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护理环节管理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内容摘要:

,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报告 8 医生,遵医嘱处理。 使用过敏药物后,需观察 30 分钟以上,如无不良反应,门诊病人方可离院。 若途中出现反应,须速返院。 医生当天开的医嘱(某药物皮试),但需次日使用的,一般情况下当日做皮试,如贵重药品无皮试药液时,可次日做皮试,料理医嘱护士须在次日临时治疗本、输液卡、输液瓶及科室黑板上注明,并做好交班。 十 六 、用药错误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发现自己或别人发生用药错误,应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判断能否立即补救。 应尽量不惊动病人,遵医嘱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如无不良反应,按相关规定做好记录, 24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如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同时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及护理部,必要时报告分管领导。 对病人的置疑予以适当的解释,必要时由科主任及护士长予以解释。 发生用药错误后,护士长应于一周内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理,并将讨论意见上交护理部。 【预防措施】 有条件的情况下,护士长应安排工作细心、有能力的高年资护士或护师、主管护师做病房治疗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这样使 医嘱处理有连续性,可减少和避免用药错误的发生。 病人的各种用药及治疗必须查对后再执行,执行时严格 六 查八对,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才能执行。 特殊时间用药和治疗以及夜间用药和各种治疗(如: 8pm 口服药、 q6h 静脉推注甘露醇等),当班护士处理医嘱时应准确转抄于医嘱执行单及科室特殊治疗本上,查对后治疗护士按医嘱规定时间正确执行医嘱,不得自行延长或缩短执行时间,对需下一班连续执行的医嘱,应做好交班。 各班护士下班前要检查各项治疗是否有遗漏,如发现遗漏医嘱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病房各类药品应 放置有序,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十四、输血反应质量控制流程 料理医嘱的护士应查对输血申请单上各项与医嘱记录应吻合。 护士见病人或家属签输血同意书并查对无误后采血,采血完毕必须再次查对无误 9 后离开。 料理医嘱的护士应查对输血申请单上各项与医嘱记录应吻合。 护士见病人或家属签输血同意书并查对无误后采血,采血完毕必须再次查对无误后离 采血标本时,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人血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病人的血标本。 由护士到输血科取血,双方共同查对无误后签字。 输血前由两名 医护人员核对医嘱记录、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及血液颜色,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应注意: ( l)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方可输血。 ( 2)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自行贮血。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 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 袋血输尽后,用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 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 4)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输血开始前 15分针要慢 (2ml/ min),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一般情况输血速度为 5— 10m1/ min,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 50— 100 m1/ min ,年老体弱、婴幼儿及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 1— 2ml/ min。 无论是什么情况, 一袋血须在 4小时之内输完。 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情况。 ( 5)在输红细胞制品 (浓缩红细胞、添加液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 、冰冻红细细胞 )时,为减少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可在输血前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直到紧密的红细胞混匀才能输注,必要时在输注过程中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就不会出现越输越慢,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 30— 50 m1生理盐水通过丫型管 (双头的塑料输血器 )放入 血袋内加以稀释并混匀。 ( 6)输浓缩血小板前要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 ( 7)一般输血不需加温,若有特殊情况,如大量输血超过 5袋、输血速度超过 50m1/min等情况时,则遵医嘱给血液加温,加温血液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并严密观察,加温的血液控制在 32℃,不得超过 35℃,水温不得超过 38℃,以免造成红细胞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 ( 8)输血时发生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10 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六 查七对及无菌技术操作。 巡视病房,根据病情调整输血速度,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如皮诊、高热、寒颤及生命体征变化。 1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1护士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1使用后的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输血相关资料保存 10年。 十五、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一 ) 需报告的重大抢救及特殊病例 涉及灾害事故及突发事件所致死亡 3 人及以上或同时伤亡 6 人及以上的抢救。 知名人士、高干、外籍、境外人士的抢救。 本院职工意外伤害或抢救。 特殊危重病例的医疗及抢救。 涉及有医疗纠纷或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医疗及抢救 . 大型活动和其他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 涉及刑事案件的自杀和他杀。 突发甲类及乙类传染病患者。 (二)应报告的内容 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分类,伤亡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致伤病亡的原因、伤病员的伤情、病情、预后、采取的抢救措施等。 是否请求支援或启动批量病人应急预案。 特殊病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抢救措施、目前抢救情况。 大型活动和特殊情况中出现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病情、及采取的医疗措施等。 ( 六 )报告程序 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应立即向科 室领导及院相关部门报告。 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保卫处接到通知后,向院领导报告。 十六、火灾的应急程序 发现火情后立即呼叫周围人员分别组织灭火,同时报告保卫科及上级领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 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 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 11 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除易燃易爆物品并 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 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 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快速前进。 十七、消防紧急疏散患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当病区内发生火灾时,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循“高层先撤、患者先撤、重患者和老人先撤、医务人员最后撤离”的原则,“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 发现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如已不可能搬出,要以最快速度疏散邻近人员。 立即通知保卫科、总值班并及时扑救。 当班护士和主管医生要立即组织好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并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紧急报警。 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 所有人员立即用湿毛巾、湿口罩或湿纱布罩住口鼻,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