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四难 ” (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上学难)为突破口,开 放式工作,参与式建设,整体式联动,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通江的伟大事业中。 通江被称为红军之乡不仅只因为它是 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而且它还诞生了无数的英雄烈士,他们为共和国的开篇发展做出啦不可估量的贡献,通江不仅有中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而且还有徐向前李先念张国焘等开国将领在通江挥洒他们的热血和散发他们的飒爽英姿以及留下了许多经典战役。 图为共和国的主席李先念在通江指挥工农红军的旧照,看啦过后,让我们不得不为他的激情与热血所震惊和感动。 下图是元帅徐 向前 通江红军遗址介绍:王平烈士陵园 红军广场浮雕 红四方面总指挥纪念馆 空山坝大捷遗址 沙溪红军石刻标语群 列林公园等。 下面主要讲解一下王平烈士陵园和红军石刻标语 王坪 烈士陵园即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位于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始建于 1934 年,是全国最大的 烈士陵园。 该陵园由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于 1934年 7月亲自设计、题词、修建的全国唯一为红军烈士修建的烈士墓和纪念碑。 正面题词是 “ 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 ” ;两边的对联是 “ 为工农而牺牲,是革命的先驱 ” ,模批是: “ 万世光荣 ”。 碑顶刻有镰刀斧头图案,碑体则有长枪、短枪浮雕,占地 万 m2。 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曾派出慰问团专程前来祭扫。 王坪村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医院所在地。 1934 年 3 月,红四方面军将总医院迁到王坪,主要担负收治红四方面军伤病员的繁重任务。 伤病员最多时达三千多人,因缺医少药, 营养不良,伤势恶化而在医院光荣牺牲并安葬在医院附近的红军烈士达万余人,其中军、师、团职将领 40 多人。 1934 年 7 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王坪修建烈士陵园,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同志题写了碑名,绘制了图案,同年冬落成。 烈士陵园历史 1985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其扩建为 “ 红四方面军王坪烈士陵园 ”。 1989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并进行维修。 20xx 年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 “ 川陕。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