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产2万吨hfc-125生产装置项目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意一侧。 射线拍片标记放置如图所示 : 工件编号 焊缝编号 焊工号 XXXXX XXXX XXXX XXXXXX 像质计 中心标记 拍片日期 位置 标记 按 条的规定放置像质计。 用磁铁或胶带将暗袋固定在透照部位。 对焦 根据确定的几何条件 ,将探伤设备固定在透照部位 ,调整好透照焦距 ,使射线源焦点对准探伤部位的透照中心线。 散射线的屏蔽 为防止散射线的影响应用厚度不小于 1mm 的铅板屏蔽背散。 曝光 根据 条确定的曝光参数和探伤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曝光操作 .曝光时应注意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防护。 探伤标记 探伤 部位应打印永久性探伤标记 ,其内容包括 :定位标记、焊缝编号、部位编号。 不适宜打钢印的工件,可用油漆、记号笔等进行标注。 并在单线图上标注探伤位置。 暗室处理 显、定影药应按所用胶片推荐的配方配制。 显影 显影温度 1822℃,显影时间为 58 分钟,在显影过程中应使胶片上下移动,以使显影均匀。 停显 显影结束后,将胶片放入 3%的醋酸中停显 30 秒,或在清水中强力抖动,漂洗 23 分钟。 定影 停显后的胶片放入定影液中的第一分钟内要均匀上下移 动,然后放入定影液中定影 1015分钟。 水洗 定影后的底片,放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 20 分钟以上,然后将底片浸入 %浓度的洗洁精溶液中浸泡 30 秒。 干燥 水洗后的底片,用不锈钢夹子固定在铁丝上进行自然干燥,也可用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不大于 50℃。 底片评定 底片由具有 RTⅡ级资格的人员评定 ,另一Ⅱ级资格人员进行复评。 初评和复评人员均应在评片记录上签字。 射线照像质量等级为 AB 级。 底片质量 底片的黑度应为 ,像质计 摆放正确,显示的像质计最小线经应符合探伤验收标准的规定。 标记齐全且不覆盖焊缝,在有效评定区范围内不得有影响底片评定的划伤、水迹、脱膜、污斑等,否则应从新拍片。 焊缝质量评定 除非设计文件另有规定,焊缝质量评定按 JB/ 执行。 探伤记录与报告 评片时应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并及时签发探伤报告,其内容应包括 :工件名称、工件编号、 焊缝号、曝光参数、缺陷状况、评定级别和返修情况等,并有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 3 焊缝超声波探伤 探伤器材 探伤仪器: PXUT27 探 头 采用单晶或双晶斜探头 ,其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不大于 2o,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探头的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177。 标准试块 : CSKIA、 CSKⅢ A。 耦合剂:化学浆糊 校准 仪器校准 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使用过程中,至少每隔3 个月测定一次。 探头校准 斜探头使用前,至少应进行前沿距离、 K 值、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的校准,使用过程中,每个工作日应校准前沿距离 、 K 值、主声束偏离。 直探头的始脉冲占宽、灵敏度余量和分辨率每隔一个月测定一次。 仪器和探头系统的校验 每次检测前和检测结束后,应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和距离 波幅曲线进行校验,校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块与被检工件的温度差不大于 15℃。 时基线校验时,如发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 10%或满刻度的 5%(两者最小值),则扫描比例重新校正,前次校验后的记录缺陷,位置参数应重新测定。 距离 波幅曲线校验时,如发现 校验点的反射波比曲线降低 20%或 2dB 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对上次校正后检测的全部焊缝重新检测。 如发现校验点的反射波比曲线增加 20%或 2dB 以上,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而上次校正后已经记录的缺陷,应对缺陷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以重新评定。 中厚壁管(外径大于等于 108mm,壁厚大于 14mm)焊缝探伤 对比试块 校准时基线性和制作距离 — 波幅曲线应使用 RB 系列试块。 当检验面的曲率半径 R≤ W2/4 时( W 为探头接触面的宽度),应采用与检验面曲率半径相同或 相近的试块。 检测面:根据不同的检验等级要求,按下表选择检测面: 管壁厚度 ( mm) 检验面 检验方法 A 级 B 级 C 级 1425 单面单侧 单面双侧 单面双侧和 焊缝表面 直射法及一次反射法 > 2550 / > 50100 / 直射法 无法进行单面双侧扫查时,可采用两种以上折射角探头在焊缝一侧扫查。 探测焊缝根部缺陷时,不宜使用折射角为 60 度左右的探头。 探头 探头频率一般采用 ,薄壁探伤时,可采用 5MHz。 探头折射角按右表要求选用 斜探头的晶片尺寸为 13179。 13mm,直探头的晶片尺寸为φ 20mm。 母材的检查 焊缝两侧的母材,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 90176。 测量一点,并做好记录,以便检验时参考。 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检查按下列要求进行: 采用接触式脉冲反射法,探头型号:。 检测灵敏度: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 记录:缺陷信号超过荧光屏满刻度 20%的幅度部位,应在工件表面作出标记,并予以记录。 扫描比例 壁厚小于或等于 20mm 时,一般采用水平 1: 1 调节,壁厚大于 20mm 时,一般采用深度 1:1 调节。 距离 波幅曲线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