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系统设计 、 设计思路 设计本 小区 视频监控系统时,我采取了“数字视频监控”理念,打造一套先进的企业视频监控系统。 “先进性”不仅带来技术、产品、系统上的革新,也带来系统平均成本下降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技术、产品和系统的革新来看,主要包含以 下几大核心点: ( 1)网络摄像机的图像质量更清晰、施工布线更简便、管理维护更智能和平均成本更低廉。 ( 2)采用新的存储技术来搭建更合理的网络视频存储架构,在满足海量数据存储同时,强调数据集中管理、海量数据智能检索和多种存储手段确保存储可靠性等。 ( 3)开放式集成平台完成智能化集中管理、多个子系统间联动、指挥调度。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思路,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借助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提升系统的先进性,满足未来 57 年的发展要求;完善监控系统的管理和运用,使监控系统对安保、业务的作用最大化;完善系统之 间的联动和应用软件的功能,使用户在运用本套系统时能充分感受到稳定、实用和便利。 充分利用监控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做到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 系统组成 任何规模、任何形态、任何阶段的视频监控系统都可归纳为:由前端子系统、传输子系统、 监控中心 子系统组成。 、 前端子系统 ( 1) 前端 子系统组成部分 每个前端系统的设计与施工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 前端摄像机  前端监控点的配电与防雷地接地系统 前端系统设计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 ( 2) 防雷与接地  防雷 7 前端设备安装于室外,易遭到雷电打击影响产生高压和浪涌电流;如果没有必要的防雷、避雷措施,前端设备的运行将得不到保障,有可能导致一体化摄像机短期内大量损坏,使系统濒于崩溃。 为了前端设备能可靠、长久地运行,摄像机杆和前端机箱须接地。 工程在前端采用电源防雷措施,在前端数字智能电子监控电源输入端安装 220V 电源避雷器,以保护前端设备的安全。 前端配置视频、数据、电源三合一或视频、电源二合一专业防雷器,对前端摄像机视频、数据、电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 接地 建造在室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Ω,在 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 20xxΩ •M 时,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20Ω。 、 传输子系统 对于 小区 监控环境,信号线传输建议如下: ( 1) 室外场所一般距离监控中心较远,且因进监控中心信号有防雷的要求,宜选用光纤传输方式传输信号, 有效 地 避免了视频信号受到雷击和静电干扰和破坏,确保视频信号的稳定可靠的采集和传 输 ; ( 2) 一般监控点到监控中心的距离不超过 500米 时 ,为确保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一般建议采用视频同轴电缆 传输方式 ; ( 3) 当监控点距离监控中心距离较远(超过 500米)时,建议采用光纤传输方式 ; ( 4) 当必须穿越复杂电磁环 境时(如附件有大功率电动机)时,建议采用光纤传输方式。 、 监控 中心 子系统 监控中心包含控制子系统、解码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存储子系统。 ( 1) 控制子系统 控制子系统包含控制主机和操作台。  控制主机 数据中心的控制主机,主要是指安防集成管理平台及相关服务器。 该平台采用 C/S与B/S 混合体系结构,系统可靠、稳定、功能结构完整,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数据,具备完善的资源管理、安全管理、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可以将分布在各处的多个安全防范子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管理,实现监控资源的广泛共享、集约化管理和协调工作 ;  控制台 8 根据数据中心的建设规模,建议设计 68 个工位,每个监控工位配置 1 台工作站电脑安装平台软件客户端,桌面配置液晶显示器,用于图像实时监控。 ( 2) 视频解码子系统 系统采用前端网络摄像机进行编码,采用视频综合平台 +解码器的方式进行解码上墙。 主要功能 : 模拟和数字视频信号切换,视频图像行为分析,视频信号编解码,视频压缩数据集中管理存储和网络实时预览的;各种网络功能,日志功能;用户和权限管理;设备维护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视频处理平台。 ( 3) 显示子系统 监控中心 设置 1 面显示幕墙 ,由 12块( 3行 4列) 46英寸 DID 液晶拼接 大屏幕 组成。 通过拼接控制器,中间局部控制器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