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模板(供企业参考内容摘要:

......... 16 (一)目的 ............................................... 16 (二)术语与定义 ......................................... 16 (三)管理职责 ........................................... 16 四、一般规定 ............................................. 17 九、 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 19 (一)、职责 ............................................. 19 (二)、上岗前体检的管理 .................................. 19 (三)、职业禁忌证的管理 .................................. 20 (四)、在岗期间体检的管理 ................................ 20 (五)、离岗时管理 ........................................ 21 (六)、应急体检的管理 .................................... 21 (七)、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的管理 ............................ 21 (八)、职业健康检查的准备 ................................ 21 (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 ............................ 22 (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含内容 ............................ 23 十、 职业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 24 (一)、按职业病危害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严重程度分类 ........ 24 (二)、事故报告流程 ...................................... 24 (三)、事故报告内容 ...................................... 24 (四)、其他要求 ......................................... 25 (五 )、对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 故,单位应当根据情况立即采取的紧急措施: ................................................... 25 十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 26 (一 )、指导思想 ........................................... 26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 规程 ............................. 28 总则 .................................................. 28 制定依据 .............................................. 28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及卫生标准 ........... 29 职业病防护措施 ......................................... 31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 32 酸溶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萃取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沉淀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梭式窑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辊道窑作业岗位职业操作规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职工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明确公司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员工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经 理的职责 1.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 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正当要求。 3. 每半年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 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项目,应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2 5. 对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的职责: 1.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 2. 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3. 组织对全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经常检查全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 施,按时解决。 4. 经常听取各部门、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 及时采取措施,对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三)、车间主任职责 1. 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措施贯彻到车间每个具体环节,严加管理生产过程中违章行为。 2. 组织对本车间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领发个人防护用品。 3. 督促本车间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 配合安环部完成本单位的有害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3 5. 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 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四)、班(组)长职责: 1. 协助车间主任做好本岗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 配合、组织本岗位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学习。 3. 督促本岗位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 对本岗位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职工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对存在问题及时上报。 (五)、员工的职责 1. 遵守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不违章、不违纪。 2. 积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3. 监督职业安全卫生状况,并提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 及时报告身边 的职业安全卫生危险隐患,防范职业卫生事故。 5. 积极参加职业健康体检,保障身体健康。 (六)、安全环保部职责 1. 负责制定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贯彻执行公司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 2. 积极开展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 3. 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档案和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4 4. 依法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职业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5. 经常对职工的职业卫生情况进行检查,阻止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 6. 向本单位职工提供合格的劳 动保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七)、技术部职责 1. 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改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措施等,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 对本公司职业病防治在技术上负全面责任。 3. 在组织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方案、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贯彻执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程和标准。 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4. 组织审定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和预防重大职业病事故的技术措施。 5. 对生产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八)、各生产车间的职责 1.配合安环处完成本单位的有害 因素的预防性监测和日常监测工作。 、增强职业危害防护意识。 、检测、使之处于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5 完好状态。 (九)、生产部的职责 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同时编制职业病防治计划。 在检查生产进度时,同时检查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考虑生产设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装置能力,防止职业病防护设施超负荷运行。 在组织制定新产品、新工艺的操作规程时,必须同时制定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在考虑长远规划时,必须包括职业病防治规划,改善劳动条件。 (十)、人事部的职责 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应对新工人进行职业卫生教育,未经职业卫生教育或教育不合格者不许分配到单位。 新工人进入生产岗位前应做好职业性岗前体检工作,分配时应执行有关职业禁忌和女职工保护规定。 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注意劳逸结合,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职业禁忌员工的调动。 保证全体员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负责罹患职业病员工的善后事宜。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6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相关权益,按照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 公司所属各部门应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 公司人事部门和新进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 护措施等如实告知职工。 3. 公司员工在已订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事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告知补充合同。 4. 存在职业病危害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告知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标明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等措施。 5. 公司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的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7 6. 经常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定期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7. 职业病的防护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汇编 8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了规范本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制定 本制度。 1. 职业危害申报应当准备的资料: ( 1)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发布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2. 职业危害申报采取电子和纸质文本两种方式。 通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进行电子数据申报,同时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加盖公章交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连同第一项中的有关资料一并上交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 本单位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 30 日 内要进行变更申报。 4. 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产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 15日内进行申报。 5. 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日内进行申报 6. 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企业职业危害的申报工作。 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