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凤龙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项目汇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济技术联合协作先进企业 ”称号。 并通过 ISO9001 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及绿色产业 HACCP、 GMP和欧盟等多项认证。 集团所属慷葆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按百年项目规划建设的昆明星河温泉小镇被列为云南省 省级重大旅游项目 ,丹桂红色旅游项目被列为 省级重点旅游项目。 14 示范园建设的 SWOT 分析  优势 ( 1) 凤龙湾 生态环境好 ,拥有温泉、湖泊、河流、瀑布、森林和良好植被, ,旅游资源组合度较好,有许多旅游开发亮点,构成聚拢人气的显著资源优势。 ( 2) 凤龙湾距离昆明市区仅 90 公里,是昆明的后花园,内临滇中通往滇东北的要道,外接沪昆高速、渝昆高速。 本项目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仅便于利用昆明本地农业及旅游资源,对入外地入昆资源也有一定的分流作用; ( 3) 寻甸县委县政府对凤龙湾开发比较重视,开发政策环境宽松; ( 4) 对寻甸当地优秀的投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 ( 5) 凭借丹彤集团雄厚的经营实力和丰富旅游开发经验,依托本项目超大用地(约 100平方公里)和更加完善、更具规模、更高档次、更大承载力的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会议等功能的设置,将形成本项目卓越的开发优势。 ( 6)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地方财税收入,并且利于当地农业资源的再开发。  劣势 ( 1) 本项目现有基础设施薄弱 ,交通基础设施较差,道路通达能力上线薄弱; ( 2) 本项目控制范围内居民点分布密集,可开发用地内其他性质的用地比较复杂,给搬迁和置换带来困难; ( 3) 凤龙湾水库旅游开发 带来的污染与原生态农业发展 有一定矛盾; ( 4) 投资回报 周期长,企业资金 回收 压力大。 ( 5) 部分地块涉及搬迁,提高开发成本。  机会 ( 1) 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大力发展生态 旅游 、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历史性机遇。 ( 2) 本项目位于昆明、曲靖两大 云南经济中心 的车程时间均在 1 小时之内 15 对 技术引进及 市场开拓极为有利,新昆明建设和曲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本项目开发 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 3) 本项目符合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将 现代农业和旅游 服务业 相融合, 打造成经济增长新亮点的大政方针。 ( 4) 受到寻甸县委县政府的极大重视和支持。 ( 5) 寻甸县 自身农业大县的特点 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 威胁 ( 1) 受旅游 景区 庞大 投资 规模影响 ,受市场影响大,财务风险高。 ( 2) 受房 配套地产项目影响带来 政策 的 不确定性的威胁。 ( 3) 针对周边 散户经营的自相发展 ,综合开发面临 塑造集中性品牌的压力。 16 第三章 运营思路 指导思想 凤龙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 园建设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资源和科技优势,加快转化农牧业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构建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民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建设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加快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尽快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满足社会消费对农产品数量、质量以及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和市场化发 展的需求,追求种植效益最大化。 坚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原则。 充分利用寻甸县自然资源,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种养格局。 坚持集约规模经营原则。 示范园要与全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衔接,集中连片,有一定规模,生产设施、技术装备先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以现代农业技术取代传统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发挥生产全过程的技术聚集效应,实行集约化经营。 坚持产业化原则。 示范园建设要与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发挥龙头企 业的带动作用,增强科技型企业、产业协会和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园内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 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深入推进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 17 项目 定位  区域特色农业新品种选育、生产、加工、示范、推广基地;  农业科普教育、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景区。 功能 规划 园区利用自身有利的地理条件、生产条件、生产水平,走高科技、高品质、高效率的名牌之路。 努力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集科技示范、技术创新、辐射带动、信息交流、技术培训、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综合性的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示范推广的窗口。 