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湾至营盘水高速公路技术建议书-工可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走向为弧形向东弯曲,为左旋扭动的剪切~挤压型 断裂,错断了始新统、上新统。 地震 项目所在区域处于青藏高原地震区卫宁地震带,位于牛首山以南的卫宁盆地及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震级是 级,在构造上属祁连山断块隆起东北缘的宁夏南部弧形构造带北端。 为宁夏地震较危险区之一,历史上自东汉建安三年( 143 年)至今有记录的地震 50 多次,较强烈的地震三次,最大震级 7 级,烈度十度。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黄河黑山峡河段主要断裂活动及大柳树坝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报告》( 1991)表明,大柳树坝址 50年超越概率 10%地风险水平时,基岩峰值加速度 240 厘米 /秒 2,地震动加速度系数 ,对应的地震烈度为Ⅷ度。 不良地质 拟建项目所在区不良地质现象主要 风沙路基 本项目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是宁夏主要荒漠化分布区,因此沿线的沙化现象较严重,以固定、半固定的沙丘为主,局部为流动沙丘。 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 石 料 :石料场主要分布在路线南侧的香山北麓石质山上,自东向西包括孟家湾以南大东沟,马场以南大草墩以及甘塘南侧石圈沟等。 岩性为寒武系中统的变质长石英砂岩夹硅质板岩,基岩外露易于开采,石质坚硬,可开采加工片石,碎石,储量丰富。 砂、砂砾料 :主要分布于南山台子各大支沟及香山北麓山前洪积台地,沿线砂砾料场分布均匀,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其母岩为砂岩、石灰岩等,质地坚硬。 水 :工程用水可就近取自长流水河和包兰铁路沿线的供水站。 路基用土 :路线通过地区土料来源丰富,土质以冲洪积相的碎砾石土为主。 四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沥青)来源 :钢材从国家级大型钢厂购买,木材、水泥就近采购,沥青从外地购买。 运输条件 : S201 线与拟建项目基本平行,各料场与拟建公路之间均有等级公路、乡村道路及便 道通达,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长途运输的材料需通过包兰铁路运输。 拟建公路与现有交通网衔接情况 本项目向东通过在建的中宁至孟家湾高速公路相接,也可通过 S201 线 向东直达银川市、吴忠市等城市,终点近期与 S201 线 线连接,向西可达兰州、武威。 本项目在包兰铁路的红卫车站、甘塘车站处处设置了两处互通式立交,设置连接线与 S201 线 连接。 社会环境 拟建项目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 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厅也将该项目列入全区重点公路建设计划;拟建项目穿越中卫市西部,该地区属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土地贫瘠、居民点稀少,征地拆迁数量不大;区域内水、电供应充足,施工队伍居住方便,生活物资供应易于解决,交通便利,均有利于该项目的实施。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很好的社会环境。 3. 总体设计思路 本项目总体设计应充分考虑路线沿线的自然地貌、地形、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以及资源分布情况,结合现有路网及规划路网情况,合理规划互通式立交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兼顾地方上海至武威公路(宁夏境)孟家湾至营盘水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第 1合同段投标文件 【 技术文件 】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第 5 页 利益,为地方经济服务。 在总体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① 项目所处区域大多是荒漠草原,其植被为草原带沙生植被,植被破坏,土地易沙化。 设计中应提出合理的方案,使对沿线生物环境影 响减到最小。 ② 综合考虑平、纵、横的排水系统,尽量减少深挖、高填,避免严重的水土流失。 ③ 在原初步设计走廊范围内进行线位调整,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④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⑤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路 线 根据工可报告及原初步设计所确定的路线走廊和主要控制点以及现场考察,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流、城镇规划等特点,比较后认为,初步设计线位确定时,未考虑西气东输管道的影响;工可阶段所确定的路线方案基本上是合理的,但存在局部路线线位还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本次投标所确定 的路线方案是在工可方案的基础上,在不突破投资估算、建设规模的范围内,采用最新的 1: 10000 的地形图对工可路线方案进行了优化。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该项目路线起点( K63+880)位于甘塘镇孟家湾村西南侧,与正在建设的中宁至孟家湾高速公路终点顺接;路线终点位于营盘水村东南侧( K123+250)顺接 S201 线。 路线自始至终向西在 S201 线和包兰铁路南侧布设,中间跨过吊沟、陡岔子沟、红石沟、石圈沟、崔吕沟及十里沟等,全线共与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交叉 8 次。 路线在 K76+700 ~K86+500 段沿腾 格里沙漠南沿向西前进,这里的沙漠基本为低矮沙丘或平沙地。 在 K90+500~K101+000 段由于 S201 线和包兰铁路所占,可供布线的走廊带十分有限,路线穿越陡崖沟壑,开挖量巨大; K101+000 至终点地势平坦,全线分别在 K78+240 和 K102+500 附近设红卫、甘塘互通式立交,终点预留一处互通式立交,路线全长 公里。 本项目主要控制点为:孟家湾、红卫、甘塘、崔吕沟车站给水八所、喇嘛沟口、营盘水等。 全线共设交点 26 个,平均每公里 个。 圆曲线最大半径 9000 米,最小半径 1000 米,缓和曲线最 小长度 200 米;直线最大长度为 米,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 米,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 米。 公路最大纵坡为 %/800 米;最小坡长为 500 米;凸型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米,凹型最小竖曲线半径为 米。 路线方案比选 由于推荐线在 K92+000~ K100+000 段 S201 线 和包兰铁路在山脚布线,布线十分困难,平、纵面线形指标较低,路基深挖高填,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巨大。 为了避让该段山岭重丘地形,特作一段局部比较线。 比较线 BK86+000~ BK109+000 对应推荐线 K86+000~ K109+ 段,全长 23 公里,比推荐线里程缩短 米。 比较线起点 BK86+000 顺接推荐线 K86+000,基本与推荐线并行前进至 BK92+440 附近上跨包兰铁路和省道 201 线并设分离式立交一座,路线一直向西前进在 BK100+565 附近第二次跨越包兰铁路设分离式立交一座,在 BK102+500 附近设甘塘互通式立交一座,路线在 BK109+000 顺接推荐线 K109+ 处。 比较线共设交点 8 个,平均每公里 个。 圆曲线最大半径 5000 米,最小半径 20xx 米,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50 米;直线最大长度为 米,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 米,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为 米。 该段比较线与正线相比有以下优点: ① 路线缩短 米,整体走向顺捷、流畅, 平纵面标准高; ② 地势相对平坦,填挖方少,工程造价较低,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小 ; ③ 路线远离对小红山石膏矿区,对矿区干扰少。 其主要缺点为: ① 本方案同推荐方案相比较两次跨越包兰铁路和省道 201 线,需增加两座 分离式立交 ,施工难度加大,工程建设工期长 ; ② 占用良田较多,拆迁电力电讯设施多。 现将推荐线及比较线对应推荐线的工程量汇总于表 3。 推荐线、比较线工程量比较表 表 3 项 目 单 位 推 荐 线 比较线 段 落 K86+000~ K109+ BK86+000~ BK109+000 长 度 m 23000 路基土方 m3 2523732 2824472 互通式立交 座 1 1 分离式立交 座 4 4 大 桥 m/座 中 桥 m/座 436/6 380/6 上海至武威公路(宁夏境)孟家湾至营盘水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第 1合同段投标文件 【 技术文件 】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第 6 页 小 桥 m/座 79/3 94/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