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制播业务云项目包括全台制播网主干交换平台节目备播内容摘要:

最终播出单,备播系统更新节目的播出状态等。 并通知到主干平台进行发布;并根据播出回传的信息进行节目代码播出频次的统计等。 对于在播出系统紧急上载播出或直接在备播系统上载备播的成片节目,如需入媒资归档保存,在媒资系统重新上载,播出系统和备播系统不做回传处理。 对播出单和广告播后单进行多维度的数据挖掘,提供丰富的报表输出支持,其中要实现对广告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要增加财务 部门的审核功能;并根据节目生产环节的频道成本核算提供数据统计信息和核算结果信息。 三、 系统安全设计 与主干系统的互联,要求接口和迁移服务器均采用异构平台。 信息通路考虑采用网闸、一体化安全网关等配置,同时保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对外来资料,要考虑字幕、图片、文本、动画等文件的上载和导入,以及 p2 卡、蓝光盘等各种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 对于字幕、图片等信息文件的上载,要考虑与办公网的互联,使用网闸、防火墙、安全网关等配置,防毒上使用双杀方式。 对于 p2 卡、蓝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采用集中上载的方式 :上载工作站上安装专用上载(导入)软件,此软件能屏蔽除指定的视音频文件外的所有类型文件,采用专用的导入界面,可浏览、打点后导入(目前对 p2 卡和蓝光盘有此功能,针对其他移动存储介质也要求有)。 在所有进行素材上载时,用户必须使用用户名、密码登陆后方可进行操作,用户要有级别和权限的区分。 与播出系统的互联,要求接口和迁移服务器均采用异构平台。 信息通路考虑采用一体化安全网关等配置,同时保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 四、 应急设计 与主干其它系统的应急,以及其它系统与播出系统之间的应急,全台制播网统一考虑。 备播与播出的应急:  备播系统故障时的应急:要求全面考虑备播系统故障时的各种应急方案,如备播数据库系统故障、备播存储设备故障、接口服务器故障、节目单编单系统故障、网络故障等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方案。  播出二级存储故障的应急:备播系统中必须考虑直接与播出服务器的备用联接(用于播出节目信息和素材的应急),使播出节目能够直接跨过播出系统的二级存储而直接调度到各播出服务器中,同时保证节目信息在两个数据库中的信息完整。  考虑对于播出节目紧急调改(即对已在线的播出单或已进入关门时间内的节目的调改)的实现方式。 ( 如对临时插播改播的广告或宣传条目如何处理) 五、 互联互通接口标准的制定 参考现有接口标准,根据我台实际工作流程和系统结构,制定我台专属的接口标准;播出文件封装格式遵循现用播出系统播出服务器的文件格式(包括文件封装格式)。 六、 系统需求概述 网络结构 备播系统采用单以太网结构,通过 FTP(数据迁移)服务器、接口服务器、统一认证统一时钟服务器的跨接实现与主干系统的互联。 备播系统与播出系统规划为两个系统,各自有独立的数据库和存储系统,播出系统是单以太网结构,两系统的核心以太交换机进行级联,媒体数据通过 FTP 进行迁 移,元数据、消息等通过接口服务器实现交互。 因为播出系统与备播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必须实现两个系统之间元数据(包括节目单、节目信息、节目动态消息,以及播后信息等,主要是数据库之间的接口)和媒体数据的良好交互,以及为实现系统间的交互对现有播出系统软、硬件的改造,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播出,同时兼顾效率与安全。 存储量要求 根据我台播出实际情况,每频道每天播出 24 小时,共 9 个频道(三个付费频道按 1 个计算),在线存储 2 个月需 12960 小时,电视剧等素材近线存储 1年需要 58400 小时,按标清播出 15Mbps 码率, 需在线有效存储空间约 84TB,近线有效存储空间约 391TB。 考虑到系统带宽和存储冗余设计等因素,需在线存储不低于 150TB,近线存储不低于 450TB。 存储系统 在线使用成熟可靠的 IP 存储设备,在存储结构设计上,需考虑多种应用的调用和相应带宽的管理分配、负载均衡,同时提供数据文件的保护机制、存储系统的容灾方案,保证系统的性能和高可用性。 根据我台节目生产流程的方式,考虑节目合成和 MD5 校验、文件技审、格式封装校验、编码校验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在存储结构上尽量减少中间调度环节,避免节目在存储环节占用过多的迁 移和调度时间。 