同时,综合功能区承载管理部门办公,实用人才培训,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展示、研究、开发,以及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 特色示范园具备农业优势产业导向、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休闲观光和娱乐等诸多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科学 种养,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发展一村一品,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带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8 建设标准 凤龙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总体上要具有较高的现代装备水平、农业生产水平、科技应用水平、资源环境水平、现代管理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劳动生产率高、土地产出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贡献率高、市场占有率高和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企业化、产品优质化、生态良性化的要求。 建成集种养加、产供销以及示范推广、技术培训、企业孵化为一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特色 农业示范园区。 园区的主导产业要符合实际、示范技术要先进,装备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要高,运行机制要符合市场要求,配套服务体系要完善,综合效益要好,投入体系要多元化的要求。 总体目标 通过 20xx 到 20xx 年三年时间的努力,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建设一个综合功能区, 六 大核心示范园(优质设施果品示范园、育种示范园、花卉栽培示范园、生态林苗木培育示范园、生态养殖示范园、生态休闲示范园),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成川垣农工贸一体的综合经济区,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展示和示范带动。 推动我县果蔬、马铃薯、制种, 经济林苗木繁育,奶牛、生猪、獭兔养殖等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持续的农、林、牧产加销配套优势产业群。 规划实施后,园区农业增加值年增长 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同类地区 30%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 80%以上,生产设施完善,良种全面覆盖并保持持续更新,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农业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 19 第四章 布局规划 园区 总体布局 立足凤龙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的承载功能,以培育壮大寻甸县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目标, 结合项目区实际,示范园建设以近几年全国建设的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整合规划区产业资源,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创新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建设内容更丰富、技术更密集、产品竞争力更强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更协调的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思路,规划建设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运行方式和经营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确定建设重点和主攻方向。 机遇这个思路,凤龙湾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分综合功能区、核心示范园两部分。 综合功能区布局 综合功能区 分管 理培训区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两部分。 规划占地 331 亩,分占地 4 亩的管理培训区,以及占地 327 亩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其中:蔬菜恒温保鲜库 8 亩,马铃薯组配及防虫网棚育苗区 60 亩,马铃薯温室微型薯生产区 亩,设施蔬菜果品生产区 231 亩,天鹰椒美国红加工区 10 亩,工厂化蔬 20 菜育苗区 亩,马铃薯种薯贮藏窖 亩,基础设施 亩)。 管理培训区主要以园区办公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进行农业实用技术教育和培训,配备先进的信息工具,实现与国内外联网与信息交流。 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主要为引进、推广良种良法提供载体和平 台,其中,马铃薯防虫网棚及微型薯生产温室主要为马铃薯原原种种薯提供优质种苗和微型薯;设施蔬菜生产区通过油桃、葡萄、番茄等优质果菜示范栽培,集中展示设施农业良种良法;恒温保鲜库主要满足园区蔬菜、果品的保鲜贮藏要求。 工厂化蔬菜育苗为全县大田蔬菜种植提供优质菜苗;天鹰椒美国红主要是通过特色产品深加工、扩大发展规模。 马铃薯种薯贮藏窖主要满足全县马铃薯种植种薯需求。 核心示范园 布局 核心示范园包括大坝者村、小坝者村和凤龙湾老村子,总面积约为 4500 亩 ,包含六大农业科技范园。 ( 1) 优质设施果品示范园。 以大坝者 村为主,大力发展人参果、葡萄、西甜瓜等优质设施果品,通过三年的努力,打造我县千亩优质设施果品基地。 集中连片,示范辐射,实行标准化生产,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并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发展。 ( 2) 花卉栽培示范园。 以小坝者村为主,开发观叶、观果、城市绿化用草用花等高效品种。 通过建设,辐射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花卉产业,培育新型的特色支柱产业。 ( 3) 育种示范园。 凤龙湾老村子村为主,建立育种示范园。 包括蔬菜常规制种、杂交制种、玉米制种等。 常规蔬菜品种以茄果类、叶菜类和豆类为主;杂交蔬菜制种品种以“ F1 菠菜”、“ F1 番茄 ”、“ OP 番茄”、“ F1 西瓜”为主;玉米制 21 种以为承单 335敦玉 10 号等优良品种为主。 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带动,使全县杂交蔬菜和常规蔬菜制种面积分别达到 1500 亩以上,玉米面积达到 10 万亩。 ( 4) 生态林苗木培育示范园。 以大坝者村为主,建设核桃采穗圃、科学实验区、核桃苗木繁育、城市绿化繁育等,并配套相应的设备和设施。 通过发展,进一步改善全县苗木结构,辐射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核桃种植,促进农民增收。 ( 5) 生态养殖示范园。 以 大坝者 村为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