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图煤矿三采区联合试运转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隙带发展到地表时,大气降水则可通过此途径间接进入矿坑。 地下水 在矿区东南部的溪沟入口处标高为 +1800m,该处标高可视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为 +1630m,绝大部分资源量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地 15 下水将成为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含煤岩系虽然富水性弱,但其内的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对矿床充水。 矿山各主采煤层直接顶底板为砂岩,受采空塌陷影响,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发生大量充水,给矿山生产带来 致命威胁。 老窑积水 由于矿区范围内 C31 煤层已基本采空, +1790m 标高以上 C28 煤层已采空, +1794m标高以上 C32 煤层已采空,可能存在大量积水。 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 地表水 矿区范围内无较大的水体,但矿区外围东南侧 20xxm 处有纳雍河,自西南向北东方向径流。 故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性不大。 (四) 区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类型 矿区位于鬃岭背斜北西翼,矿区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产状倾向 320~ 345176。 ,倾角 12~ 16176。 ,平均 14176。 (注:根据地质资料和采掘工程平面际揭煤情况 发现,我矿可采煤层在 F1断层以上平均倾角为 9176。 左右, F1断层以下平均倾角为 11176。 左右,煤层倾角较缓。 可采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较稳定,二采区煤层平均倾角为 11176。 )。 矿区北西部见一条走向正断层( F1),其倾向 140176。 ,倾角 80176。 ,断层北西盘上升,南东盘下降;但断距不大,一般在 15m左右,对煤层破坏影响小。 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 根据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裂隙导水性及动态变化特征,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我 矿大部分矿床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 矿区矿床是以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矿 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矿区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为 +163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 +1800m。 根据现行规范的划分标准,矿区矿床是以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 (五) 充水因素分析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可能构成矿区充水因素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补给,这是主要补给水源;地表水渗入补给,煤系中砂岩含水,但本身含水量较小。 ( 1)大气降水 区内年降水量为 1240~ 1450 ㎜,水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 4~ 10月。 大气降水是矿区内各岩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当采空冒落及由此产生的导水裂隙带发展到地 表时, 16 大气降水则可通过此途径间接进入矿坑。 ( 2)地下水 在矿区东南部的溪沟入口处标高为 +1800m,该处标高可视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范围内,最低开采标高为 +1630m,绝大部分资源量将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因此地下水将成为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含煤岩系虽然富水性弱,但其内的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对矿床充水。 矿山各主采煤层直接顶底板为砂岩,受采空塌陷影响,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坑,发生大量充水,给矿山生产带来致命威胁。 ( 3)老窑积水 由于矿区范围内 C31 煤层已基本采空, +1790m 标高以上 C28 煤层已采空 , +1794m标高以上 C32 煤层已采空,可能存在大量积水。 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 ( 4)地表水 矿区范围内无较大的水体,但矿区外围东南侧 20xxm 处有纳雍河,自西南向北东方向径流。 故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性不大。 (六) 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 水患分析 1) 地表水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所处地层为主要为煤系地层。 当大气降水到地面时,一部分水地表径流汇入河流中,另一部分经地表水渗透进入地下;在矿界外围南西部有一小水塘,标高为 +1930m,由于距离远,矿床开采对这个区域影响小。 总体来说 ,无地表水体对矿山构成大的危害。 2)构造断裂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矿区内发育一条 F1断层,断层地表出露大约 1Km,为正断层,从揭露情况表明,该断层含水性及导水性均弱。 该巷道处没有断层水流出。 3) 老窑及采空水 矿区范围内的小窑、老窑、已封闭的巷道,其积水是矿井水患,因此矿井必须加强调查,切实弄清其位置、范围、积水情况并上图,采掘过程中严格执行 “ 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并做到 “ 有疑必停 ” 的原则。 由于小窑积水客观存在。 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隙渗入矿井, 增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老窑之间互相穿透,一旦 17 一个小窑被淹,立即殃及一大片。 因此采空区及老窑积水是矿井主要充水水患。 4) 封闭不良钻孔水 地质报告未提供任何钻孔资料,也未提供以往在本井田进行过详查或精查的相关描述,因此无法获得矿区内是否存在封闭不良钻孔,业主必须加强调查,收集和调查有关资料,包括现场调查,弄清是否存在封闭不良钻孔。 若存在封闭不良钻孔,同样可能成为矿井充水通道。 5)裂隙水 井 田内的主要含水层有含煤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裂隙含水层。 C2 C3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 P3l)下含煤段, 但 由于该含水岩组层间分布有粘土岩阻隔,地下水流通性差,没有自由水面,该层补给条件差,总体富水性弱,同样可视为隔水层。 含煤岩系总体构成了矿床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在未来采掘过程中,地下水可直接进入井巷对矿床充水。 水患威胁程度 根据以上分析,矿井水患类型为 : 充水因素 水患类型 威胁程度 措施 备注 地表水 次要水患 沿裂隙下渗,威胁不大 加强地表疏通和排泄 我 矿采用斜井开拓,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因此,在开采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探放水措施 构造断裂 水 次要水患 向矿床导水 矿区内发育一条 F1断层,断层地表出露大 约 1Km,为正断层,从揭露情况表明,该断层含水性及导水性均弱 裂隙水 次要水患 总体富水性弱 ,威胁不大 井 田内的主要含水层有含煤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裂隙含水层。 C2 C3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 P3l)下含煤段, 但 由于该含水岩组层间分布有粘土岩阻隔,地下水流通性差,没有自由水面,该层补给条件差,总体富水性弱,同样可视为隔水层 老窑及采空水 主要水患 突水,威胁大 严格探放水,留足煤 (岩 )柱 钻孔水 次要水串 地表水或顶板含水层水导水通道,威胁不大 目前未发现,若存在留设煤柱 (七) 矿 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正常涌水量为 ,最大涌水量为。 18 矿区开采时主要的水文地质问题是老窑透水和煤层上部裂隙水及地表水,据调查,老窑较多,易集水。 当开采至老窑附近时,存在老窑透水的可能性。 由于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采空区或老硐,因此,在采空区或老硐附近采煤时应注意采空区及老硐积水。 发生突水的可能性较大,危险性较大; 第三节 矿井设计概况 一、 工程性质: 宏图煤矿 属于 生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 万吨 /年,企业性质为私营 企业。 二、 井田开拓开采 矿区范围 20xx 年 12 月依法取得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新换发的采矿许可证 ,井田面积,年开采能力 9 万吨,采矿权范围由 8 个拐点坐标圈定,准采标高 +1630m~1930m,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 下 表。 面积:0 . 