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

司务长根植于基层,保障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官兵,其素质的好坏直 接影响着基层连队战斗力的生成。 司务长作为连队的“后勤部长”,在连队后勤全面建设和发展上,却只能作为“列席支委”参与连队支委会会议。 权利义务不对等,难以发挥参与决策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十分突出。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的司务长管理体制存在着弊端。 一方面,司务长行政管理隶属于所在单位,个人的成长进步都由单位领导说了算,这样,让司务长产生“理财跟着领导意图走”的想法, 在后勤法规和领导指令面前,往往迫于领导压力而按指令行事;另一方面,司务长的业务管理又从属于机关后勤部门,受机关后勤部门指导。 由于司务长“双重”身份,使得他们所承担的指导、检查、监督职能无法真正履行到位。 二是现行的司务长培养体制还有待改进。 基层单位司务长比较紧缺,为满足司务长岗位的需要,培养时间过于仓促,没有接受正规系统的财务学习,只是根据老司务长的老套路接着干,很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对新标准、新制度和新知识理解能力较差。 受这种应急培训思想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使司务长培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对其训练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全面规划。 有的单位对司务长工作不重视,经常更换人员,同样造成司务长队伍素质低,不懂业务、不懂管理,影响了基层财务工作,因此各项财务制度和经费管理规定在基层连队很难落实。 四、提高基层连队经费管理工作效益的对策 (一)增强理财能力,营造良好氛围 ,提高理财质量。 党 (支 )委依法理财是军队财经法规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 首先,支委领导“一班人”要加强学习基层连队财经管理方针政策及财务规章制度,掌握文件精神,多方面考虑部队当前状况和发展方向,确保经费投向、投量的科学合理。 其次,连队支委是理财的主体,依法理财应贯穿于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始终,理财方式上应研究本单位特点和规律,探索新时期基层连队经费管理的方法,不断提高理财质量。 再次,坚持支委领导下的“一支笔”财务审签制度,坚持重大财经决策支委集体研究决定,如临时性决定的小会餐、每周制定食谱、月份开支计划等,防止和克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确保经费有效使用。 最后,建立健全连队经委会组织,加强经委会成员财经理论学习,做到人人懂制度、懂标准、懂管理,会算账、会查账,逐步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提高当家能力。 作为基层连队的军政主官,对经费的分配与使用既是领导者,也是责任人。 作为连队主官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高连队主官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提高“当家人”的管家能力。 每年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连队主官学习财务标准制度以及各项管理规定等,解决主官懂财会管的问题。 在考核提升基层主官时,应把其任职期间连队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是抓好司务长在职培训。 采取重点帮教、“训”、“用”、“管”等办法,尽快使司 务长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即:懂制度、懂标准 、懂管理,会记账、会报账、会审核和会分析。 三是抓好司务长集体办公制度的落实。 每周定期组织司务长集体办公,共同进行发票审核、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开展账目评比、经验介绍等,重点解决司务长不会管、不善管和不敢管的问题。 ,坚持经常管理。 全员参与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从目前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看,与官兵不知情、参与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