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实施探索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等关键能力。 (三)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岗位 应 重点培养 的职业能力 岗 位 专 业 能 力 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具有熟练使用主流微机操作系统和初步使用常见应用软件的能力。 3. 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 力,每分钟达 40 字 /分以上。 4. 具有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编辑、格式化、图文表混排和打印文档的能力。 5. 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管理数据的能力 6. 具有使用 Inter 收发电子邮件,使用浏览器检索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7. 具有熟练使用 Powerpoint 进行文稿的编辑、演示能力。 8. 具有基本的多媒体素材处理及编辑简易多媒体软件的能力。 9. 具有初步的计算机组装与排除计算机基本故障的能力。 方 法 能 力 1. 懂得运用学过的知识技能灵活处理工作中的事情,提高工作的效益。 2. 对计算机能进行相关的维护检修。 3. 能对工作中涉及的计算机知识 和技能进行学习。 4. 利用专业书籍获得帮助信息,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社 会 能 力 1. 在工作中始终具有积极向上 、吃苦耐劳 的工作和学习态度。 2. 与其他成员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思想沟通,获取信息。 3. 诚实守信。 4. 具有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 ( 四 ) 制定了基于学习领域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 教学时间安排: 126 学时 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社会各个工作领域,与此相关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打字员、计算机操作员、文秘工作人员、数据处理学习 情境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考核要求 课时 中英文录入 11 知道计算机的相关基本知识。 12 理解键盘录入的指法。 11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12 Winxp 操作系统的使用 技能考核: 15分钟进行英文录入, 15 分钟进行中文录入 16 7 分析员以及需要借助计算机进行 文字数据信息的收集、交流、筛选及传输的其他岗位工作人员。 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如下: 根据客户提供的要求 对计算机选购、组装或维护修理提出合理的方案,并按方案完成这些工作;解决在使用计算机时出现的简单故障问题。 根据给定内容的纸质文字 材料,通过计算机的中英文录入转为电子文档,并按特定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对文档进行图文表的混合编辑排版,得到认可的文档,并进行打印输出; 对涉及工作岗位的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利用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图表显示等功能对数据进行快捷直观明了的计算、分析、归纳、总结等; 综合运用计算机基础应 用技术,使用文字、图表、数据、声音、视频等对象信息,制作、演示与本工作岗位相关的多媒体报13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熟练主流操作系统的使用。 14 熟练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汉字输入能力达到每分钟达40 字 /分以上。 113 键盘录入指法 114 英文录入 115 中文录入 计算机组装 21 知道计算机材料选购方法、信息安全知识和基本的服务礼仪技巧。 22 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23 熟练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 211 材料选购及预算知识 2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13 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214 计算机系统的安装 215 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安装 216 计算机常用故障的排查 217 计算机信息安全 218 服务礼仪与技巧 书面考核: 给定金额,要求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写出适合的计算机部件配置清单(含品牌与价格)。 技能考核: 分组从给定的配件中选取正常合 理 的 进行 装配,并按要求进行规定软件的安装。 16 图文表编辑排版 31 掌握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的方法。 32 掌握文档处理的基本方法。 33 熟练表格的制作与编辑 34 熟练进行图文表处理编辑。 35 熟练对文档页面321 信息资料的收集与 整理 312 文档效果的判断与选择 313 文字与图片等信息的载入 314 文档格式的设置 315 表格编辑处理 技能考核: 指定某一范围的产品、单位、事件等,按指定求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成为一篇图文表混表的文档,上交电子文档和找印稿。 28 8 告,如工作安排或总结、新产品介绍、促销方案等,调查分析等; 规格的设置和打印。 36 理解文档的总体效果 316 图文表混排 317 页。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实施探索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金韵生态农业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省金韵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江西省金韵生态农业示范园2项目承办单位:江西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3项目法人代表:张志平4项目技术负责人:廖春光5项目主管单位: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6项目地址:南昌市郊区7项目建设目标: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
所示。 图 31系统 的三层架构 采用分层式结构,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某一层:可以很容易的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 的依赖;有利于标准化;有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 概括来说,分层式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分散关注、松散耦合、逻辑复用、标准定义。 一个好的分层式结构,可以使开发人员的分工更加明确。 一旦定义好各层次之间的接口,负责不同层次设计的开发人员就町以分散关注
17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现场清理 —— 放线、验线 —— 钻孔 —— 清孔 —— 注胶 —— 植锚栓 现场清理 : 根据各个工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总的原则是清理到原结构层或受力层。 放线、验线 放出点位线,复核点位线位置无误后,采用电钻钻孔 钻孔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规格 , 接好电钻(锤)电源,进行钻孔施工,钻孔施工完成, 检查成孔直径及深度。 清孔
end else begin min = min+139。 b1。 sec =0。 end else sec = sec +139。 b1。 time_out[47:40] = 839。 h30+(hour/10)。 time_out[39:32] = 839。 h30+(hour%10)。 time_out[31:24] = 839。 h30+(min /10)。 time_out[23
悬墙端、墙体长度大于 5m(设置间距不大于3m 的构造柱。 )设置构造柱,构造柱宽度为 200mm、厚度同墙,内配三级钢 4 根 1φ 6@100/200; 构造柱处砌体应设 置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一退一进,马牙槎退进宜不大于 100mm。 在构造柱处应按规范规定每 2 皮设置三级钢 2φ 伸入墙内 1000mm 拉结筋,锚入柱内不小于 100mm,具体做法参见苏 G0120xx 第 21
B C D E 1 12 18 2 9 5 10 6 3 12 4 8 6 4 11 6 9 4 5 18 10 2 6 22 8 7 5 22 3 8 25 5 9 2 22 6 10 13 8 7 2 11 5 14 8 3 12 1 4 12 9 4 13 8 3 10 4 5 14 14 16 15 13 17 该调查问卷共 18道问题 ,均为单选题。 1 62 、部分数据调查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