近线存储采用数据流磁带库。 带宽要求 ( 1)与主干的交互 各制作系统的成片到备播系统的迁移,是单向的。 目前按照 10 个标清频道每个频道每天约 4 小时的素材量(标清 15Mbps 码率,共 270000MB)从主干迁移到备播,如要求在 1 小时内传输完成,需 75MBps 下载带宽。 同时要考虑将来高清播出数据量的倍增情况。 经测试 采用千兆联接单个网卡的 FTP 下载带宽可达 80MBps,系统中与主干交互共配置了 4 台 FTP 服务器(每台上配 8 个千兆网卡, 4 个接主干, 4 个接备播系统,每台可提供 640MBps 上传和下载带 宽 )。 ( 2)与播出系统的交互 备播系统中整备完成的节目素材迁移到播出系统中,是单向的。 要满足 10个标清频道(码率 15Mbps, 1620200MB) 、 2个高清频道(码率 50Mbps, 1080000MB)每个频道每天 24 小时素材量(共计 2700000MB)的迁移,在保障 MD5 校验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要求在 5 小时内传输完成,至少需 150MBps 上传带宽。 系统中与播出系统交互共配置了 4 台 FTP 服务器(每台上配 4 个千兆网卡,每台 FTP服务器可提供 320MBps 上传 /下载带宽 )。 ( 3)系统的读写带宽 FTP 服务器 的带宽远远高于需求(实际运行时,考虑系统盘阵的带宽,需要对 FTP 进行限速),关键在于系统盘阵的读写带宽。 系统中 4 台与主干的 FTP 迁移服务器,按高清 50Mbps 码率, 8 倍速下载,总的写带宽约 200MBps(按标清约 60MBps); 系统中 4 台与播出系统的 FTP 迁移服务器,按高清 50Mbps 码率, 8 倍速上传,总的读带宽约 200MBps(按标清约 60MBps); 26 台可视化编单、 4 台简单编目工作站,使用原始码率,按高清 50Mbps码率,单倍速读,总的读带宽约 188MBps(按标清约 57MBps); 12 台有卡 工作站, 24 台无卡工作站,按高清 50Mbps 码率,单倍速采集或单倍速原始码率软审,约占用系统盘阵读/写带宽 225MBps(按标清约 68MBps)。 上述总带宽 813MBps(按标清约 245MBps);同时考虑部分工作站进行节目合成(倍速)、服务器后台合成、技审、 MD5 校验、素材迁移等并发因素,要求系统带宽满足 2020MBps。 现在实际播出的均为标清 15Mbps 码率素材,要求系统带宽满足 1000MBps。 技审服务器量计算 按平均 260 小时 /天的播出量计算,对于标清素材技审(格式封装校验)服务 器处理效率不能低于 1: 8(高清不能低于 1: 4),标清需要 32 小时机时,按在 5 个小时内完成技审,需要至少 6 台技审(格式封装校验)服务器。 工作站点数量 根据机房物理空间的大小和应用的需要,需要布置有卡精编工作站点 12台,无卡工作站点 24 台。 在节目单的编排、系统资源管理、 系统监测管理、网络管理、介质管理、流媒体、 WEB 应用、流程管理、整备合成、转码、自动技审 等应用上,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服务器硬件资源;在节目单审核和查阅上,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实现服务器资源的灵活应用和安全管理, 突出可视化编单的用户体验,即满足良好的用户体验,又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库系统设计 采用双机热备、共享存储盘阵的方式实现数据库系统的高可用性。 数据库同构备份服务器和数据库异构备份服务器分别使用数据库镜像软件和备份软件,实现数据库的容灾备份。 需提供 在不影响系统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解决数据库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不断增大而带来的查询效率降低问题的方案;对无用的素材垃圾文件有很好的处理机制,保证用户删除素材文件时能将数据库中的相关记录同步删除;提供安全可靠的定期清理或手动清理数据库的工具,防止数据库中垃圾文件的 无限增长;保证数据库的访问效率。 流程优化梳理 针对备播系统实现的具体业务功能,结合我台工作实际,对备播系统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梳理,实现与主干和其它各子系统的互联互通,以及与 播出系统的交互,完成全台文件化制播流程,同时需充分考虑对各类紧急和应急情况的处理。 要求具备先进性、科学性、高效性、灵活性和可执行性,满足甲方的业务和技术需求。 