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育技术体系,推广“全进全出”的现代工厂化养殖技术,充分利用项目建设单位现有 长大 优良 基础母猪品种 ,通过科学地选种、选配,提高群体品质,扩大饲养规模和提高生产能力; 推广“三改两分再利用”的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最大限度的保存粪的肥效,减小污染物的浓度,以沼气为纽带,实现粪污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总工艺流程 本项目 良种猪 扩繁的总生产工艺流程图 见 ( 图 6— 1 生产总工艺 流程图 )。 图 6— 1 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种猪品种 项目选用 大约克夏 猪 、长白猪 等 优良猪品种进行扩繁。 杜洛克猪 : 原产于美国, 具有体质健壮,生长速度快,杂交利用效果显著等优良特点,是生产杂交瘦肉型猪良好的终端父本。 全身被毛棕红色,深浅不一,由金黄色到棕红色均为纯种特征,体躯黑斑不得大于 2 cm。 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从耳中部开始下垂,称半垂耳,背呈弓形或平行,腹线平直;臀腿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性情温顺。 成年母猪有效乳头 12 个以上,排列均匀,体重不小于 250kg。 公猪睾丸发育正常 ,成年公选育 后备 配种 舍 妊娠舍 保育舍 分 娩哺育 舍 商品养猪场户 后备猪舍 仔猪 市 场 种猪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猪体重不小于 300kg。 9— 10 月龄 120kg适配,公猪 10 月龄 160kg适配。 初产母猪平均产仔 8头, 60 日龄成活 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 头, 60 日龄成活 9头。 60 日龄 — 90kg 日平均增重 895 克,达 90kg 日龄 160— 163 天,耗料增重比 —。 体重 90kg时屠宰,屠宰率 %,胴体瘦肉率 62%,肉质良好,肌纤维较粗。 杜洛克猪作为父本,与汉普夏、长白、大约克夏猪杂交,平均产仔数 11 头以上, 60 日龄育成数。 大约克夏猪 :原产于英国,经过多年的系统选育,生长速度快 、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产仔多、适应性强。 体型高大,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母猪有效乳头 6 对以上。 成年公猪体重 250— 300kg,成年母猪体重 230— 250kg。 饲料利用率— ,屠宰率 71— 73%,腿臀比例 — 32%,背膘厚 — ,瘦肉率 64— 65%,肉质优良。 长白猪: 原产于丹麦,以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多著称于世。 成年公猪体重 250— 350kg,成年母猪体重 220— 300kg。 饲料利用率 — ,屠宰率 72— 74%,腿臀比例 32— 34%,平均背膘厚 — ,瘦肉率 64— 68%。 繁育技术 1) 杂交繁育: 本项目拟以 长大“二元”基础母猪 为母本, 杜洛克 猪为父本,进行 “三 元 ” 杂交 繁育 ,生产的 杜长大仔猪 ,全部供项目区养殖场户利用 (见 图 6— 2 三元杂交生产模式 图)。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长白猪大约克夏猪♀ 杜洛克♂长大 F1♀ 杜长大猪 6— 2 三元杂交生产模式图 2) 繁殖周转工艺流程 配种 舍 妊娠 舍 分娩 舍 图 6— 3 繁殖周转工艺流程图 繁殖母猪情期受胎率为 85%,分娩率 80%,空怀母猪 7— 10d恢复发情配种,发情鉴定 28d,妊娠 114d,仔猪 28 天断乳,则繁殖周期为 168d。 4) 猪群 生产 : 在原有 219 头基础母猪的基础上,通过选育扩繁,新增基础母猪 151 头,使基础母猪达到 370 头,正常年,年出栏仔猪 6290头,其中:新增出栏仔猪 2586头。 