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都江堰景区灾后重建与发展分析内容摘要:
3。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 1 引言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256 年,是全 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与此同时,世界文化遗产 — 都江堰旅游区也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四川旅游业乃至整个中国旅游业中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距离都江堰景区不足 100 公里,此次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灾害给都江堰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部分景点永远的成为了历史。 都江堰景区的受损不仅让 天 府成都的千里良田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面临着前所未 有的严峻考验,也严重影响了都江堰旅游业的发展,对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 鉴于这样的现实,都江堰景区的重建工作就显得尤其的重要。 既要注重重建速度,更要避免忙中出错和二次受损。 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重新组合景区自然文化资源,打造国际 旅游景点的新品牌,使都江堰在灾后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这就 有赖于对都江堰景区灾后受损情况的客观分析和对现状的正确认识,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结合实际情况对都江堰景区的重建和发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建措施与实施步骤。 相信通过社会各界支持灾后景区重建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都江堰必 定会在震后的最短时间内重新抬起旅游的龙头,继续夜以继日的发挥着它千年不变的战略性灌溉作用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共同创造都江堰更美好的的明天。 2 都江堰概貌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256 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世界文化遗产 — 都江堰旅游区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景区位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都江堰市城西,距天府之国的成都市仅 25 2 分钟的车程,双流机场 58 公里,景区与都江堰市互为依托,城景交融,交通十分便捷。 景区地处内陆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 15 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全年适宜旅游。 景区面积为 220,核心游览区面积 120,离堆古园,金刚长堤。 安澜索桥 、 松茂古道等 20 多个重要景点串联成旅游环线。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离堆锁峡 、 金堤夕照 、 雄关古镇 、寒潭伏龙 、 玉女仙都 、 岷山小堰等自然景观,与二王庙 、 伏龙观 、 安澜索桥 、 城隍庙等古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山 、 水 、 城 、 林 、 堰 、 桥融为一 体的独特风光,成为自然与文化 、 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天人合一的千古奇观。 具有极强的观赏性 、 生态性 、 特色性。 都江堰的历史追溯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 ,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 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太守 ,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四川人民为了纪念李冰父子修建了二王 庙。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 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从此,蜀人敬李冰如神明。 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 2020 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 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3 都江堰景区受灾情况的统计分析 震前景区的发展状况 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是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都江堰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长期以来都江堰景区的发展都是当地旅游业的主导产业,成为拉动其他产业的龙头产业。 2020 年,全年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2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3 亿元,同比增长 %,景区门票收入 亿元,同比增长 %。 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占全市 GDP 的比重高达 %,都江堰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 万人以上。 截止 2020 年底,全市共有餐饮经营单位 2685 家;住宿业经营单位1498 家;客运经营企业 24 家,客运车辆 922 辆;有景区 10 家,旅行社 8 家;商品经营企业和个体户 6382 家;休闲娱乐经营单位 1223 家。 2020 年 15 月,全市共接待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 ,其中境外游客 万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亿,同比下降 6%;实现门票收入 万元,同比下降 18%。 从总体上看,景区“ ”前旅游经济增长较快,发展形式较好,特别是入境游人次创历史新高,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非常明显,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做出巨大贡献。 景区 震后的受灾情况 旅游是都江堰市的支柱产业,也是都江堰市现代服务业的龙头。 2020 年, 1/3的都江堰人从事与旅游有关的行业,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占都江堰 GDP 的比重达 %。 据都江堰市初步统计,地震中,全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500 多亿元;全市旅游业经济损失约 亿元,其中旅游基础设施损失约 亿元,景区景点损失约 76 亿元,宾馆饭店等旅游企业损失约 亿元。 具体情况如下: 旅游景区受灾情况 二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庙宇和园林相结 合的清幽之地。 地震后,庙内红砖青瓦的幽然境界已不复存在,目光所及处处是墙体坍塌后露出的悬崖陡坡。 一度是俯瞰整个都江堰工程最佳观景点的秦燕楼下沉,戏楼、厢房、 52级梯步、观澜亭等建筑全部垮塌,从古堰景区通往二王庙那条斜斜的楼梯已被掩埋在废墟之中。 景区内部分硬件基础设施也招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餐饮住宿业受灾情况 金叶宾馆、国堰宾馆等四星级饭店和中旅饭店、月亮湾酒店等二星级宾馆主体损毁,大部分家具家电及设施设备被毁;鹤翔山庄四星级饭店和二王庙宾馆、翠月湖宾馆、成铁青城山庄等三星级饭店等建 筑部分受损。 农家乐作为都江堰景区游客接待的中坚力量也受到重创。 虽然地处开阔平地的农家乐受损较轻,但山 4 体沿线的农家乐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大多破损严重,不少还需要迁出。 在。旅游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都江堰景区灾后重建与发展分析
相关推荐
控制。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旅游服务过程中的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它提供了旅行社在服务过程中开展活动的信息及游客的相关信息。 通常,这种记录作为旅游过程中一系列活动的服务质量和游客感受的证据被保留下来,它包括了旅行社必须要了解的情况,对旅行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旅行社应规定记录的统一格式、保存的方式、查阅的方法、保留时间和最终的处理程序。 旅行社有必要做一些特殊的规定
11 与 2020年持平 ,而铜 加工 材出口 量全面回落 (精密铜管除外 ),国家有关铜的产业政策对缓解铜的供需矛盾、稳定国内铜价起到重要作用。 、辅助材料价格上涨 (价格还会不断攀升 )和央行 6 次提高 贷 款利率 (已接近 8%), 增加了生产铜材的成本 , 压缩了利润空间 ,使传统的铜 加工 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2020 年 1 月
10. 需特殊技术要求的四肢长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1. 六大关节的病灶清除术 12.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及滑膜切除术 13. 骨移植术,关节移植术,带血管的骨、肌肉游离移植术 三级手术 拇(足)外翻矫形术 股骨颈骨折固定术 骨骼的矫形手术、骨延长术 关节融合术 关节镜下结构重建手术 关节成形术、半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 四肢截肢术 脑瘫 SPR手术 影响关节功能的近关节粉碎性骨折处理
、云计算操作系统,是云计算平台的基础,通过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平台进行虚拟化,并进而为云计算管理提供稳健的基础。 旅游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技术参数要求旅游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技术参数要求 **省旅游服务中心是一个以关注民生和服务游 客为主线,以旅游形象展示为基础,以人才队伍优化为手段,以信息交流为核心,以产业提升为目标,以管理协调为牵引的数字化、智能型
工程管理 的有关规定,办理好开工手续。 △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审查设计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培训及技术交底,作好开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的布置,生产设施及生活设施的修建,接通水、电、安装通讯,保证工程顺利开工。 2) 施工生产调度管理 我 公司将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有步骤、高效率地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并协调好内外关系
现场严格遵守用电管理制度,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源 火灾。 1 冬季施工采取煤炭取暖,应符合防火要求和指定专人管理。 1 现场发生火灾,立即报告公安 消防部门并以最快速度进行抢 险。 1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共同作好现场保 护,并会同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工作。 1 对火灾事故的处理提出建议,加强和落实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纪律牌 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