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原州区3000亩马铃薯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补给量充足,水质矿化度小于 ,适宜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 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雹灾、霜冻、风沙、干热风及农作物病、虫害。 干旱发生频率 70— 80%,冰雹发生期 5— 10 月,早霜冻多出现在 9 月中旬,晚霜冻出现在 4 月下旬;大风日数 15 天以上 ,对于秋季作物和马铃薯的种植影响不大。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 在 原州区 属 中等水平,农作物小麦单 产 200kg/亩左右,地膜玉米单产 400kg/亩左右。 农业产值以种植业为主,占 60%以上,畜牧业以养 牛、羊 为主,畜牧业产值比重近几年增长较快,占 30%以上;林业产值比重很低。 劳务和副业收入提高幅度较大,已成为支柱产业。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项目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现有农、林、水、机等服务组织, 可 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人员 30 余人。 另 外 ,当地马铃薯科研单位(如 市 农科所、 西吉马铃薯研究所 )通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已掌握和繁育了部分适销对路的优质马铃薯种薯,急待大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4 面积繁育推广。 第 四章 项目目标与建设内容 项目总体目标 项目的建设 项目建成后 ,每年可生产一级种薯 4500余 吨 , 原种 200吨 ,通过示范推广,不断提高 全 市 马 铃薯种薯生产量和储备量,有效推动我 市 马铃薯优良品种更新换代步伐。 项目实施 3 年 实现 生产 马铃薯 一级 种薯 10000 余吨,原原种 500 吨 , 能够 为 推广种植面积 10 万亩 优质马铃薯,提供有效种源保证。 项目 区 使用大型喷灌设施进行节水灌溉,采用全程机械化耕种、收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等现代农业种植模式,邀请科研单位及 雇佣 项目区周边农户参与基地种植生产管理,切实 发挥良好的马铃薯现代农业种植示 范效应,为 我市 今后 马 铃薯产业现代化发展 起到积极地示范带动作用 ,帮助项目区及周边 地区 贫困农户,摆脱贫穷面貌 , 达到脱贫致富、增强扩大 再 生产能力 的目标。 主要技术方案和措施 生产基地总体布局按照轮作制布设,严格坚持布局合理、分区管理、主次分明、结构紧凑、功能突出的布局原则,科学实施。 (基地建设节水喷灌圈 2套,每套 控制 有效 灌溉 面积 500 亩)。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5 、采收、管理。 ,实行轮作倒茬模式设计。 、电力设施按照节水喷灌圈需要设计安排。 引进 、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生产的适销对路的早、中、晚熟品种,实行测土配肥繁育耕种。 林 网 隔离 带 ,进行分区管理。 建设标准 1. 灌溉设计标准: 灌溉保证率按作物生育期内设计需水量得到充分满足的年份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确定。 根据《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 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0798),灌溉设计保证率取 75%,作为灌区灌溉设计标准。 设计典型年:灌溉制度采用典型年法确定,设计典型年按日历年的降水保证率降水频率 P=75%年降水量为 430mm,有效降雨 量。 管道工程等别及其级别均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502099)按设计流量确定。 2. 马铃薯种薯繁育执行技术标准 ①种薯质量执行 GB4406— 1984 国家标准; ②马铃薯种薯种薯繁育执行 DB64/T263— 20xx 宁夏地方标准; ③马铃薯种薯栽培执行 DB64/T26420xx 宁夏地方标准; ④马铃薯病毒检测执行 DB64/T188— 1997 宁夏地方标准; ⑤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执行 GB7331— 20xx 国家标准; ⑥马铃薯产品标准,执行马铃薯 NY 5221— 20xx,马铃 薯粉丝 NY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6 51881— 20xx。 3. 蔬菜生产执行技术标准 ①无公害蔬菜产品安全标准,以农业部颁发的检测标准为依据,如甘蓝类蔬菜 NY 5008— 20xx,速冻甘蓝类 NY 5193— 20xx,双孢蘑菇 NY 5097— 20xx 等等。 ②农业部无公害蔬菜产地条件( NY5010— 20xx)标准。 项目建设内容 : 田间工程建设 : 新建 日光温棚建设 3840 ㎡ ,网室建设 3840 ㎡,隔离区道路 3100 ㎡。 