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手册25705字投稿:万錻錼内容摘要:
a) 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按 “文件控制程序 ”执行; b) 在更改期间应保持食 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运行, 例如组织结构的调整应对职责作出相应 的变更,以确保体系的正常运作。 食品安全与质量体系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按 “文件控制程序 ”存档保存。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 本公司行使食品安全与质量职能人员的职责及权限见 “管理职责 ”文件, “管理文件 ”由文件管理员 负责制定。 管理者代表 总经理应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 管理者代表的主要职责是: a) 按照 ISO 9001 : 20 ISO22020:2020 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的规定需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 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b) 组织实施内部质量审核活动,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改进的需求。 c) 负责公司内部质量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及对公司外部质量活动的联络沟通,协调工作。 d) 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a) 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建立和有效运行,协调解决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b) 策划和组织食品安全与 质量管理体系小组的活动,并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培训,以保证其能力满 足组织的要求; c) 定期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的要求; d) 确保向公司总经理报告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包括对改进的需求,督促、纠正以及 改进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并对效果进行考核; e) 在整个组织内树立起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能经常持续的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的培 训,使他们认识到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性。 f) 就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内部沟通 本公司内部沟 通以口头、会议、文件、电话、邮件、公布栏等形式为主,确保本公司各部门的信息 和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能及时有效地传递。 质量信息收集的内容与范围 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和法规、标准。 同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或经验,以及从顾客、供方处得来的资料。 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 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文 件 编 号 : FSQM01 版 次 /修改次 : A/0 发 布 日 期 : 201 5 年 4 月 1 日 第 15 页 共 33 页 a) 产品质量信息:原辅材料、工作现场质量控制情况、设备仪器状况、安全生产状况。 b) 产品使用质量信息,包括产品内在质量信息、服务方面的意见反馈。 外部信息可通过互联网、订阅专业杂志、行业会议、参加行业协会、参观展览会等方式获取, 各部门将获取的有效信息传递至交办公室。 办公室作为公司质量信息的交换和处理中心,应每月收集内部、外部的质量信息,并对这些信 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有价值的信息应及时传递给有 关部门。 针对质量信息所采取的措施,品控部应跟踪实施状况,检查其有效性。 对于反映 本公司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如顾客投诉、 退货等以及内部管理问题的质量信息, 应按 “纠 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程序执行。 为了使各职能部门及时充分沟通信息,可在必要时开展专题质量会以及其他协调会议或信息交 流会议。 公司同时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各部门主管应调动员工提交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并负责 收集和传达,公司每年对产生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应急准备和响应 本公司建立和实施与本公司在食品链中的作用相适宜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以管理可能影 响质量和食品安全 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 管理评审 总则 为确保在内外环境和质量体系变化后体系能及时改进和完善, 保证质量与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 现,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每年一次,特殊情况可以增加次数,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为: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及各部门负责人等。 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每年一次,两次时间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通知。 当发生较严重的质量事故或长期达不到质量目标,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会议目的 a) 审查并保证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实现质量与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 性。 b) 审查本公司在质量发展方向上所处的地位。 c) 对直接或间接影响质量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 d) 推动质量问题或潜在问题的处理。 e) 评价可能引起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 f) 达成共识,以统一行动,实现新目标。 评审输入 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文 件 编 号 : FSQM01 版 次 /修改次 : A/0 发 布 日 期 : 201 5 年 4 月 1 日 第 16 页 共 33 页 会议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下述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内部审核以及外部审核(认证机构,客户)的结果;(报告人 管理者代表) 顾客投诉的数据;(报告人 品控部负责人) 顾客满意度调查的数据;(报告人 市场部负责人) 当年度质量目标的达成度数据;(报告人 各部门经理) 各业务过程的监测,测定结果;( 报告人 各部门经理) 卫生状况、食品安全事件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报告人 品控部负责人)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验证活动结果的分析;(报告人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应急情况、事故和召回事件;(报告人 食品安全小组组长)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和效果;(报告人 管理者代表) 10) 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效果;(报告人 管理者代表) 11) 事业扩大等有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要素的变更的有无;(报告 人 管理者代表) 12) 改进的建议。 (报告人 任何人) 审议 a) 应对评审输入内容进行审议,汇报中的统计材料应清楚地展现发展趋势,据此评价有关部门的工 作。 b) 若发展趋势不利于达到规定目标,应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此时,应对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进行复查,为进一步改善实施效果,应制定改进计划。 评审输出 会议应对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做出结论性的评价,会议 可做出下列决议: a) 为改进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制定的行动计划。 b) 修改质量与食品安全方针(必要时)。 c) 提出新的质量目标。 d)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e) 所需的资源。 管理评审会议总结由管理者代表负责。 对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改动应按 “文件控制 ” 程序进行。 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决议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整改,管理者代表负责跟踪检查,并形成书面 文件;报总经理签字认可后与会议记录一起保管。 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文 件 编 号 : FSQM01 版 次 /修改次 : A/0 发 布 日 期 : 201 5 年 4 月 1 日 第 17 页 共 33 页 6.