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生产管理标准暂行规定内容摘要:

井、带病生产井、 出砂井、 防窜井、 工艺 措施井。 正常油井 无制约油井生产管理因素 *油井。 制约因素有出砂史、井底落物、套管变形 、汽窜防窜 等。 带病生产井 套管变形 、 出砂但 未实施 工艺防 砂措施、大修( TBS 防砂、侧钻 等 )等正常生产 *油井。 出砂井 出砂井分类 出砂井分为轻微出砂、中度出砂和严重出砂。 轻微出砂: 一是 探砂面至生产井段以下 *井。 二是化验含砂微或微零。 中度出砂: 一是 作业冲砂冲出砂量 1 方以下 *井。 二是化验含砂在 %以下。 严重出砂: 一是 作业冲砂冲出砂量超过 1 方 *井,要实施防砂工艺 *井。 二是化验含砂在 %以上。 对照 分类 对出砂但出砂程度认识不清 *油井, 根据井史以及 周边 同层系油井生产情况进行横向对比, 通过 井口取样化验含砂 *办法进一步确认,连 续进行 化 2 验含砂来确定油井出砂级别,以便根据出砂程度来实施 相应 *出砂井管理。 工艺措施井 高温固砂、人工井壁防砂、 高温暂堵 、机械堵水 、高温调剖。 含水 分类 高含水为 80%以上,中等含水为 50%~ 80%,低含水为 50%以下。 4 管理 标准 普通稠油 井 水平井 正常油井 生产初期 : 高含水阶段 :Φ 70mm 深井泵, 产液量控制在 55t/d 以下 ;Φ 57mm 深井泵,产液量控制在 40t/d 以下。 含水下 降阶段:含水下降至 60%时,Φ 70mm 深井泵,产液量控制在 45t/d以下;Φ 57mm 深井泵,产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生产中期 : Φ 70mm 深井泵,产液量控制在 40t/d 以下;Φ 57mm 深井泵,产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生产末期: 末期生产时,油井产液量下降,产液量下降至 10t/d 以下时,在保证油井产液量不变 *前提下,结合油井示功图和动液面, 油井冲次 以 /min为一下调阶段实施下调, 提高做功面积,保证深井泵泵效。 出砂油井 生产初期: 3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45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生产中期: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生产末期: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带病生产井 套管变形、出砂但无工艺防砂措施、大修( TBS 防砂、侧钻等)等正常生产 *油井。 (参照 普通稠油水平井 严重 出砂井管理方法) 工艺措施井 高温固砂、人工井壁防砂、高温暂堵、机械堵水、高温调剖等措施。 (参照普通稠油水平井中度出砂井管理办法) 直井 正常油井 生产初期 : 产 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生产中期 : 产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4 生产末期: 产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油井冲次在保证油井产液量不降 *前提下,实施降冲次生产,提高深井泵泵效。 出砂油井 生产初期 : 轻微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中度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严重出砂: 产液量 控制在 15t/d 以下。 生 产中期 : 轻微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中度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严重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生产末期: 轻微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中度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8t/d 以下。 严重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6t/d 以下。 带病生产井 : 套管变形、出砂但无工艺防砂措施、大修( TBS 防砂、侧钻等)等正常生产 *油井。 (参照 普通稠油直井严重 出砂井管理方法) 工艺措施井 : 高温固砂、人工井壁防砂、高温暂堵、机械堵水、高温调剖等措施。 (参照 普通稠油 直井中度出砂井管理办法) 机械堵水井生产过程中井口回油温度要求控制在 120 度以内,防止温 5 度过高导致堵水封隔器失效。 超稠油井管理 水平井 正常油井 生产初期 : 产 液量控制在 50t/d 以下。 当含水降至中等含水时,产液量控制在45t/d 以下。 