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内容摘要:
集中原则 D、用人所长原则 公平理论的创立者是: ( B ) A、弗洛姆 B、亚当斯 C、斯金纳 D、麦克利兰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根本的区别: ( B ) A、两重性 B、能动性 C、再生性 D、时效性 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按编年的顺序串接组成一个的整个工作过程,指的是: ( B ) A、工作分析 B、职业生涯 C、培训开发规划 D、配备规划 1影响人力资源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 C ) A、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B、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C、企业的内部因素 D、人力资源的自身因素 1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参与 者的创造力的培训方式: ( C ) A、案例研究法 B、模拟训练法 C、头脑风暴法 D、管理者训练法 1组织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尺是: ( D ) A、财务指标 B、客户满意度 C、员工满意度 D、劳动生产率 1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 ( B ) A、绩效计划 B、绩效考评 C、绩效反馈 D、绩效改进 1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机制是: ( B ) A、选择机制 B、供求机制 C、利益机制 D、竞争机制 1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 C ) A、 组织外部环境 B、组织经营业绩 C、组织战略目标 D、员工职业生涯 1在运用工作描述所提供的信息时,应注意将其与工作要求的具体内容结合一起,以便加强工作分析的三个特性。 以下哪个不属于这三个特性。 ( B ) A、整体性 B、有效性 C、系统性 D、科学性 1在组织文化的作用中,哪方面的作用能将组织成员的行为统一到到组织目标上来。 ( D ) A、规范作用 B、凝聚作用 C、激励作用 D、引导作用 1日本的 “年功序列制 ”中,职务晋升的标准是( D) A、资历 B、能力 C、学历 D、 A与 B 的结合 绩效考核的分级法又称为( D) A、比较法 B、比率法 C、层次法 D、排序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分) 2管理的基本职能: ( ABCDE ) A、计划 B、人事 C、领导 D、组织 E、控制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 A、人口数量 B、人口的年龄构成 C、人口迁移 D、人口的再生产状况 E、自然灾害 2绩效考核因素评定法的评定角度主要有( ACDE) A、自我评定 B、上级评定 C、同级评定 D、下级评定 E、直接领导评定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 ABCDE )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合力原理 C、动态适应原理 D、个体差异原理 E、激励强化原理 2动机的特点: ( AC D ) A、内隐性 B、不稳定性 C、高度个性化 D、目标导向性 E、多因性 2制定劳动定额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CD ) A、科学性 B、可行性 C、先进性 D、一致性 E、积极性 2从社会层面看,人员流动的意义在于: ( ABD ) A、有利于整个社会更加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有利于整个社会重视人才 C、有利于个人发现自己的兴趣合潜能 D、有力企业的优胜 劣汰 E、有利于形成对自身价值的准确评价 2我国的社会保险内容包括: ( ABCDE ) A、基本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 E、生育保险 2绩效的特征: ( ABE ) A、多因性 B、动态性 C、平行性 D、协调性 E、多维性 凯利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失败可以被归于的因素是: ( ABCE ) A、努力 B、能力 C、机遇 D、社会关系 E、任务难度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3人力资源管理: 是指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实践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 3企业战略: 是指企业为自己确定的长远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行动路线与方针政策。 3激励:是指管理人员促进、诱导员工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3工作分析:是指对组织中某特定得工作职务得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隶属关系、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以便对该职务的工作作 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需要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 分) 3简述人力资源的作用。 答: (1)、人力资源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a、 人力资源是自然资源转变为社会财富的决定性因素; b、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寡的决定因素; c、 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多样化程度的决定因素; d、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增值的决定性因素。 (2)、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独特作用: a、 人才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即为人才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b、人才的劳动是一 种探索式的智力活动,具有前沿突进的开拓作用; c、 人才资源的复杂性使劳动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3简述人员流动对组织的利与弊。 人员流动的意义在于: (1)、人员流动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 (2)、人流流动是人尽其材的手段; (3)、人员流动是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途径; (4)人员流动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 (5)、人员流动是改善组织气氛的措施之一。 人员流动给组织带来负作。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相关推荐
工具 B 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而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则以事为中心 C 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看作是企业的生产效益部门,而传统人事管理则把人事管理部门视作无足轻重的职能部门 D 人力资源管理将重点放在人才的使用、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上,而传统人事管理则着眼于人才的选拔和吸引,缺乏对人才使用的全面管理 E 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配合,而传统人事管理忽视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过评 审的成果。 上述开发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方便开发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可能大大降低管理信息开发的复杂性。 国内外许多系统开发的实例都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方式。 通过对需求客户的分析,本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对大量的资料信息进行管理,一方面提高资料信息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共享,为决策提供事实依据。 四、系统设计 数据设计 本系统采用
法 1998 年 记录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 借:工程施工 900000 900000 贷:应付工资、库存材料等 900000 900000 记录开出账单结算款 借:应收账款 800000 800000 贷:工程结算 800000 800000 记录收到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 600000 600000 贷:应收账款 600000 600000 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0000
4. 人力资源培训的( )不是集中在人员、组织、部门现在有效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集中在他们未来有效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A. 环境分析 B. 战略分析 C. 组织培训气候的分析 D. 资 源分析 5. 考察受训者实际行为发生变化程度的培训评价标准是( )。 A. 反应标准 B. 学习标准 C. 成果标准 D. 行为标准 6. 用于培训的资源包括( )。 A. 人、设施
定 灌溉制度, 选定灌溉水利用系数, 说明 灌溉需水量。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分区进行平衡分析,提出年用水总量和年内分配 情况 ;项目 供需 水不能实现 平 衡时,提出解决 途径和措施。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分析新增耕地来源,计算 新增耕地 数量。 4 公众参与 分析 说明设计 阶段公众 对项目的意愿, 参与的形式、 内容 和结果。 7 工程规划 规划设计依据 概述工程规划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 、
3 家) 具备资格的投标单位可供选择的; ( 三 ) 招标费用与项目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 四 ) 采购规格事先难以确定的 ; (五) 国家另有规定的。 第十 八 条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 项目的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 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