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指标内容摘要:

计算说明 储位容积使用率 = 存货总体积 储位总容积 单位面积保管量 = 平均库存量 可保管面积 状况陈述 1 储位容积使用率及单位面积保管量偏低,一般有两种可能: (1) 由於每一储位都有一定的重量限制,若在库品重量较重,则无法堆叠 太高或摆放太密。 (2) 存货量相对於储区较小,以至储位剩馀太多。 改善对策 (1) 若由於货品重量重而无法储满一储位,则必 调低储位高度,在可使用高度下增加储位数量或置换负重较高的料架。 例如:在地板平置堆叠上, 考虑到货品可堆叠高度,若多属 重物,则可堆放的高度不可能太高,在三度空间的利用率上将造成浪费,因而在此情况下,若能以栈板料架等大型料架作为储存的工具,则较能发挥空间利用率,充份利用高度。 (2) 若原因出在存货量较少,且非季节性的问题,则应尽量将货品集中存放,以免造成过 多搬运移动时间。 而剩馀空间可供其他作业使用或方便将来扩充配销新产品之用。 状况陈述 2 储位容积使用率低但单位面积保管量 犹 高,表示公司在库品体积较小,但存货量不少,则可能因货品品项多而为做好简易有效的储位管理,即使体积小或周转率不快,亦不希望太多种货品放在同一储位上,以至於每一储位实 №使用的容积空间并不高。 改善对策 (1) 置换他种较小型料架。 (2) 降低每一储位容积:降低料架每层高度或使用隔板隔间方式来使料架储位数增加。 (3) 依照各项货品的体积、重量、货量大小,来选择最适用之不同型料架,使空间的 投资效益达到最高。 状况陈述 3 储位容积使用率高但单位面积保管量却低,此状况有两种可能: (1) 在库品体积较大。 (2) 若非货品体积较大,则表示如今所使用的料架高度较低,储区的高度可能未有效利用, 以至於虽料架上储位容积已充份使用,但每单位面积的货品储存量仍偏低。 改善对策 (1) 若因货品体积大而使得花费在搬运移动的作业时间多,则应考虑 (a) 改善搬运方法。 (b) 改善搬运制度,并配合作业流程管理、工作管理,以提高综合性效率的效果。 如此才能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搬运,减少作业工时。 (2) 若由於如今储区实 №使用高度不高,则应增加储区料架高度,进而可增加储位数量、容积,以三度空间利用率的提升来减少储区的规划面积,缩短搬运距离。 平 均 每 品 项 所 占 储 位 数 应用目的 由每储位保管品项数的多寡来判断储位管理策略是否应用得当。 计算说明 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 = 料架储位数 总品项数 指标意义 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若能规划在  ̄ 2 之间,即使无明确的储位编号,也较能迅速存取货品,不至於造成储存、拣货作业人员找寻的困难,也较不会产生同一品项库 存过多的问题。 状况陈述 1 若此指标太大,表示每个品项的库存量所占储位数太多,原因若非出在货品体积过大或储位空间太小,即是同一品项的库存过多。 库存量多对一专司行销的物流业者绝非一好现象,恐有周转率不够快、资金积压的危机。 除此之外,一旦同一品项货品库存过多,亦容易造成: (1)先进先出管理上的困难 (2)库存积压太久发生的损坏、过期 (3)储位不够造成後进货品摆放位置的混杂 ( 如同一品项可能须放至两、三个不同区域 ),储位管理上较麻烦。 改善对策 (1) 有效的控制配销 (进货与销货量 ),降低各别品项的存货数,以提高每储位的保管品项。 (2) 若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库存时,必针对上述可能造成的情况谋求预防之道,以免徒增公司效 率、财务上的损失。 像是 (a)建立先进先出管理系统 (b)进货日期标示明确 (c) 加强库存品的维护保管。 状况陈述 2 若此指标很小,表示每个储位同时保管多种货品品项,很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目视寻找的混淆,而产生过多的错误。 因此如何在一储位中有效地保管多种货品亦是库存管理的重点。 改善对策 必须要做好详细的储位编号、商品编号 标示,以及有良好的资讯系统充份配合。 货品编号的方法: (1)按数字顺序编号法 (2)数字分段法 (3)分组编号法 (4)按实 №意义编号法 (5)後数位编号法 (6)暗示编号法 货品编号的功用: (1)增加货品资料的正确性 (2)提高货品活动之工作效率 (3)可以利用电脑处理分析 (4)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开支、降低成本 (5)因记录正确可迅速按次序储存或拣取货品,一目 然减少弊端 (6)削减存料 (7)可考虑选择作业的优先性, 如先进先出 储位管理最好能配合看板辅助管理,将储位布置与分配随时登录在看板上,以达到即时管制与掌握的目的。 此外,若公司储位不够,有可能采不固定、随机储存 ( 或同品项储放於两分离储位 )时,以下提供一随机储放记录表,使能确实掌握每一储位的存放情况。 库 存 周 转 率 应用目的 库存周转率可用来检讨公司营运绩效,以及做为衡量现今货品存量是否适当的指标。 计算说明 库存周转率 = 出货量 平均库存量 或 营业额 平均库存金额 指标意义 周转率愈高,库存周转期间愈短,表示用 较少之库存完成同样的工作,使积压在存货上的资金减少。 换句话说,即表示资金的使用率高,利润也会因货品的周转率提高而增加。 状况陈述 一旦库存周转率低,显示公司多数货品的周转速度慢,库存品有过多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原材料的陈腐、库存品耗费增加、保管费用和利息激增、收益性相对恶化、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 因此,若非 (1)为著 要而增加库存品 (2)必 於近期内大量交货 (3)预测将会涨 164。 而先行购货,则公司目前之存货相对於出货量、出货金额之收益确实有偏高的趋势,应力求改善。 改善对策 (1) 缩减存货量 (a)若公司能自行决定采购时机及存货量,应尽量缩短货品的在库期间,也就是设法增加低量采购的次数来减少阶段期间的在库品数量及金额,以避免过多资金的积压。 (b)建立预测与实绩之关系模式以免存货过多。 (2) 增加出货量及营业额 有时,光是缩减整体存货量只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因若公司徒有可利用的储区空间而不妥善利用,亦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 因此,一旦缩减了原有在库品的存量後,应将多馀的储位空间用以拓展更多客源及货品品项,以增加期间出货量及营业额。 此点对於以仓租及运费为主要营收的公司尤为重要,因一般 来说,配送收入远较仓租占的比率为大,因此,应设法建议委托厂商控制货品的出入货时间,尽量缩短原有在库品的在库时间,而将多馀的储位空间用来容纳更多客户或是更多样性的货品,以增加出货配送的次数机会,如此不但仓租仍能维持,且运费收入亦能增加,对公司的营利将更有帮助。 (3) 若公司存货太多起因於货品自订购至取得的前置时间太长,则应更确实掌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