项目将利用地下水资源,打机井 6 眼,(保证种薯基地农业灌溉用水 ) ,投入资金 72 万元。 建设大型喷灌设施 2 台套 ,(每台设备可管理喷灌 500 亩土地 ),投入资金 60 万元, (包括 铺设地下水管网 3000 米 )。 电力建设: 架设大型 变压器 一座,(供机井,喷灌设施用)。 铺设地埋电缆 3000 米,投入资金 30 万元。 设计 : 根据 20xx 年公司基地试种测试结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生产的适销对路品种进行繁育种植。 早中熟品种有:荷兰十五、费乌瑞它、夏波蒂。 中晚熟品种有:新冀张薯 8 号、陇薯 3 号等品种。 : 计划购置喷灌设备 2 台套,配套电力设备 6 组,购置德国格里莫公司生产 GL34F 三点悬挂四行播种机 1 台套,国产天拖公司制造的迪尔 120 马力拖拉机配套收获机 1 台套,装卸叉车、台秤、农运汽车各 1 台。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7 : 引进高产栽培技术 2 项、示范新品种、技术5 项、培训技术人员 100 人次,培训农民 1000 人次,引进马铃薯新品种 10 个、蔬菜新品种 5 个。 第 五章 项目技术方案与流程 技术方案 本项目技术方案为:引进马铃薯优良品种→扩繁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薯贮藏窖贮藏→出售马铃薯种薯原种→繁种基地生产马铃薯一级种→配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保护性耕作和机械化作业→基地化生产淀粉加工 原料薯和鲜食外销商品薯。 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 建立原种、一级种薯生产基地,经培训后的科技人员分片实行科技承包,每人承包一个村,严格按照种薯马铃薯生产规程,严格隔离,科学管理,确保种薯质量。 收获后的原种由 种薯繁育中心统一收购,统一贮藏,统一供给,以防止品种混级、混杂。 配套相应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良种良法。 加工原料薯和鲜食商品薯实行“订单”化种植,采用“企业牵基地,基地连农户” 的运行模式,农户“订单”种植,企业优价收购。 加强信息和销售方面的服务,搞好流通,逐步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新格局。 图 21 种薯繁育技术流程图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8 马铃薯种薯引进、繁育、示范推广体系 图 22 六盘山 薯业 原州区 农牧 局 马铃薯品种资源保存 原种生产基地 中国农科院 蔬菜花卉研究所 农技推广系统 网 室 生 产 原 原 种 一级种薯生产基地 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 宁夏自治区农牧厅 珠江三角州市 场 沪宁杭市场 京津高端市场 华中高端市场 东南亚高端市 场 东亚高端市场 马铃薯品种繁育基地 购 进种 薯 原 原种生产基地 原 种薯生产基地 扩繁马铃薯一级种薯基地基地 本地马铃薯生产 外地马铃薯 生产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9 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 项目采用的技术由中国花卉蔬菜研究所、固原市农科所负责 研制 , 并 无偿 提供,这些技术已经多年示范应用和熟化,先进适用,可操作性强。 技术来源可靠、可得。 设备方案 项目主要购置设备有进口喷灌设备 2 台套,每台套设计控制灌溉面积 500 亩。 机井配套电力设备 6 台套主要有潜水泵、变压器、高低压线路。 原料和燃料供应方案 项目生产所需肥料、地膜等原 辅材 料主要由农户向当地市场采购,这些生产原料属于常规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应充足。 生产所需水源主要依靠地下水供应,水源充足,可满足生产需要。 生产所需电力资源由原州区电力局按照农业用电标准供应,由 330KWA 电网供应可满足生产用电。 第 六 章 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条件 基础设施 状况: 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水位埋深较深,通过历年建设现有机井10 眼,个别配套低压管道,机井井深一般在 120— 150m 之间, 井距 500m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0 左右,单井出水量 60T/h。 灌溉渠道大部分为土渠,渠道水分损失严重,利用率低。 有灌水渠道 8km。 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交通便利,村主干道为乡村砂石路,生产作业道路不畅,配套不齐。 电力设施经过农村高低压电力改造,输电线路、变压器等设备配套完善。 能常年保证农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 项目乡设置有农机管理站,有个体户开设农机维修站,能够开展农机管理和小型维修服务。 管理服务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铡草机、农用三轮车为主。 