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为了实施和改进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达到顾客满意,本公司各部门应及时确定并提供 所需的资源。 人力资源 办公室是本公司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编制 “岗位任职要求 ”,负责制定并实施年度 培训计划。 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实施。 具体见《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工作程序 办公室组织各部门编制岗位任职要求,明确每一岗位工作人员的学历、技能及工作要求,经部门 经理确认后,由总经理审核批准。 岗位任职要求内容,包括 a)具备文化教育水平(学历要求); b)具备相关技能水平(专业岗位技能要求); c)具备相关工作经验(从事岗位工作经验能力)。 各部门根据本公司发展方向和各部门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应知应 会能力的培训需求,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经部门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和评价培训的有效性。 新近员工或操作工转岗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 对从事特殊工种人员根据规定进行教育培训及资格考核,需要时按要求委托外部专门机构培训和 进行 资格考核。 内审员经相应资格的培训机构或咨询机构培训考核认可,由管理者代表聘任。 培训记录和档案由各部门自行管理。 基础设施 由生产部制定《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来管理本公司的设施和工作环境。 由 生产部对工作场所和相应设施、设备、硬件、软件和支持性服务进行识别、提供和维护,以保证产 品符合要求。 具体见《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 由生产部识别和管理工作环境中的人和物的因素,以保证产品符合要求和安全生产。 具体见《生产设 备控制程序》。 7.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a) 为使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本公司对于新产品和产品改进,必须事先进行质量策划活动。 质量 广东德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文 件 编 号 : FSQM01 版 次 /修改次 : A/0 发 布 日 期 : 201 5 年 4 月 1 日 第 18 页 共 33 页 策划应与本公司质量体系的所有其他要求相一致,并具有可操作性。 b) 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c) 确定所需建立的过程和文件及所需提供的资源的需 求。 d) 确定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受准则。 e) 确定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f) 本公司的质量策划工作由品控部具体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编制 “质量控制计划 ”,总经理负责 “质 量控制计划 ”的审批和资源的提供,相关部门负责 “质量控制计划 ”的实施。 品控部应对质量控制计划实施的结果进行确认,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及时调整质量控制计划, 调整的结果应通知相关部门。 质量控制计划按 “文件控制程序 ”要求进行管理。 为确保安全产品的实现,公司策划和运行所需的所有过程,包括:组成食品安全小组,建立前提 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以及 HACCP 计划。 前提方案 PRP( S) 由食品安全小组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前提方案( PRP(s)),以助于控制产品生 产和储存过程: a) 食品安全危害通过工作环境引入产品的可能性; b) 产品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包括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c) 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的食品安全危害水平。 前提方案( PRP(s))应 a) 与公司在食品安 全方面的需求相适宜; b) 与公司运行的规模和产品性质相适宜; c) 无论是普遍适用还是适用于特定产品或生产线,前提方案都应在整个生产系统中实施; d) 并获得食品安全小组的批准; e) 公司应识别与以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具体按照《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 实施危害分析的预备步骤包括以下内容: a) 成立食品安全小组; b) 产品描述(包括原料、辅料和与产品接触的材料); c) 预期用途的描述; d) 流程图描述; e) 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的描述; 广东德宁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文 件 编 号 : FSQM01 版 次 /修改次 : A/0 发 布 日 期 : 201 5 年 4 月 1 日 第 19 页 共 33 页 实施以上预备步骤的具体要求和过程按照《食品安全控制程序》 进行危害分析 由食品安全小组实施具体的危害分析。 危害分析的方法和过程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控制程序》。 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 针对危害分析的结果,建立操作性前提方案,其中每个方案应包括以下信息: a )由每个方案控制 的食品安全危害; b) 控制措施; c) 监视程序,以证实实施了操作性前提方案; d) 当监视显示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 ,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 e) 职责和权限。 HACCP 计划的建立 食品安全小组将 HACCP 计划形成文件,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确定相应的关键限值。 并对每个关键 点建立监视系统。 HACCP 计划的具体内容见《 HACCP 计划》。 预备信息的更新、规定前提方案和 HACCP 计划文件的更新 制订操作性前提方案和(或)HACCP。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手册25705字投稿:万錻錼
相关推荐
织建立服务网点; 负责组织制订并实施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计划; 负责组织均衡生产,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注 11: a.增加了部门间的相互关系(接 o)和沟通要求; b.强调了促进质量管理有效性和效率要求. 5. 5. 3 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在管理人员中指定成员,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只要他有能力胜 任此项工作即可. a.任命管理者代表
SMPXZ0103100 符合质量受权人资质的本公司员工要想接任或替代现任质量受权人,必须首先由本人向公司法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公司法人组织考核合格,现任质量受权人自愿自弃或违反质量受权人制度的基 础上,公司本着择优录用的原则,可向 上海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变更质量受权人,经审核同意后,企业法人可与其签订质量受权书,成为公司质量受权人。 质量受权人 聘 用期限一般为二年
质量 /HSF 方针,并编入《质量 /有害物质管理手册》; 、墙报、教育培训等方式,确保公司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 /HSF方针并贯彻实施; 通过管理评审以评价质量 /HSF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本公司的管理理念及方针政策: 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 顧客至上 精准高效 品質卓越 企業使命(環境及 HSF方針) 綠色環保 預防污染 遵守法規 持續改進 品質方針 永遠讓顧客滿意 時刻對品質負責 服務理念
有关食品安全、品质要求的产品,实现 本公司为顾客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的承诺。 2) 3) 本工厂厂长应承担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最终责任,并适时进行管理评审。 本工厂厂长应首先树立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以及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与公司每一个成员对食品安 全和质量的认知紧密相关;并能经常持续的加强员工对食品安全和质量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积极 参 加与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有关的活动。 4)
shipment in order that the Buyer can charter a vessel/book shipping space. In the event of the Seller39。 s failure to effect loading when the vessel arrives duly at the loading port, all expenses
关单的填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审核报关单,应适时对报关单差错进行分析、登记。 并将差错分析情况向公司汇报。 -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和违反海关规定行为。 -完整保留各种报关单证、票据及资料。 报关现场岗位职责 -持报关证、卡报关。 如实申报,确保单证相符、单货相符。 -按海关有关程序和规定正确删单、改单。 -不参与走私违法活动,不向执法人员行贿。 -不非法代理他人报关及超经营范围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