的签订工作。 第十二条 仪表设备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 SH35211999《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在新、改、扩建 工程中负责仪表设备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三条 仪表设备主管部门应负责或参与仪表设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 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及 GB50093202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211999《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H35032020《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 要做到竣工资料齐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包括装置整套仪表自控设计图纸及竣工图)。 (二)设计修改文件和 材料代用文件。 (三)隐蔽工程资料和记录。 (四)仪表安装及质量检查记录。 (五)电缆绝缘测试记录。 (六)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七)仪表风和导压管等扫线、试压、试漏记录。 (八)仪表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九)仪表校准和试验记录。 (十)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 (十一)仪表设备交接清单。 (十二)报警、联锁系统调试记录。 (十三)智能仪表、 DCS、 ESD、 PLC 组态记录工作单。 (十四)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等。 (十五)仪表设备说明书。 其中:(一)、(二)、(十)、(十五)除档案部门外还应交 给仪表设备维护部门、仪表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单位。 第十四条 仪表设备投用前,使用单位和 /或维护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关规程,开展技术培训、事故预案演练等工作。 第四章 仪表设备分类 第十五条 仪表设备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一)常规仪表。 (二)控制系统仪表。 (三)联锁保护系统仪表。 (四)在线分析仪表。 (五)可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