七、 设备清单(技术细节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细节要求 数量 (一)以太交换机及安全模块 核心交换机 ★ 核心交换机 采用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独立 的交换网板卡,控制引擎和交换网板硬件相互独立;主控板槽位数≥ 2 个,可用业务槽位数≥ 8 个,交换网板槽位数≥4,支持风扇框 1+ 1 冗余,整机可以放入标准机柜;交换容量≥ ,包转发率≥ 1920Mpps;支持四框虚拟化功能,可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使用单一管理界面,共享转发表; 支持 扩展防火墙模块、 IPS 模块、负载均衡等安全控制模块 ;支持 OSPFv1/v2, OSPFv3,支持 BGP4, BGP4+ for IPv6;支持 IPv4 和 IPv6 双协议栈;支持等价路由,策略路由;支持 SNMPv1/v2/v3 等网管协议,并且支持通过网管软件远程进行设备软件升级、配置等。 单台配置双主控、双冗余电源、双风扇, 4 块交换网板,配置全线速 16 端口 万兆以太网光接口 板2 块(每台配置 32 个万兆多模光模块), 48 口 千兆以太网光接口 板 1 块(每台配置 10 个千兆多模光模块), 48 口 千兆以太网 电 接口 板 2 块。 2 台 汇聚交换机 千兆电口以太交换机(万兆包转发率≥ 160Mpps ;主机支持 48 个10/100/1000BASET 端口 ,支持 4 个 100/1000 BASEX SFP 端口 ,支持 2 个 10G/1G BASEX SFP+端2 台 上行) 口 ,支持 2 个接口模块扩展插槽;支持九框虚拟化功能,可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使用单一管理界面,共享转发表;支持 OSPFv1/v2,OSPFv3,支持 BGP4, BGP4+ for IPv6,支持等价路由,策略路由;支持 IPV6;支持 SNMPv1/v2/v3 等网管协议,并且支持通过网管软件远程进行设备软件升级、配置等。 单台配置双电源冗余, 千兆电口 ≥48 、 千兆光口 ≥4 ( 配置的所有接口不得复用 )、 万兆光口 ≥ 4;万兆 多模 光 模块 数量 ≥ 4, 1 条 3m SFP+电缆 (含模块 )。 千 兆光口以太交换机(万兆上行) 包转发率≥ 150Mpps ;主机支持 24 个100/1000BASEX SFP 端口 ,支持 4 个 10G/1G BASEX SFP+端口 ,支持 1 个接口模块扩展插槽;支持九框虚拟化功能,可将多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逻辑设备,使用单一管理界面,共享转发表;支持 OSPFv1/v2,OSPFv3,支持 BGP4, BGP4+ for IPv6,支持等价路由,策略路由;支持 IPV6;支持 SNMPv1/v2/v3 等网管协议,并且支持通过网管软件远程进行设备软件升级、配置等。 单台配置双电源冗余, 千兆光 口 ≥4 0、 万兆光口 ≥ 4;千 兆光 模块 (长波单模) 数量 ≥ 40, 万兆 多模 光 模块 数量 ≥ 4, 1 条 3m SFP+电缆 (含模块 )。 2 台 智能管理中心 ★ 智能管理中心平台(软件) 提供在一套管理平台上实现对交换机、 VM 虚拟机、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进行统一管理;支持交换机、路由器、无线、安全、服务器、打印机、 UPS 等设备进行集中化管理;支持设备管理、拓扑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配置管理;支持数据中心拓扑,包括机房拓扑、机架拓扑等;支持 VM 虚拟机资源管理 (包括虚拟机 CPU 监控、内存监控等 );虚拟 拓扑展示 (自动显示虚拟服务器、虚拟交换机、真实物理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支持虚拟网络告警管理、虚拟网络性能监控;支持虚拟网络配置迁移管理,提供虚拟机迁移建议,显示vCenter 上的所有迁移建议,管理员可以基于迁移建议执行 VM 的迁移操作。 本次配置智能管理平台标准版 1 套及 200 节点License。 1 套 安全产品 防病毒工作站 PC 工作站( Intel 酷睿 i32100 /250GB SATA 硬盘 /集成显卡 /DVDROM/COM 接口 /鼠标键盘 /液晶显示器) 2 个千兆以 太网卡 1 套瑞星杀毒软件 1 套诺顿杀毒软件 正版操作系统 2 台 ★ 防火墙 具有 8 个 10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