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陵原村千吨果蔬种植园区新建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早在 20xx 年中央 l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 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 整优化农业结构。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 “一村一品 ”,实现增值增效。 宝鸡市金台区 金河镇 位于 距 市区 3 公里的北塬之上,全 镇 平方公里, 11 个行政村, 83 个村民小组, 14109 人,耕地面积 万亩,经济林果 5000 多亩。 全 镇 土质为蒌土和黄绵土,土质粘重,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 ℃ ,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于果 品生产,但全乡水源 普遍较为缺乏,个别村的人畜饮水存在严重问题,农业生产更是靠天吃饭,第 二 章 背景及必要性 14 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 本项目是葡萄科技示范园水源的重要保证,可进一步提高科技园产量和产品质量,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竞争优势等进行特色化布局,促进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不断形成优势产区,以提高我市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力求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作为依托, 主导产品有明显的供给区域和消费层次定位,产业发展有加工、经营和技术网络的支撑,使整个规划纳入产业化经营的轨道。 通过采取政策引导、法律规范、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完善农业生产要素市场,搞活土地、果园、水面等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所有制界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按照农业部、陕西省主要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逐步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市场接轨,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 针对区域特色,全面实施良种良法配套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 量。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努力实现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例达 70%以上。 二是品种品质更优化,努力实现种植业品种优质率达 90%以上。 三是产品质量更安全,大力推行农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 20xx 年主要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率达 80%以上。 本项目通过 对产业园区内蔬菜大棚基础设施 建设和园区水源工程建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5 设, 从而解决当地农业 基础设施落后,条件差, “靠天吃饭 ”的现状。 因此 项目的建设,符合 调整农业 产业 结构,促进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为了引导当地 蔬菜、水果 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条 , 更好的服 务当地农民,消化当地资源,作为当地 主管农业政府单位 应积极完善科技产业园配套设施,提高产品质量。 有利于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该项目位于宝鸡市金台区 金河镇 陵原村,此处为大唐秦王陵所在地,是宝鸡市有名的旅游景点,本项目的建设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葡萄观光旅游景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本项目实施后,能够有效增加当地葡萄的销售流通能力,加速果园产业化发展。 有利于发挥项目区自然资源的优势、先进的技术优势及销售网络优势,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带动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符合中央和省市各 级政府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经济作物种植、增加农民收入等政策。 本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项目区葡萄种植、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将带动项目区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壮大区域产业经济,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发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区有良好的 蔬菜和 “金优 2 号 ”葡萄 种植生态条件,提高优质 蔬菜和 “金优 2 号 ”葡萄 的种植率,降低种植成本及风险,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该项目实施后,可推动广大农村 大棚蔬菜和 “金优 2 号 ”葡第 二 章 背景及必要性 16 萄种植, 充分 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实现 无公害蔬菜和 “金优 2 号 ”葡萄优质种植、加工、销售、流通等更好结合,产生更大效益。 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 无公害蔬菜和 “金优 2 号 ”葡萄 的种植。 优化种植、生产加工标准,提高科学种植、加工、流通等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 高 葡萄的各种质量指标。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7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选择 选址原则 交通便利,无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及水文; 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水质优良; 属宝鸡市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 项目选址 据上述选址原则, 宝鸡市金台区陵原村农业 产业 园 区 位于宝鸡市金台区 金河镇 陵原村,水源工程项目选址位于 产业 园西北角 胜利二原。 水源为宝鸡峡引渭河水。 宝鸡峡是全省最大的灌区,它的历史悠久 , 一开始就是为灌溉而生,滋润着辽阔的关中大地,为陕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宝鸡峡水利工程枢纽位于宝鸡市 金台区 林第 三 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8 家村,负责灌溉关中平原 300 多万良田,河水浑黄,但是却是养育三秦土地的珍贵血液。 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能够满足园区种植作物灌溉要求。 土地类型、来源方式、占地面积 土地类型:黄土台 塬 来源方式 :土地租赁 占地面积: 产业园总占地面积 610 亩。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金台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宝鸡市,距离省会西安173 公里。 其金台区地处市区北半壁,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区 内交通便利,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 310 国道贯区而过,是巴蜀北上、甘宁入关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辖区地理坐标东经 107176。 04′15″—107176。 17′20″,北纬 34176。 21′07″—34176。 25′35″。 金台区地处市区北半壁,城 区北屏陵塬,南临渭水,西枕陇山余脉,东 向渭水谷地延伸。 