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内容摘要:

、团结合作目标 积极、主动、高效地为业主服务,急业主所急,想业主所想,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各专业分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使工程各方形成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和谐和健康的有机整体,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19 第 七 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全场性施工准备计划 根据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 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全场性施工准备计划详下表。 序号 准备工作内容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现场控制网测量 规划局 施工单位 进场后 2 天完成 专职测量 人员 2 “四通”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进场后 4 天内完成 甲方代表 4 建材、机具、设 备准备 施工单位 / 按进度计划完成 项目经理 5 工人技术培训 施工单位 / 进场前完成 技术负责 人 本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详下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完成时间 负责人 1 技术准备 认真作 好扩大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 开工前一周 项目经理 按图纸自审 项目经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 项目总工 2 物资准备 材料准备、构 (配 )件和制品加工准备、建筑施工机具准备 开工前 材料员 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签订物资运输方案和计划,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使用前 3~5天 项目经理、材料员 3 劳动力组 织准备 建立项目经理部 开工前 项目经理、劳资员 建立精干的工作队组 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开工时 作好工人入场教育 进场时 质安员 4 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 开工前 项目经理、测量员、 施工工长、 材料员 作好“三通一平” 临时设施搭设 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组织建筑材料进场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0 拟定有关试验、试制项目计划 5 施工场外 协调 材料加工和订货 施工中 项目经理 签订 劳务合同 第二节 施工技术准备 、劳动力计划 一、 技术资料准备 工程所需的施工验收规范、验评标准、施工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 施工记录表格,体系运行管理记录。 收集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编 制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计划。 编制施工方案。 二、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程序 公司→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作业班组长→作业人员 技术交底方法及制度 1)施工图纸由项目分发到各 施工员 后,按专业再分发至施工 班组并组织熟悉图纸。 2)组织各专业进行图纸内部会审,提出疑问并作好记录。 3)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并作好记录。 4)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并作好记录。 5)各专业根据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技术修改,补充完善方案。 6)根据工程项目图纸会审,组织各专业 再次进行技术调整、修改、补充交底。 7)无论各级均采取书面形式及讲座形式交底。 建立健全交底制度,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1 各级人员认真熟悉;书面交底,建立交底卡,交底人和接受人双方签字,以明确责任和义务;讲座形式交底后,以书面形式考核,合格者才能上岗。 施工组织设计交底 1)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布署、管理交底。 2)各专业负责人对各专业进行施工方案、标准,验评标准、安全交底。 3)各专业施工工长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进度、施工技术方法、施工战略战术管理交底(施工前)。 4)质安科对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进行质量体系管理、运行交底。 三、施工进度安排 进度控制目标 本工程牵涉的配合较多,依据总的施工进度计划,以 土地平整 施工、 田间道路 施工等方面作为进度控制主线。 施工作业计划 现场各工种 紧密配合,互创作业面,伺机运用平行流水、穿插、交叉、立体交叉、局部突击、系统围歼等施工战略战术组织施工。 进度跟踪控制的方法 以项目部为核心,以客观条件为依据,统筹安排,周密计划,科学管理。 具体方法是:以日计划保证周计划;以周计划保证月计划;以月计划保证季度计划;以季度计划保证年计划;以年计划保证整个工程的总进度得 以实施。 本工程除用横道计划进行进度管理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将运用网络计划进行动态管理。 网络计划的优点是逻辑严密、层次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2 清晰、关键问题明确、便于优化,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整,在施工应用中可以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保证以较小的消耗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狠抓关键线路,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对计划进行调整,从而能更为清楚地了解到整个工程的实际情况,把握对工程进度影响最大的工作,从而使得进度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合理,为工程的按期竣工创造有利条件。 四、劳动力、机具、材料等资源 准备 (一)劳动力组织 工程施工前必须根据工程量精确计算劳动力需用工日,合理组织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平行作业,保证劳动力不浪费,不影响工期,质量、安全有保证。 对劳动力的管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分阶段合理组织协调各工种劳动力进场,既确保工程进度又不造成劳动力浪费。 对进场施工班组实行竞标,严格挑选,择优录用,对配合时间长、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班组实行优先考虑。 在工程施工中建立试用、考核及奖惩制度,一切以保工程进度、质量为目标。 人员培训计划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3 项目人员培 训计划 项目经理、工长、质安员、内业技术员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建筑施工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本单位编制 “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 ISO900 ISO1400 GB/T28001 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 ”;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中标后 15天 计量员、试验员 计量、检测设备管理规定; 材料取样、送检规定; “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 ISO900 ISO1400 GB/T28001 标准。 测量员 仪、水准仪操作规程; 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 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进场操作前 材料员、采购员、库管员 检验和试验规定 ; 验收、入库、防护管理制度; 取样送检规定; 保证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进场操作前 土方 工、砼工、杂工 、泥工 指导书; 现场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部分项工程质量标准。 进场操作前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4 主要劳动力需用计划表 单位:人 工 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消力池 阶段 人行桥机耕桥 阶段 沟渠、斗渠 阶段 其他 工程施工阶段 收尾 土方工 30 80 20 20 砼 工 30 20 20 20 普 工 20 20 60 50 40 机操工 6 6 6 6 电 工 3 4 4 4 4 测量工 3 4 4 4 4 机修工 2 2 2 2 2 模板 工 22 22 22 22 2 砖 工 20 20 6 20 6 钢筋工 20 20 2 10 材料工 6 6 6 6 6 (二)主要施工机具的安排 主要施工机具的安排详“第 十 一 章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三)材料的配备 建 筑材料 由项目经理部在开工前半个月内提交将较为准确的需用量计划提交给甲方供应部门,便于签订材料供销合同和厂家备料,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自 供材料 项目部内业技术员提出准确的需用计划后,经项目经 理批准,由材料员根据工程进度组织进场。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5 第三节 测量定位放线 本工程将设专职测量技师协助技术负责人作好工程测量工作。 为了切实保障施工测量、放线测量与放线的精确,我司专门设置专业测量员和辅助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测量与放线工作。 一、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人员组织:安排 1 名测绘专业技师, 2 名取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 测量工作。 设备配置: 仪器名称 数量 用 途 设 备 性 能 水准仪 3 台 高程控制及精密水准测量 精度:每公里往返测 全站 仪 2 台 投测轴线 测角精度 :2" 50m钢尺 5 把 轴线量测 经过检定 台式计算机 2 台 内业计算及资料 便携机 1 台 外业数据采集及处理 二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与有关部门办理测量控制点复测与交接工作,对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强制检验并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 原则。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砼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依据平面图采用极坐标、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放出 道路中心线 ,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平面矩形控制网。 都江堰市灌溉沟渠涵桥整治项目工程(五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 26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177。 5 1/30000 四、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依据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0 .3mm 精度电子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 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依据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 2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 场区内至少应有六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 100m,距离建筑物大于 25 米,距离挖土边线不小于 15 米。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 (mm/km) 路线长度 (km) 仪器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 环线 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6 δ 50 DS1 DS3 铟瓦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 次 12179。 L 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km)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等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