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指南—医院感染管理分册内容摘要:

本应在采集后 2 小时内送到实验室 ,否则应 4℃冷藏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可超过 24 小时。 如何正确采集手术切口感染标本。 答:采集手术切口标本时,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去除切口表面渗出物,再用拭子采集病灶基底部或边缘部的标本,采集两个拭子,分别做培养和革兰染色; 标本应在采集后 30min 内送到实验室,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室温保存,最长不可超过 24 小时。 【练习题】 一、 单选题; 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类型不包括() A、泌尿道感染 B、胃肠道感染 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D、医院获得性肺炎 E、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微生物标本采集时,以下 那种情况不正确() A、避免常居菌群污染 B 在感染急性期 C、使用抗生素后采集标本 D、选择正确的采集部位 E、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二、多选题: 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有() 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C、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 D、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三、填空题: 医院感染病原体的特点主要有: 、 及。 四 、是非题: 微生物培养标本采集后应在 12 小时内送达实验室。 ( ) 采 集手术切口感染标本时,可将切口辅料上的渗液送检。 ( ) 血培养标本若不能及时送检,应 4℃ 冷藏保存。 ( ) 尿标本如不能及时送到实验室,应 4℃ 冷藏保存。 ( ) 诊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根据是否保留导管采取不同的血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B C 二、 多选题 ABCDE、 三、 填空题 机会致病菌、多重耐药菌株、主要侵犯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四、 是非题 √ √ 第四章、医院感染监测 第 一 节 医院感染病例及耐药菌监测 1. 何谓医院感染监测。 答: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 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答: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主要是: ( 1)掌握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 提供医院感染的本底率 ; ( 2)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率; ( 3)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 ; ( 4)利用监测结果,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识及执行感染控制措施的依从性; ( 5) 评价 医院 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3.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哪几类。 答: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根据其监测范围可 分为全 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两类。 ( 1) 全院综合性监测 :指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 2) 目标性监测 :指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4.细 菌耐药 性 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细 菌耐药 性 监测的目的是通 过对不同时期的 细菌耐药性及 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 并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关联分析, 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制 订 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 等 提供 依据。 第 二 节 消毒灭菌效果 及环境卫生学 监测 1. 为何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答: 因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评价消毒 灭菌 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 械 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2. 需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的常见项目有哪些。 答:( 1) 使用中的消毒剂; ( 2) 紫外线 辐照强度 ; ( 3) 消毒内镜 , 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 3. 需进行灭菌效果监测的常见项目有哪些。 答: ( 1) 使用中的灭菌剂; ( 2) 各种灭菌器; ( 3) 灭菌后 物品 , 如灭菌 内 镜、 内 镜 附件 等。 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有哪些。 答: 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血液净化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等。 【练习题】 一.多 选题 1. 耐药菌监测的目的 是: A. 对不同时期的 细菌耐药性及 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 依据 二 、填空题 , 根据其监测范围可分为 、。 三 .是非 题 1.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之一 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 2.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暴发 ,不是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 ( ) 【参考答案】 一、 多 选题 ABC 二 、填空题 全院综合性监测 、 目标性监测 三 、 是非 题 √ 第五章、医院感染暴发 第一节 医院感染暴发的确认 何谓医院感染暴发。 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暴发的常见 类型有: ( 1)某一综合症的暴发:在医院感染暴发时,感染的病原体可不同,但都有感染的典型症状。 如消毒供应室灭菌不合格时,同一批“无菌包”引起病人不同部位的感染。 ( 2)某一系统疾病的暴发:只出现某一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等。 ( 3)某一病原体感染的暴发:由同种同型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暴发,但感染类型可以不同,既有呼吸道感染,也可有手术切口的感染。 由谁确认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 答:临床医护人员发现 3 例及以上相同症状(如发热)或同种疾病(如肺炎)或同种病原体(如 MRSA)应高度重视,并立即向科主任 及感染管理科汇报。 由感染管理科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予以确认。 病原菌同源性分析与医院感染暴发的确认有关吗。 答:病原菌同源性分析与医院感染暴发的确认有关。 对病原菌同源性分析可用于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判断、感染病原菌的确定及寻 找感染源。 进行病原体同源性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 1)细菌的表型特征分型技术,如血清型、耐药表型等。 ( 2)基因分型技术,如 PFGE, RepPCR、 AFLP 等。 第二节 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置 发现医院感染暴发应如何报告。 答:临床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立即向感染管 理部门报告。 医疗机构在调查确认后 2 小时内向上级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当属于法定传染病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有哪些。 答: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报告内容包括: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联系人姓名、电话)医院感染暴发时间、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数量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原因、医院感染病例处置情况及控制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是什么。 答: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是: ( 1)控制 /积极治疗感染源; ( 2)切断感染途径; ( 3)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 ( 4)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还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 ( 5)在调查处置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今后的防范措施。 【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 医院感染暴发 二、单选题; 医院感染暴发常见类型不包括以下哪种类型: A、某一综合症的暴发 B、某一系统疾病的暴发 C、某一环境污染的暴发 D、某一种细菌感染的暴发 E、某一种病毒感染的暴发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应在多长时间内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A、 12 小时 B、 24 小时 C、 48 小时 D、 72 小时 E、立即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由谁来确认发生了医院感染暴发: A、医生 B、护士 C、病区护士长 D、院感科组织相关专家 E、科主任 三、多选题: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包括; A、控制 /积极治疗感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 D、积极查找原体 E、制定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二、单选题 C E D 三、多选题 ABCDE 第六章 标准预防 第一节 标准预防原则 何谓标准预防。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所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呼吸卫生 /咳嗽礼仪、患者安置、 处理污染的医疗物品与环境及安全注射等。 标准预防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是: ( 1)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可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 2)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患者; ( 3)目的是预防感染源在 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传播。 标准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答: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有: ( 1)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包括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鞋套、帽子等; ( 3)呼吸卫生 /咳嗽礼仪:主要针对进入医疗机构的伴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所有人员,尽早采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 4)正确安置及运送患者,防止感染原传播; ( 5)及时、正确地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物品、 织物和环境,防止其成为感染原的传播媒介; ( 6)安全注射,正确处置锐器,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什么是呼吸卫生 /咳嗽礼仪。 答:呼吸卫生 /咳嗽礼仪的基本要素包括: ( 1)医务人员应认识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 在接诊具有呼吸道感染综合征的患者时,应遵循飞沫隔离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卫生;当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征象,需要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 ( 2)教育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并立即丢弃用过的纸巾;否则应用臂弯遮掩口鼻;当患者能耐受时,可佩戴外科口罩; ( 3)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 ( 4)鼓励 有呼吸道感染征象的人员在候诊区内,与其他人员保持 1 米以上的空间距离; ( 5)进行手卫生宣教,提供位置便利的速干手消毒剂;提供卫生纸和免触碰开启的垃圾桶。 第二节 手卫生 何谓常居菌。 答:常居菌是指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何谓暂居菌。 答:暂居菌是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 密切相关。 何谓手卫生。 答: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手卫生能降低医院感染吗。 答: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因为经手接触传播,是病原微生物在医患之间的主要传播途径。 不良的手部卫生是引起医源性感染、促使耐药菌传播、导致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手卫生措施是标准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证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保健的一项基本措施。 清洁的手能预防疾病,并挽救生命。 手卫生能清除手部常居菌与暂居菌吗。 答:( 1)洗手通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 ( 2)卫生 手消毒通过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能减少手部暂居菌。 ( 3)外科手消毒通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能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并减少常居菌。 医疗机构应具备哪些手卫生设施。 答:医疗机构应具备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 在什么情况下应选择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答: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