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内容摘要:
3 起重机安全技术检查内容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检查;另一种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 感官检查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很大部分凭检验人员通过看、听、嗅、问、摸来进行。 《起重机械检验规程》( 2020) 296 号所规定的起重机械检验项目中占总项目 70%以上是感官检验。 通过感官的看、听、嗅、问、摸对起重机械进行全面的直观诊断,来获得所需信息和数据。 看:通过视觉根据起重机械结构特点,观察其重要传动部位、承力结构要点、故障现象源兆。 听:通过听觉分析出 起重机械设备各部位运行声音是否正常,判断异常声音出自部位,了解病因,找出病源。 嗅:通过嗅觉分辨起重机械运动部位现场气味,辨别零部件的过热、磨损、过烧的位置。 问:向司机及有关人员询问起重机运行过程中,易出故障点,发生故障经过、类别。 判定起重机安全技术状况。 摸:通过用手触摸起重机运行部件,根据温度变化、振动情况,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性质。 测试仪器的检查 根据国内外起重机械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已在起重机械设计和使用中广泛推广。 在起重机械运作状态下,利用监测 诊断仪器和专家监控系统,对起重机械进行检(监)测 ,随时掌握起重机技术状况,预知整机或系统的故障征兆及原因,把事故消除于萌芽状态。 起重机通用部件的安全检查 ( 1)吊钩 检查吊钩的标记和防脱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吊钩有无裂纹、剥裂等缺陷;吊钩断面磨损、开口度的增加量、扭转变形,是否超标;吊钩颈部及表面有无疲劳变形、裂纹及相关销轴、套磨损情况。 ( 2)钢丝绳 检查钢丝绳规格、型号与滑轮卷筒匹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钢丝绳固定端的压板、绳卡、契块等钢丝绳固定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钢丝绳的磨损、断丝、扭结、压扁、弯折、断股、腐蚀等是否超标。 ( 3)制动装置 制动器的设置,制动器的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制动器的拉杆、弹簧有无疲劳变形、裂纹等缺陷;销轴、心轴、制动轮、制动摩擦片是否磨损超标,液压制动是否漏油;制动间隙调整、制动能力能否符合要求。 ( 4)卷筒 卷筒体、筒缘有无疲劳裂纹、破损等情况;绳槽与筒壁磨损是否超标;卷筒轮缘高度与钢丝绳缠绕层数能否相匹配;导绳器、 排绳器工作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起重机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相关推荐
的磨损、金属结构的焊缝、测试探伤,通过安全装置及部件的试验,对起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 安排大修、改造、更新计划。 4 起重机安全技术检查内容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官检查;另一种是利用测试仪器、仪表对设备测控。 感官检查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查很大部分凭检验人员通过看、听、嗅、问、摸来进行。 《起重机械检验规程》( 2020) 296 号所规定的起重机械检验项目中占总项
做好记录,记录存入安全技术挡案。 1. 使用起重机械 操作 时 作业人员应当随身携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并自觉接受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员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2. 起重机械操作作业人员应当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如实的填写本班起重机械运行情况。 3. 认真检查确认运行周 围环境无障 碍物,处于易燃易爆环境时须符合相关安全技术规定。 4.
机械和操作人员 相对固定下来,机械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的每个环节,每项要求都落实到具体人员,既责任明确,又有利于增强操作人员爱护机械的责任感。 安装场地必须平整,四周要有排水沟,需要构筑好符合要求的固定基础。 作业时,要有专人指挥,指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担任指挥。 尽量使保养、修理的停机时间不过份集中;对于施工高潮阶段,保养、修理应穿插进行,保养、修理周期也可适当提前或滞后。 总之
了灵魂和理论 依据, 1912 年 9 月 3 日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称“壬子学制”。 宫廷学校 —— 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古埃及王宫为了培养王子、王孙办的学校 书吏学校 —— 古代埃及的一种学校。 是以培养书吏为目的的学校 骑士七艺 —— 一种封建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即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人文主义 —— 一种以“人性”的解放为中心的人性论的世界观
理部 ) 、质检部门组成审核小组,负责对供货方的企业生产资质、生产业绩、质检报告以及质 德信诚 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保体系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由生产部批准,方可进入采购、招标程序。 所有吊索器具采购时供应商 必须提供本批次产品合格证,五金发放记录领用单位和时间。 试 用 对外购国家无明确标准规范的新型吊具索具必须实行试用制度,由使用单位制定出试用的安全监控和管理规定
2475 3175 918 1827 3631 54 812 1218 3338 4554 69 916 2733 3651 46 69 1527 2742 36 58 915 1827 3 3 710 1720 注:本表数据是基于火灾规模为 5MW 的场所,且防烟分区面积为 500M2~ 2020M2 情况下测算得到的结果,当空间场所火灾荷载较多,其补风口面积应取较大值;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