6 5 4 4 k m 2 2 3 4 6 75 准采标高:+ 1 6 3 0 1 9 3 0 m宏图煤矿拐点坐标点号 X 坐标 Y 坐标8 储量 根据贵州省地矿局一 O 二地质大队 20xx 年 5 月提交的《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宏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 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宏图煤矿资源 /储量核实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 20xx] 280号); 截 至 20xx 年 7 月 20 日 , 纳雍县鬃岭镇宏图煤矿矿山 C2 C3 C32 煤层保有资源量( 333+ 334。 ) 334 万 t,其中,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231 万 t(其中 C28煤层有 82 万 t, C31 煤层有 23 万 t, C32 煤层有 126 万 t);预测的潜在资源量 (334。 )103万 t(其中 C28 煤层有 68 万 t, C31 煤层有 0 万 t, C32 煤层有 35 万 t),矿山历年累计消耗煤炭资源量( 122b) 万 t,予以核销。 由于 C31 煤层在宏图煤矿形成系统 19 前可由原鸿发煤矿开采完,所以 C31 煤层的储量不在宏图的储量中进入计算, 该矿的(333)储量为 208 万 t。 根据地质资料和矿方提供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以及实际揭煤情况发现,该矿可采煤层在 F1 断层以上平均倾角为 9176。 左右, F1 断层以下平均倾角为 11176。 左右,煤层倾角较缓。 可 采煤层 厚度变化不大,煤层较稳定,三采区煤层平均倾角为 176。 ,容重均为 t/m3。 C32 煤层平均厚 ,故采用平面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量,资源量估算范围为三采区采区边界圈定的采区范围,并将此资源量级别划归为 333 类。 估 算公式 : Q= S M D/cosα 式中: Q—— 煤炭资源量( t); S—— 块段平 面积( m178。 ); α —— 平均倾角( 176。 ); M—— 平均厚度( m); D—— 平均容重( t/m3)。 详见表 131。 三采区设计以此数据作为依据。 表 131 宏图煤矿三采区剩余保有资源量估算汇总表 煤层 资源类别 块段面积( m178。 ) 煤层倾角(176。 ) 煤层容重( t/m3) 煤层平均厚度( m) 资源量(万 t) 保有资源量(万 t) C32 333 443490 合计 块段平面积为利用 CAD 软件直接量取三采区采区边界圈定的采区范围内剩余块段面积进行计算所得。 ( 1) 三采区剩余 工业资源 /储量 三采区剩余工业资源 /储量按下式计算: 三采区剩余工业资源 /储量= 122b+331+332+333 k= 0+0+0+ =(万 t)。 式中 K 为可信度系数。 宏图煤矿地质构造简单,可信度系数取。 ( 2) 三采区剩余 设计资源 /储量 A、煤柱留设原则 ( 1)采区边界 煤柱:以所划定的 采区 开采边界的铅垂线至所采煤层的 投影线内推 20m 计算。 20 ( 2)采空区防水煤柱: L(其 L 不得小于 20m) =支护:锚喷进风行人斜井断面图掘: 净:5023502300100026002 2照明电缆压风管消防水管 1300水沟 300 300砌筑厚100200排水管= L= 3 回风斜井断面图2700502350230010002600防尘水管瓦斯抽放管1300水沟 300 300砌筑厚100200支护:锚喷掘: 净: = 22( m) ,取 30m。 式中: L—— 防水煤柱宽度( m); M—— 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 m) M=; KP—— 煤的抗张强度( kgf/cm178。 ), KP= 10kgf/cm178。 ; P—— 水头压力( kgf/cm178。 ), P= 70kgf/cm178。 ; K—— 安全系数,一般取 2~ 5,本设计取 3。 ( 3) 三 采区运输下山、 行人下山、回风下山均布置于煤层中,须留设保护煤柱,各留设 15m 保护煤柱。 ( 4)工业场地保护煤柱:工业场地不存在压煤,暂不考虑留设保护煤柱。 ( 5)断层保护煤柱:断层保护煤柱与采空区保护煤柱重合,无需重复设计。 B、煤柱损失计算 各类保护煤柱计算公式如下,计算结果详见表 132: Q= S M D/cosα 式中: Q— 煤炭资源量( t); S— 块段平面积( m3); α — 平均倾角( 176。 ); M— 平均厚度( m); D—— 平均体重( t/m3)。 表 132 三采区各保护煤柱计算表 煤柱类型 煤层编号 储量 级别 块段面积 ( m178。 ) 煤层倾角(176。 ) 煤层容重( t/m3) 煤层厚度( m) 可信系数 保护煤柱量(万t) 备注 采区边界煤柱 C32 333 32832 永久煤柱 合计 采空区防水煤柱 C32 333 12113 永久煤柱 合计 下山保护煤柱 C32 333 65733 合计 合计 三采区剩余设计资源 /储量 =三采区剩余工业资源 /储量 三采区永久煤柱(采空区防水煤柱、采区边界煤柱) 故三采区剩余设计资源 /储量 = = 万 t。 ( 3) 三 采区可采储量 三采区剩余设计可采资源 /储量 =(三采区剩余设计资源 /储量-主要井巷煤柱)。宏图煤矿三采区联合试运转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