生产中期 产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生产末期 : 产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当产液量降至 10t/d 以下时,在保证产液量不降 *前提下,可适当下 调 冲次,提高深井泵泵效。 出砂油井 生产 初期: 轻微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40t/d 以下。 中度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严重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生产中期 轻微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中度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严重出砂: 产 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生产末期: 轻微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6 中度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严重出砂:产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带病生产井 套管变形、出砂但无工艺防砂措施、大修( TBS 防砂、侧钻等)等正常生产 *油井。 (参照 超稠油 水平井 严重 出砂井管理方 法) 防窜井 关井防窜 : 汽窜干扰十分严重或受干扰井产液量不能控制在设计要求时,为防止汽窜导致受干扰井出砂引起套坏、卡泵等事故,及时采取关井防窜。 防窜停井时驴头停在上死点,停井前实施地下掺稀油,为防窜后开井做好准备工作。 控液防窜 : 地质通报汽窜干扰井号后,要求采油站对 水平 井实施降冲次控液生产。 产液量控制在 35t/d 以下; 冲次以 次 /min 为一个下调阶段,调整后加强计量、井口含水、井口温度变化 *监测工作。 冲次调整仍不能控制产液量 *情况下,可适当放大防冲距来控制油 井产液量。 防窜阶段, 要求 每天对 油井 *含砂、含水、 产液量、电流等参数进行 监测。 窜后管理 : 干扰井注汽结束转焖井阶段,监测干扰井焖井压降情况,并组织对 水平井实施回放或开井,开井冲次为低冲次( 1 次 /min) ,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每天监测油井含砂情况。 根据油井含砂情况,逐步提高油井冲次,以 次 /min 为一阶段,产液量逐步调整至防窜前产液量。 7 工艺措施井 高温固砂、高温暂堵、高温调剖等措施。 (参照 超稠油 水平井中度出砂井管理办法) 直井 正常油井 生产初期: 产液量控制在 40t/d 以下。 油井井口含水为中等含水时,产液量控制在 35t/d 以下。 生产中期: 产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生产末期: 产液量在 10t/d 以下。 在保证产液量 *前提下下调冲次,提高深井泵泵效。 出砂油井 生产初期: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30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生产中期: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生产末期: 8 轻微出砂:液量控制在 15t/d 以下。 中度出砂:液量控制在 10t/d 以下。 严重出砂:液量控制在 8t/d 以下。 带病生产井 套管变形、出砂但无工艺防砂措施、大修( TBS 防砂、侧钻等)等正常生产 *油井。 (参照 超稠油 直井 严重 出砂井管理方法) 防窜井 防窜井分为一线防窜井和二线防窜井,根据受干扰井井距以及汽窜史来制定油井实施关井防窜还是采用降冲次控液防窜。 关井防窜 : ( 参照 超稠油 水平井防汽窜 井 管理中关井防窜管理 办法 ) 控液防窜 : 产液量控制在 25t/d 以下。 地质通报汽窜干扰井号后,要求采油站对一线受干 扰井实施降冲次控液生产,二线防窜井加密巡检,出现汽窜前兆即采取控液生产。 冲次以 次 /min 为一个下调阶段,调整后加强计量、井口含水、井口温度变化 *监测工作。 普通直井抽油机冲次以 3 次 /min 为最低冲次。 冲次调整仍不能控制产液量 *情况下,可适当放大防冲距来控制油井产液量。 防窜阶段,要求加强油井含砂监测工作。 窜后管理 : 干扰井注汽结束转焖井阶段,监测干扰井焖井压降情况,并组织对受窜压力较高井实施回放工作,油、套管无压力井实施开井工作。 开井冲次为最低冲次(即 3 次 /min)开井,产液量控制在 20t/d 以下, 9 根据油井生产情况以 次 /min 为一上调阶段实施上调工作,为防止汽窜 *滞后反应,防窜开井油井生产稳定后逐步将油井产量调整至防窜前 *产量。 工艺措施井 高温固砂、人工井壁防砂、高温暂堵、机械堵水、高温调剖等措施。 (参照 超稠油 直井 中度出砂井管理办法) 机械堵水井生产过程中井口回油温度要求控制在 120 度以内,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堵水封隔器失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