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内容摘要:
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十一、垂直度的控制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1)线 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 (1~ 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5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 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3)线下端 (或线坠尖 )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 3~ 4mm 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 2~3mm 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 (如 5kg)每隔 3~ 5 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十二、结构施工测量 (1) 一般 民用建筑物177。 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2)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 (弹出 )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3) 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 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177。 量取。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 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由 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6 十三、上部结构标高测法 177。 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部向上竖直测量,在四周共设三处,以便于相互校核。 施测要点: (1) 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 测,必须保证精度。 (2) 由177。 ,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放线
相关推荐
后在平台面上置设 100 100 100mm的砼柱,内埋设有标志点的桩位标志,并打磨呈半球型的刻有“十”字的钢筋作为坐标和高程控制测量标志。 桩位必须砌砖浇砼保护,用钢管从控制点的四周打入土中,上部用钢管连接形成高 600mm的方形护栏,钢管刷成红白相间的油漆( 红色和白色的宽度各为 300mm),并做好标识。 控制桩的复核:我部将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对一级控制点进行复核,按照每月 1~ 2
PROPERTIES DEVELOPMENT CO., LTD. 测量放线 标准 做法 编号: 版号: 页码: 第 7页 共 14页 场内设置基准点BM1 A16:结构标高传递在塔吊、建筑物外墙上同时设置互相校对 ,每月利用场地内的高程控制基准点对建筑物、塔吊上的标 高进行复核,并形成书面复核记录报监理公司备案 ,严禁利用 钢管 脚手 架传递 标高 ) A17:建筑物大角 位置设置垂直度控制线
向公众发出警报和宣传保护措施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按照应急 预案 中的规定,迅速完成向一定区域内公众发布应急防护措施命令和信息的能力 8 应急响应人 员安全 展示监测、控制应急响应人员面临的危险的能力 要求应急组织具备保护应急响应人员安全和健康的能力,主要强调应急区域划分、个体保护装备配备、事态评估机制与通讯活动的管理 9 警戒与治安 展示维护警戒区域秩序,控制交通流量
担并积极补救。 第三,通过实习对培养我们团队协作精神有促进作用。 它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合作,共同面对、解决困难,共同寻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方法,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 度的完成。 这次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地的测量实习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更直观接触到了建筑 工程测量这个学科,也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仪器、控制测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让我们明白了
,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 GB14902- 94)规定取样 1 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每 100 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 1000 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 200 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