2 .项目实施单位条件 固原六盘山薯业有限公司是成立于 20xx 年 2 月的,从马铃薯种薯繁育起步,到开展鲜薯运销和小杂粮加工运销为一体的民营企业。 目前主要经销“无公害马铃薯”和鹰嘴豆、豌豆、荞麦、蚕豆、扁豆、莜麦等小秋杂粮等。 产品远销马来西亚、阿联酋、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沿海地区。 20xx 年,向全国各地市场及国外市场运销马铃薯 30 万吨,加工运销小杂粮 1 万吨。 当年,被固原市评为马铃薯外运龙头企业、扶贫龙头企业。 公司采用“科研 +公司+基地+农户”的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运作机制,实行种薯繁育、种植、销售、技术指导、信息提供 等一体化服务,全力实施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委托固原 市 农科所、 西吉县 马研所等科研单位 ,为 繁育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质微型薯 提供技术、质检支持。 公司 集中 种植繁育一级以上优质马铃薯种薯,带动广大农民发展集约型、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升马铃薯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展产品市场。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1 、资源、市场、科技、环境条件 等。 政策扶持力度大。 固原市确定马铃薯产业按照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和“建基地、强龙头、活流通、创机制、促科技、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农民增收、扩大规模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 撑,以马铃薯产业的“六化”(品种专用化、种薯种薯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企业的机制创新整合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 突出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档次,做大作强我市马铃薯产业,实现我市马铃薯产业的优化升级,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马铃薯优质高淀粉、优质菜用型专用薯生产强区和强势集散地及全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在具体运行 方式 上坚持 以下 措施 : ( 1)实施好政府采购项目和良种补贴政策。 继续坚持和完善马铃薯种薯原原种(微型薯)政府采购和“四位一体”一步到位推广机制。 ( 2)加大储藏窖建设力度。 贮藏窖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实行“先启动、后补助”和整村推进的办法。 ( 3)其他扶持项目 对组建马铃薯产业协会、合作组织等,采取先启动后补助的办法;龙头企业技改扩建贷款贴息。 ( 4)对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实行资金补助政策。 ( 5)增加对马铃薯科技进步的资金投入,对扩大以马铃薯种薯种薯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政策。 ( 6)各类服务组织、企业、协会、要实行以下运行管理措施。 原料收购实行订单制;微型薯供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在生产基地引导培育薯农建立马铃薯产业协会,沟通技术信息渠 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保 固原市 原州区优质 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2 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企业采用合同定单等形式直接承担优质原料基地建设;以科技部门和科技人员为纽带,上联企业,下联农户,技术部门与企业签定技术承包合同,技术部门与农户签定技术服务合同。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自然条件优越。 原州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山区,马铃薯产区海拔高度 1600— 2200m,全年太阳总辐射量 千卡/ cm2 年,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h,日照百分率 57% ,光照充足 ,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气温℃ ,马铃薯生长的关键期 9 三个月平均温度 ℃ ,平 均日较差 ℃ ,年平均降雨量 :海拔高 ,气候冷凉 ,传毒媒介少 ,光照充足 ,温度适宜 ,昼夜温差大 ,降。宁夏原州区3000亩马铃薯种薯繁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