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调查分析与思考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 家庭年收入则是全部家庭成员的年度税前收入,通常包括夫妇二人。 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 36 倍之间比较合理。 根据易居中国房地产研究院测算,我国 20xx 年房价收入比为 ,而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超过 10。 20xx 年,太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0xx8 元 ,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月收入在 10002500 元,低于太原市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水平。 20xx 年太原市平均房价 6058 元 , ② ② 太原市房管局,《太原市 20xx 年商品房销售备案平台采集数据》, 20xx 年 9 月 23 日。 6 按照一套 100 平米的房子测算, 20xx 年在太原购买一套房屋需花费 60多 万元,而普通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为 60444 元,房价收入比大约为 ,已经超过我国年房价平均收入比,更远远超过国际通用合理水平。 至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更加难以承受这一房价。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计划购房房价为 30005000 元之间, 计划 购房面积集中于 50130 平米之间,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对于相对廉价的小户型住房需求旺盛。 而当今市场上适合大学毕业生需求的低价位、小户型住房供给偏少,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 太原市住房保障性政策不健全 自 20xx 年 全国城市住房工作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后,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逐 步建立,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全面展开。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规划刚要确定,未来五年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房 3600 万套。 然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保障性功能的住房数量极少,仅能覆盖 7%的城镇家庭,而且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并未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无法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难以惠及大学毕业生群体。 目前,我国个别城市出台了关于解决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 政策,例如福建省福州、厦门两市积极筹划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把外来务工人员和新毕业的大学生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而北京、深圳、长沙、青岛、杭州等市也正在考虑制定惠及“夹心层”人才政策。 太原市发布实施的《太原市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分配办法》规定的供应对象仅为具有太原市城镇非农户口,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 660 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 13 平米以内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以此来看,太原市大学毕业生并不符合低收入家庭的标准,不具备享受政府廉租房公租房优惠政策的资格,又无力购买商品房,因此处于 这一保障制度的“夹心层”。 (二)主观原因 1.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 在我国城市化、人口结构转变和劳动力市场转型等一系列结构性因素变化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巨大转变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大中城市就业生活。 根据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当中,有 %的受访者来自其他省份或城市,远远超出了太原市本地户籍毕业生。 这显示出他们留在太原生活的欲望和决心,即使起始工资并不高。 较低的工资收入与城市高昂房价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大多数人只能选择以租房的形式解决住房问题。 2. 大学毕业生消费观念转变, 储 蓄意识淡薄 与老一辈人 节俭持家观念 不同,新一代大学毕业生大多是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八零九零一代,他们热衷于追捧新生事物、倡导积极消费。 他们突破传统的节衣缩食保守理念,消费观开始从“生存型”向“享受型”方向转变。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毕业生当中,有 %的人认为自己是“月光族”,即当月的收入当月消费,一方面源于城市消费水平较高,开销较大,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他们开放的消费观,倡导“提前消费”,储蓄意识淡薄。 3. 传统买房意识浓厚,租房意识淡薄 我国传统农业文化长期以来认为有固定的住房才是有家,租房则意味着漂泊不稳 定的生活状态 ,因此大多数毕业生对于住房的欲求是买房而不是租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物质主义盛行,“非有车房一族不嫁”现象广泛存在。 这一现象的存在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对买房的动力和需求,也是我国租赁房市场不景气、不规范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三、解决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措施 (一)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 低收入 大学毕业生群体纳入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20xx 年,山西省高校 7 毕业生人数约 17 万,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不仅加剧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也带来了越来越值得关注的住房问题。 福建福州、厦门等城市已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长沙、杭州等城市正在考虑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到这一体系,江西省政协委员在江西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建议,“政府需重视这个受过高等教育而又相对低收入的群体,逐渐将他们纳入到保障性住房体系和范围 ,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居乐业,也是保民生的具体体现 ”。 太原市政府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毕业生群体住房保障工作的认识,切实推进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住房保障范围,逐渐将大学毕业生群体纳入到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政策保障,使其有房 可居,逐步建立起大学毕业生住房保障体系。 (二) 规范 商品房市场 和 租赁市场 当前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难以及时解决除了由于政府政策缺失外,市场不完善不成熟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在商品房买卖市场,政府应加大对开发商的引导力度优化房屋供给结构。 目前,我国的商品房买卖市场供给结构极不合理,高档的大户型房屋供给量大,廉价小户型房屋供给量少,而往往供给量少的小户型需求量却很大。 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激励手段,鼓励开发商调整房屋。太原市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调查分析与思考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