表 6— 1 生猪繁育场生产指标 项 目 指 标 母猪年产窝数(胎) 每窝平均产仔 数(头) 每窝平均断奶头数 30日龄平均个体重( kg) 8~ 9 繁殖周期 168d 怀孕 114d 配种 10d 妊娠 81d 产前 5d 妊娠鉴定 28d 分娩哺 乳 28d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母猪产后 14天配种率 95% 仔猪育成率 94% 仔猪保育日期(天) 30~ 35 仔猪 60日龄活重( kg) 20 饲养管理 参照国家瘦肉型猪饲养标准 (GB 8471— 87)和《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 5033— 20xx)》,并根据猪群不同生理阶段与生产目标,设计科学合理、适宜当地经济条件的日粮配方,制定严格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保证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 瘦肉型猪日粮营养参考标准见表 6— 2。 表 6— 2 种猪日粮营养参考标准 项 目 生长育肥猪体重阶段 (kg) 后备母猪 体重阶段 (kg) 妊娠母猪体重阶段 (kg) 哺乳母猪 120180 kg 种公猪 90150kg 15 510 1020 2060 6090 2035 3560 6090 90150 90150 每头每日采食风干料 (kg) 预期日增重 160 280 420 500600 750 400 480 500 消化能 MJ Mcal 粗蛋白质 % 27 22 19 16 14 16 14 13 11 12 14 12 赖氨酸 % 蛋 +胱氨酸 % 苏氨酸 % 0. 45 异亮氨酸 % 粗纤维 % 4 5 6 8 6 7 8 钙 % 磷 % 食盐 % 铁 mg 163 146 78 60 50 53 44 38 65 65 70 71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1) 种公猪的饲 养管理 (1) 项目种公猪的配合饲料要求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 —13MJ,蛋白 18%,钙 %,磷 %。 公猪必须保持肌肉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过肥或过瘦立即调整日粮,减少或增加喂量。 (2) 每天检查公猪精液品质 1次。 (3) 1— 2 岁的青年公猪,每周配 1— 2 次; 2— 5 岁的壮年公猪,每天可配 1— 2次,每周休息 2— 3d;采用人工授精的壮年公猪可每周采精 4d,每天 1— 2次,然后休息。 2) 空怀和妊娠母猪的管理 (1) 空怀妊娠母猪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 、粗蛋白 I3%、钙 %,磷 %。 (2) 对空怀和已配种的母猪,每天清晨和傍晚巡回检查发情情况各 1 次;对已配种的母猪在配种后 18— 24d 检查是否返情,一旦发现发情和返情的母猪,争取适时配种。 (3) 发情母猪,在发情持续期内,配种 2 次。 第 1 次配种在母猪开始发情 14— 16h,过 24h之后,再进行第 2次配种。 (4) 空怀母猪舍,每天上下和下午各试情 1次。 3) 产仔和哺乳母猪的管理 (1) 母猪产前 5d 调入产房。 在调入产房前,产房消毒处理,并清洗母猪全身,经洗刷消毒后,转入产房。 (2) 母猪进入产房后,逐渐减少饲料喂量。 产前 5d 每 天喂2kg,产前 2d 每天喂 ,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逐渐增加喂料量,直至产后 7d左右,才能按哺乳期的要求喂给。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3) 哺乳母猪的日粮每千克应含消化能 13MJ 以上,粗蛋白16%,钙 %,磷 %,同时保证饮水的充足供应。 喂料量要根据母猪的膘情、食欲、带仔多少和哺乳期的不同阶段相应增减。 4) 仔猪的管理 (1) 仔猪出生后,要马上用毛巾将口鼻部的粘液掏干净,然后擦干周身。 (2) 同批进入产房的母猪,产仔日期较近,吃上生母的初乳的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寄养。 (3) 为防止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在 仔猪出生后 3 日龄内肌肉注射右旋糖醉铁,断奶时再注射 1次。 (4) 对于个别少奶或无奶母猪,及时注射催产素,刺激母猪泌乳。 (5) 仔猪断奶时,准确称量仔猪断奶体重,并做好记录。 5) 保育猪的管理 (1) 哺乳仔猪 28d 断奶后,调入保育舍。 (2) 育仔舍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3) 哺乳仔猪断奶后,由原来喂乳猪料改喂仔猪料, 7— 10d逐渐过渡到全喂仔猪料。 (4) 为防止断奶仔猪拉稀,在断奶后 1— 2周内,对饲料喂量加以控制。 疫病防控制度 1) 按照 NY/T 5033的规定 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2) 种猪必须从无疫病区的种猪场引进。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3) 种猪引进后至少经 4— 6 周隔离检疫,期间确诊健康无病原体带入的,根据原种场免疫史,对症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后,方可进入猪群。 4) 繁育 场原有的猪群发生传染病时,要划定疫区,进行封闭隔离,限制猪群移动,加强消毒,禁止工作人员进出,防止疫病扩散,再选择疫苗、血清、药物、以减少损失。 5)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对所有的猪只进行隔离扑杀或焚烧,以免疫病扩散。 6) 每年对猪群进行一次疫情检测,并结合猪群抗体水平修订和完善免疫程序。 7) 病死猪及其产品按 GB— 16584的规定进行处理。 8) 养猪场定期进行灭鼠和无害化处理,药瓶等废弃物按 GB— 8596的要求进行处理。 粪污处理技术 本项目 粪尿的处理包括粪尿收集,固液分离及无害化处理等工艺。 需要建 粪污三级处理 池等 , 如果进一步利用,还可 结合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新 建沼气池等。 本项目猪舍粪便污水综合处理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固体物堆积发酵 肥料利用 猪粪尿 机械或人工清粪 液态物氧化 或厌氧处理 排放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图 6— 5 粪污处理工艺流程图 各种参数 1) 繁殖工艺参数 本项目种猪扩繁场实行“周”繁殖节律,以保证有计划利用猪舍和合理组织劳动管理、均衡生产。 繁殖参数详见表 6— 3。 表 6— 3 繁殖工艺参数表 项 目 参 数 项 目 参 数 妊娠期 (d) 114 母猪情期受胎率 85% 哺乳期 (d) 28 分娩率 80% 断奶至下次发情 (d) 710 初生重 (kg) 母猪年产胎次 断奶体重 8 胎产仔数 (胎 ) 10 公:母比例 1︰ 40 哺乳仔猪出生到出栏成活率 90% 公猪使用年限 3年 繁殖周期 (d) 168 母猪使用年限 4年 2) 粪污处理工艺参数 表 6— 4 粪污处理工艺参数表 项 目 参 数 项 目 参 数 温度 (℃ ) > 25 CODcr负荷 (kg/(m3178。 d)) 5— 10 水力滞留期 (d) 8— 15 投配率( %) 6— 8 COD含量 (mg/L ) 11250 处理后 COD含量 (mg/L ) < 400 BOD含量 (mg/L ) 4500 产粪量 (kg/头178。 d) SS含量 (mg/L ) 8750 产尿量 (L/头178。 d) COD去除率( %) 70— 90 污水 (m3/头178。 d) 宁县良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第七章 建设布局及规模 建设目标 本项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猪产业的科技要求和发展,结合宁 县 猪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通过 对 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和生活环境,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场可持续发展,达到生猪养殖场粪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促进项目区猪产业的发展。 建设任务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项目主要建设任务为: ( 1)猪舍标准化改造 10栋 2400㎡ ; ( 2) 新建 排污管道 300m; ( 3)新建粪污三级处理池 1座 315 m3; ( 4)新建 30m3高位水塔 1座 ; ( 5) 购置饲养设备、 动物防疫 设备、粪污处理设备 32台套。 总体布局 项目的布局结合已建建 (构 )筑物及预留发展空间情况进行扩建内容布置。 良种 猪繁育场场区已划分为生产区、饲料加工存贮区、生活管理区、粪污处理区等 四 个 功能 区。 其中生产区位于场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