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内容摘要:
( 2)当期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记录及其工作内容。 2.人工费用控制职责划分 ( 1)车间劳资员(或定额员)对生产现场的工时定额、出勤率、工时利用率、劳动组织的调整、奖金、津贴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并负责对上述有关指标进行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寻找原因。 ( 2)生产调度人员要监督车间内部作业计划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产、合理派工,控制窝工、停工、加班、加点等。 第 19 条 间接制造费用的日常控制 1.核查生产部的各项管理费用、车间经费等,设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未设定额的按各项费用预算进行控制。 2.核查生产及非生产部门制造费用发生数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有无超支情形。 3.核查制造费用报支,应依财务管理规定及范围报支。 4.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分别由有关人员负责控制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 5 章 附则 第 20 条 本制度由财务部指导生产部进行制定,其修订、补充、废止事宜均应由生产部提出。 第 21 条 本制度报财务总监审核,经总经理审批后,自 2020 年 1月 1日起生效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 修改处数 修改日期 1. 2. 2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制度名称 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 受控状态 编 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 1 章 总则 第 1条 为了规范生产成本核算,达到生产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第 2 条 在抓好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全面提高生产成本的会计核算水平,是公司领导特别是公司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 第 3 条 公司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对生产成本的列支范围、核算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的强制性规范,以保证生产成本核算成果的质量。 第 2 章 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第 4 条 为了准确、真实地核算产品成本,公司各部门、各生产车间和仓库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第 5 条 公司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指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费用开支实行分口管理、层层落实的管理办法。 第 6条 各生产车间要加强对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对生产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 燃料、动力、工具、备件以及主要低值易耗品等实行定额管理。 2.准确统计每批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并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3.根据本公司水平对各种产成品、在产品制定合理的工时定额,使其成为工资费用分配、个人考核、班组工时利用情况的依据,并把经过准确统计的产品生产所耗工时上报给财务部。 4.设立专门的领料员,对每种产品的原材料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摊。 5.区分原材料的定额和无定额,有定额的应按定额领、发料,无定额的应编制领用料计划,实行限额发料,不准以领代耗。 6.对月末结存的材料等物资实施盘点,如需继续使用的应办理结转手续,转入下月继续使用;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及时退回供应仓库。 第 7条 仓库管理 1.加强仓库登记管理,对领用的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备品备件进行全面、准确登记。 2.严格物资的验收计量,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材料、备件、产品等物资的入库、出库和水、电、气的消耗,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计量。 3.强化物资的盘点管理,建立《物资盘点表》,实行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第 8条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对生产中耗用的各种原材料、备件、工具和动力, 工时、设备利用情况,内部转移,成品交库、出库和数量,质量检验,各项财产、物资的毁损等建立原始记录。 2.采用统一的原始记录格式的填制方法。 3.严格签署、审查、传递、汇。企业内部控制-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
相关推荐
《财产交割单》移交给收购方,由收购方核验查收并签字盖章。 2.提供的上述表册资料的完整性以及所提供表册与对应的出售标的一致性负责,并承担因隐瞒、虚报所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 3.收购方对其签章查收的表册资料及出售标的的完整性负责,不得于查收后向出售方重复索取,但不包括未经查收的部分。 4.出售方应协助收购方办理相关证书或批件的过户或主体变更手续。 5. _________ 第十条
度的执行部门或相关部门 必须履行请示报批程序,经 制度责任人 同意后方可灵活处理,并要对此过程存档备查。 第十九条 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 制度下发时,应附一年内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计划 :制度下发执行的前三个月, 制度责任人 对各相关单位执行制度情况每月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制度下发三个月后,起草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 ,每次检查都要填写制度检查 (制度评审 )报告单 (见附件八
0以内 寸 D 1 5 DN400以内 寸 D 1 6 DN500以内 寸 D 1 7 DN600以内 寸 D 1 平均寸 D 单价 寸 D 1 二 中压合金钢管预制 下料、切割、坡口、打磨、组对、焊接、焊口预热及后 热、局部充氩保护、坡口渗透检 半成品验收、管段场内运输、吊装、组对、焊接、检查验收等 1 DN50以内 寸 D 1 2 DN100以内 寸 D 1 3 DN200以内 寸 D 1
页 体考核标准。 项设备技术状况指标,即设备的综合完好率、开工率等。 ( 1)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a.每天上班后,要对设备各加油处进行加油润滑。 b.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 “ 五定 ” 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c.制造车间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 (油桶、油具、加油点 ),保证润滑油 (脂 )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d.对 大型、特殊、专用设备如冷拔机、校直机 、珩磨机
学分。 ,获取相关部门的职称或技能鉴定证书可获得学分。 工作期间员工自主报名参加的学历教育,每年年底计分一次。 参加公司外部的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内部的各项培训活动、竞赛、评比均可获得学分。 创新、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即可获得学分。 计分项目 学分 认定条件 备注 企业级培训 1课时 =1学分 培训成绩 合格 补考不合格需重修 部门级培训 1课时 =分 培训成绩合格 补考不合格部门给出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