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内容摘要:
业管理的真谛,他说: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糊弄人,文化管人管住魂。 采用人盯人的方法,把职工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根本不能达到团结人心形成共同体的目的。 企业没有严明的制度不行,但把制度唯一化、神圣化,认为只要有了科学的制度和体制就能自然取得管理效果,那是一种幼稚的愿望。 只有运用文化管理, 启动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事半功倍。 ”刘振元的观点道出了现代管理的一个普遍规律和特征。 随着时代进步和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文化管理的方式已占据了重要地位。 刘振元说: “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个发展的动态体系,要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现在的企业文化框架体系只能算是雏形。 ”目前的田华文化体系已有了丰富的内容,田华的每个管理干部谈起这个文化体系,都无不佩服刘总的文化超前性,都能滔滔不绝地说出一段体会或故事来。 四公司 经理 张德亮说: “我们集团的成功靠什么。 靠的是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文化改变了田华集团的命运,田华文化来自刘振元,他使理论变成实践文化。 以前我觉得企业有钱就行,现在可再也不这样看了。 因为有钱买不来名牌,有钱买不来温家宝和贾庆林等领导的参观鼓励,文化使整个队伍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今天的局面是文化素质塑造的结果。 ”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如果企业没有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文 化,这个企业很难发展;而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它也创造着企业。 作 为一家脱胎于清华大学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清华同方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 五年中,同方投入最大精力所做的工作,一是培养出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二是开创了一个健康向上的发展舞台,三是塑造了一个持久深厚的企业文化。 连续五年,同方始终保持销售收入 100%的增长和利润 60%左右的增长,净资产和总资产都增长了近 20 倍。 这是全体同方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同方在人才培养与管理文化等工作上所坚持的 12字文化理念的关键作用。 这 12字是 “承担、探索、超越 ”和 “忠诚、责任、价值 ”,以此为核心价值观的同方企业文化已成为清华 同方企业之魂,维系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个企业。 清华同方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这样认为:企业发展必须是企业产品和企业文化的同步发展,企业要具有凝聚力,离不开企业文化。 文化的建立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一种意识的形成,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 企业在发展 中,要维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平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文化正是它进步的内在动力。 企业的目标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也是树立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基于目标的共同价值观,能激励员工的热情和追求,从而产生出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在经历了站稳脚跟的 1997 年、夯实基础的 1998年、高速发展的 1999 年后,清华同方在 2020 年明确提出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 更具体的标准,就是 “进入世界 500 强 ”,这个标准包含:拥有世界一流的自主核心技术,拥有世界一流的企业管理体系,拥有世界一流的坚实产业资本等要素。 这个目标目前已成为同方所有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更成为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基础。 根据这个目标,同方制定了有步骤的战略规划、经营策略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乃至企业文化,一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来统一全体干部和全体员工的思想,来教育、引导员工的意识。 另一方面,在员工中广泛开展 “如何创建世界一流 ”的专题讨论,鼓励员工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个人发展目标,不拘一格的发表见解,献计献策。 目前, “创建世界一流 ”成为所有同方人心中共同的愿望,也成为所有同方人共同追求的事业。 清华同方对企业文化的宣扬不仅体现在新员工培训以及阶段性的全体员工活动上,更深刻体现在同方的每一项政策,每一个规定以至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 它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在价值观的层面上,员工与企业是一致的,因为都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因此,当员工对个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凝聚为对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共同追求的时候,企业的蓬勃生机与百折 不挠的战斗力就形成了。 北大方正集团的王选认为: “中国的企业与国外的相比, 技术差距不小,但更大和更致命的差距是管理方面。 北大方正靠一项创新的技术和 80 年代机遇而起家,于1993 年完成了创业过程,但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管理方面狠下功夫。 没有好的现代化的管理,已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也会很快丢失。 那么管理的关键是什么呢。 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与国情和自己企业情况相结合,只有这样,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才有可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 我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孟凡驰教授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进行非常精辟 和非常系统的论述。 “他认为企业文化的三种作用体现三种性质,即功利目的、终极价值和事业情怀。 这种作用及其性质的逻辑程序如下: 经济效益(功利目的) 人力资源 开发 长久动力(事业情怀) 经济效益(功利目的) 企业文化 产品、经营方式、服务手段 长久动力(事业情怀) 人力资源 开发 人的素质和生存质量(终极价值) 通过这个图 示,我们要表明三个基本观点:其一,企业文化不可否认具有功利目的和功利效果,这是企业文化性质的内在规定性,但它 不唯功利论,更加关注企业家和全体员工的事业情怀和终极价值;其二,企业文化作用于 人力资源 开发,也有两个方面目的,即一方面通过 人力资源 开发,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最大化地发挥人的作用,从而取得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的目的就是通过开发 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和生存质量,唤醒人的文化意识,提升人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这个角度强调的不是经济的功利目的,至于人的文化素质提高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只是一种客观效果,在这个论域中,经济效果不是主观目的的产物;其三,企业文化的整体客观效果必然(天经地义的)是长远与现实的统一,人才与钢材的统一,精神与物质的统一,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成功企业都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 (一) 成功企业因其有先进独特的企业文 化而兴盛 通过对国内外的那些大名鼎鼎的企业 ——比如美国的 IBM 公司,麦当劳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丰田公司以及国内的海尔公司、联想公司等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企业,他们的名气是世人皆知的,同时他们无一例外的全部都具备自己公司的独特企业文化。 应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 与此同时,我们又对其它。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相关推荐
求。 同时还要开放权利结构,只有开放权利结构,才能真正吸纳人才,才能真正使职业经理人发挥作用,并促使职业经理阶层的形成。 《华为基本法》、《白沙文化发展纲要 》等企业文化纲领的起草过程就是企业家境界提升与权利智慧化的过程。 8.为什么对中国企业而言,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所形成的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最大,所造成的障碍也最大。 许多中国企业文化落后是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文化的影响,而非来源于传统文化。
、 修订项目年度计划的审批工作,并 以公司文件 形式 下达标准制、修订项目年度计划 (包括 经费 预算)。 第十 六 条 标准制、修订工作 的 检查 (一)已批准的标准制 、 修订工作实行项目管理。 (二)标准起草人应每月 填写“标准制修订计划执行情况表”, 报承担单位标准化管理人员,汇总到承担单位标准化月报 第 7 页 共 14 页 中, 上报 标准化研究部。 (三)标准化研究部
□建立 □未建立 1建立主席团单位,职代会由谁主持: □党 组织 领导 □行政领导 □工会领导 □其他 不建主席团单位,职代会由谁主持: □党 组织 领导 □行政领导 □工会领导 □其他 1职代会预备会出席对象: □全体代表 □代表团(组)长 □部分代表 1职代会 的筹备情况: □主动 向上一级工会报告 ; □不 向上一级工会报告 1 职代会 预备会议 的内容: 3 □通报 筹备情况 □通过会
突然出现故障,造成设备损坏,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设备巡视检查制度是 技术装备管理 的重要措施。 巡视制度规定了巡 视时间和路线,检查的设备和内容,一般采用听、看、闻、摸和测等检查办法,并按要求做好记录。 通常设备巡视是由检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承担的,可联合巡视也可分别巡视,通常保证一小时巡视一次,对于带病运行的设备要强化监视。 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设备出现故障和损坏事故,要由
济相互交融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这种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动力:一方面要求生 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产品文化也有几千年历史。 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赋予品牌以深刻而新颖的意蕴,从而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强品牌的民族特色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