金台区东起陈仓镇南坡村,西至硖石乡大柳树村,东西均与陈仓区相连;南临渭河、陇海铁路,与渭滨区毗邻,北至硖石乡交口村与陈仓区接连。 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9 地质 金台区地质构造单元,主要属于渭河断陷带。 渭河断陷是处于秦岭褶皱带和鄂尔多斯台向斜的过渡带,为新生代产生的汾渭内陆断陷的组成部分。 这一东西窄长地带,为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渭河平原及其两侧不对称的黄土台塬。 其岩性为巨厚的新生代河流泥相泥沙砾沉积,其次被黄土、次生黄土及其冲积物覆盖。 在渭河河谷近代冲击层之下,有较厚的坝河组地层,岩性为棕黄色砾岩,砾岩和棕黄色砂质泥岩互层。 泥岩中含有钙质结核及灰色团块,与下伏坝河组有一剥蚀面,呈平行不整合。 地貌 金台区北、西两面为塬、山环绕,南界为渭河,并与秦岭相望。 全区北依陵塬、贾村塬,南缘阶地;渭河自宝鸡峡西来,穿越全区,缓缓东去;金陵河自北向南,总插其间,流入渭河。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海拔最高 840m,最低。 气候特征 该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夏时间长,春秋时间短。 入春气温回升早,但冷暖变化大,常有春寒、春旱、低温、霜冻、少雨、大风等天气出现。 夏季高温多雨,时有伏旱。 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照少。 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干旱突出。 金台区全年年平均气压 ;年平均气温 ℃ ,最热月 (七月 )平均气温 ℃ ,最冷月 (一月 )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第 三 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0 ℃ ,极端最低气温 ℃ ;年平均相对湿度 69%;最大积雪厚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 50cm;年降水量 ,日最大降水量;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频率为 14%,次主导风向为西风,年频率为 6%,静风频率 47%,年平均风速 ;年日照时数 ;年雷暴日数。 规划区属于台源区,为一年两熟气候区。 水文水系特征 (1)地表水 渭河是宝鸡市区内最大河流,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由西向东流经宝鸡市区,市区境内流长 ,河宽 ~ ,平均比降 2‰ ,水流平缓。 据林家村水文站 19311990 年实测记载,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25 亿 m3,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的 %,河道常流量 30~50m3/s,洪水多发生于 79 月,占全年径流量的 63%,九月至次年 3月为枯水期,仅占全年径流量的 4%。 (2)地下水 区内分布有第四纪松散岩层中的潜水和第三纪岩 层中的承压水。 浅层承压水:分布在新第三系灞河组上部的砂、砂砾石层中,是目前主要开采目的层。 含水层的厚度和渗透性变化较大,一般远离渭河地段,厚度约 ,且含泥量大,透水性差,渗透系数;近渭河地段,含水层厚度约 3070m,颗粒较粗,含有一定泥质,透水性较好,渗透系数 410m/d。 浅层承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来自区外的地下径流和接受上部潜水越流补给,其天然径流特征是由南北两侧分别向北东、南东方向流动,汇集于渭河附近,再向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1 东流出。 土壤 金台区的成土条件复杂,形成了比较多 的土壤类型,有娄土、褐土、棕壤、黄绵土、红粘土、新积土、沼泽土、山地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等 15 种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土壤。 金河镇 地貌属台塬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娄土、黑娄土、黄善土和白善土,土壤条件较好,塬区因地形破碎,植被覆盖小,水土流失严重;川道地区除娄土、白善土外,还分布着由河流冲积物 而形成土质的新积土、潮土等。 植被 境内植被以乔、灌林木为主,草木栽培植物属次;其种群以草本为主,乔、灌林木和栽培植物属次。 渭河川道及黄土台塬属栽培夏绿阔叶植被,主要为大田作物、 葡萄 、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 境内国 家保护的植物有:领春木、省枯油、猥实、杜仲、桃儿七、黄芪、野大豆等十多种。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 无公害产品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少量、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综合防治技术。 金优 2 号葡萄作为红提葡萄更新换代鲜食新品种,本品种抗逆性极强,适合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 自从 20xx 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第 三 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22 览会推出 ,先后在《农林卫视》等电视播出后,果子全部被上海客商以每公斤 24 元 的 价格收购, 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红提葡萄种植区更新换代的 主选品种。 产业园区与中国农科城杨凌仅一百多公里,在无公害蔬菜种植和金优 2 号葡萄种植技术方面有较好的技术支撑。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3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分析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 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对蔬菜食品的安全、营养 要求越来越高,这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当前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消费主流将以无公害农产品为主。 “金优 2 号 ”葡萄作为红提葡萄更新换代鲜食新品种,本品种抗逆性极强,适合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 自从 20xx 年杨凌农业高新 技术博览会推出 ,先后在《农林卫视》等电视播出后,果子全部被上海客商以每公斤 24 元 的 价格收购, 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红提葡萄种植区更新换代的主选品种。 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基本原理就是从农业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采取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相结合,以较少 的投入为人类提供数第 四 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24 量多、质量好、安全、营养的无公害食品,同时又能保护资源,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金优 2 号葡萄 ”主要优点是无核、大粒、红色、耐贮、口感好,并含有 “白藜芦醇 ”抗癌物质,可称 “抗癌葡萄 ”,是二十一世纪第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水果。 果粒整齐,味香甜可口,果粒 呈 椭圆稍长型,颜色鲜红透亮,果霜鲜艳,肉可切片,含糖量 20—25%, 糖酸比 :1。 果粒平均在 8—10 克以上。 平均穗重 500—1000 克 , 大穗可达 2600克。 “金优 2 号葡萄 ”耐贮能力极强。 经研究人 员测试,果穗采收后放到普通室内可正常存放 20—30 天, 10 月成熟后在植株上可以继续保留 12 个月,采摘后无伤无病虫害的果穗在自然条件下完全可以储藏至元旦和春节 ,尤其是冰天雪地 仍 然保持原状 ,不影响食用 ,又俗称 冰美人葡萄。 恒温条件下 (零度 )可贮存 12 个月,其耐贮能力超过国内外任何一 种 葡萄品种。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 营销策略 建立好自己的销售队伍,做好销售队伍的人力资源配备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市场营销人员的业务培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