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执法风险防范分析内容摘要:

果有一个人或几个人应责任不清而在工作中不认真甚至出现不作为的情形,都有可能引发的税收流失的风险。 同 时,也使得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明确应由个人担当的责任和风险,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就转换团队风险、组织风险。 (二)“专业”岗位的定位,使得税务人员个人的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加剧 我们认为,新管理模式,就是区分税源的规模和行业,以纳税人风险管理为核心,实行细分框架下的突破层级和属地管理限制的专业化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实行对大企业上收管理层级,对个体的税收实行风险管理的专业管理;对大中企业以及重点行业纳税人,实行跨属地的行业归口风险评估的专业管理;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人纳税人,实行以税负评估为中心的属地管理下的专业管 理模式。 但是,税务机关的人员构成和管理现状与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按事设岗”理论上是管理员的工作专业化了,能够更好地更专业地做出合理合法的职业判断,更好地遵循程序要求,但是实际上,各地的实践使得管理员实际的管理范围扩大了很多,虽然只有固定的事项,可正因为对情况的不了解,反而使得工作量大量增加,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而在不断下降。 同时正因为职责的专业化分工,对在岗的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更加注重“专业”素质。 这样一来,对岗位人员的专业的能力要求就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例如,对于房地产、建安行业的税收 管理,就要求特别高。 不仅要求税收管理人员精通房地产、建安行业的税收政策、会计处理,还同时应该掌握房地产、建安 行业的工作流程,还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房产、材料的价格及核算,以及对该城市的了解和丰富的城市生活经验。 如果对上述政策、知识、经验缺乏掌握和了解,就无法达到对该行业实行专业化管理。 例如,房地产、建安行业管理分局的数据维护科,负责建安、房地产企业项目数据采集,负责数据信息审核,负责各类税源调查及信息采集、报送,要完成上述工作任务,就必须对上述政策、知识、经验有充分了解和掌握。 但在现有的管理人员中,尤其在税源专业化管理施行的初期,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人员极为缺乏,就可能因管理数据失真,巡查不到位,稽核、评估不准确而导 致税款流失的风险。 另外,在按事设岗、环节流转的模式下,后一环节一般只在前一环节的处理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对前一环节的结果较少重新审核,也对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比如说在房地产建安纳税评估岗位,就要求税务人员对房地产一般业务分类、业务流程、收入成本构成、和核算方式必须有着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识别纳税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