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候特征。 其特征是四季明显,气候温和,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1 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水等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 ℃。 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零度的日数为 321天,积温为 度;稳定通过 10 度的日数为 222 天,积温为 度;大于等于 15℃ 的活动积温 4185℃。 太阳辐射总量 千卡/cm2,年日照时数 小时,年日照率 51%; 年无霜期平均为 216 天,最长无霜期 240 天。 年初霜期平均出现在 11 月 1 日,终霜期平均出现在 3 月 29 日。 年平均降水量 817 毫米,年雨日 天,雨量适中。 但年际间变幅较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丰水年是枯水年降水量的 3 倍左右。 从季节上看,常年雨季在 6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夏季( 8 月)平均降水 毫米,占全年的 %。 该区土壤类型主要以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主。 土壤有机质含量1%~ 2%。 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钾,利于 棉花 生长。 由 于该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区位和自然气候条件,开展 棉花 品种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进行品种或新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和抗逆性,选定推广应用品种,确定其适宜推广为品种审定可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可谓意义重大。 项目区具有集中产区优势 阜阳市 是 黄河流域棉区 较大的集中产区之一, 棉花 种植面积约 为XXXXXXXX 亩,年产优质棉花 XXXXXX 吨, 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位和生产资源优势,代表着 黄河流域棉区 典型区域。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从该区 棉花 品种利用看,缺乏有突破性的耐密抗倒和抗病虫主推品种,且市场占有率低, 棉花 品 种利用呈现多乱杂的局面,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2 抗性和稳产性差。 直接影响本区的 棉花 生产和 黄河流域棉 区的 棉花 生产。 因此,在 阜阳 建立国家 棉花 区域试验站具有区域布局战略性和生态气候区域性的双重作用。 项目建设单位基础条件完善 本单位技术力量较强,具有高级农艺师 7 人,中级技术人员 10人,多年承担国家、省级棉花区试工作,经验丰富。 该场位于阜阳市郊阜涡路旁,交通方便。 项目建设单位 棉花 中试具有坚实的基础,科研队伍强大,技术力量雄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承担 国家黄河流域棉区 和省级 棉花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 通过国家和 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参与鉴定出 国欣棉 11 号、冀棉 16山农圣棉 1 号、中植棉8 号、鲁棉研 34 号、合丰 20鲁 05H9 等一批国审和省级审定 棉花优良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在黄淮南部及沿淮地区大面积推广,而且推广到 长江 流域棉区。 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单位总人数 119 人 , 技术人员 21 人 , 中级以上(含中级) 17 人 , 副高以上(含副高) 7 人,技术力量雄厚。 同时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还 联合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阜阳综合试验站、阜阳市农委、阜阳市棉花综合试验站多次举办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就棉花、小麦、玉米、蔬菜 等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举行讲座。 通过培训,圆满的完成了年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任务。 总之,实施本项目,符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和环境要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3 求,符合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及布局规划、建设规划要求,符合行业投资方向要求,符合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要求。 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具备实施本项目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基础,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4 第三章 服务供求分析及预测 项目服务的供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需求 现状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从育成到大田上应用经过下列过程:新育成的品种 → 区域试验 → 品种审定 → 生产加工 → 销售推广种植。 其中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依据。 《种子法》实施以后,我国农作物科研育种多元化发展,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教学单位、种子企业等,都在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 育成的新品种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每年申请参加区域试验的农作物新品种不断增加。 鉴于目前区试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对申请区域试验的农作物品种数量采取限制措施。 由于受区域试验站条件的限制,许多新品种育成后,不能及时进入区试, 或区试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了新品种审定推广速度。 育种者迫切需要国家能够建立满足需求、规范、稳定的区试基地,为他们的科研成果提供及时的试验、示范,广大农民也急切需要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新品种为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因此,无论是育种者、还是种子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都迫切需要国家建立满足公共需求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而且这种需求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将日趋旺盛。 供应现状 农作物新品种区试工作目前是良种繁育体系的薄弱环节,一是随着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更新换代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的区试规模和承担能力,试验手段,试验条件 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每年都有大量的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5 新品种由于受区试条件的限制而不能进入区试。 二是由于受试验条件、手段的限制,试验质量、测试结果均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影响了对新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它特征特性的真实客观的评价,给品种审定,生产安全不同程度带来隐患。 三是农业生产品种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目前的区试条件和规模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对新品种的换代要求,主要农作物品种一般 35 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这就需要改善区试条件和手段,加快和扩大品种区试鉴定规模,才能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农作物的所有新品种在推广应用 前必须通过审定,品种审定前必须进行两年区域试验和一年生产试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规定的法定程序,是一种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相统一的公益工作,所以这项工作必须由各级种子管理机构来完成。 发展趋势 从以上的供求现状可以看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工作还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上如何把农作物品种区试工作做好,以加快新品种推广应用,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的需求。 因此,由政府出资,在重点区域建立若干农作物品种区试点,形成网络,统一标准,规范、科学、公正完成试验,促进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高粮食的综合 生产能力。 这就是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发展趋势。 项目服务覆盖的区域 阜阳市 是 黄河流域棉区 较大的集中产区之一,总面积达 30 万 亩。 项目服务的优势、市场风险与对策 项目服务的优势明显,由于农作物品种区试站项目是国家建设和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6 管理的,布点合理、代表性强、集中连片和有一定规模,因此试验科学、公正、合理,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能够加速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步伐。 项目纯公益性,投资小,且由多年承担区试经验和专业技术力量强的 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建设和管理使用,项目建设和使用没有风险。 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7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安徽省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位于阜阳市颖泉区周棚办事处西三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1015 亩。 繁殖场目前拥有资产 500余万元。 拥有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员 21 人,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方式。 人员状况 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 单位总人数 119 人 , 技术人员 21 人 , 中级以上(含中级) 14 人 , 副高以上(含副高) 7 人,技术力量雄厚。 主要技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自 1998 年至今 12 年来,一直承担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试验、安徽省棉花品种试验。 机构设置和现有 基础设施情况 安徽省阜阳市棉花原种繁殖场下设办公室、生产科、供销科、财务科、保卫科。 现有基础设施:以路代场 2400 平方米。 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安徽省 阜阳 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农业工程 设计院有限公司 18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价 购置时间 能否使用 干燥箱 HG1011A 1 5000 076 能用 培养箱 GZP250A 1 4000 076 能用 电子天平 FA110A 1 3500 076 能用 电子秤 TGT1000 1 200 026 能用 数码相机 EXZ2 1 1200 995 能用 台式电脑 E2030XP4 1 3100 9811 否 资产与财务状况 单位经费来源:财政拨款经费。 20xx 年总收入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 万元 , 经营收入 万元 ,其它收入 万元,总支出 万元。 20xx 年资产负债简表和收入支出总表见附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