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解释和答疑内容摘要:

量。 ○ 1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达到了设计强度的 30%,且不小于 MPa。 ○ 2 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达到了设计强度的 40%,且不小于 MPa。 ○ 3 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设计强度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 1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各方人员资格的规定 【问题】 规程 条第 2 款“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20) 条规定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人员不一致。 答:参加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人员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条规定执行。 1地 基、基础、主体结构验收的要求 【问题】 地基、基础、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与原《河北省建设安装工程 14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中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记录是不是同一种验收资料。 应采用哪一种实用表式。 答:《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 30088)关于“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组织”的规定为:“第 条 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 ”“第 条 分部工程质量应由相当于施工队一级的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定,专职质量检查员核定。 其中地 基与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应由企业技术和质量部门组织核定。 ”“第 条 单位工程质量应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企业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评定,并应将有关评定资料提交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或主管部门核定。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20)关于“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的规定为:“ 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 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 从上述两规范关于“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的规定中可看出现行施工质量验收与原来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因此现行的 一些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实用表式与原来表式尽管在名称上相同或相近(如:隐蔽工程验收,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 15 及抽样检测资料和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记录等),但内容、作用和意义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规程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是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20)附录 G 中的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纪录提出,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20)的规定编制。 使用表 C281 实用表式。 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 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并应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 原《河北省建设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关于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记录的规定是:“(一)单位工程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或装饰前必须进行地基与基础、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深基础、地下室及人防工程,基础和地下部分应单独验收,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结构验收要核查主要技术资料并对主体工程进行全部的系统检查,结构工程根据需要可分阶段进行验收。 (二)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单经建设、设计、施工单位三方代表签字后,交质量监督部门核验”。 对照上述《建筑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20) 的 6. 0. 2规定 ,与原地基与基础,结构验收相对应的是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验收,理应使用“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纪录”(表 C210) 单位工程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或主体结构完成进入装饰前应分别进行基础、主体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有深基础、地下室及人防工程的,基础和地下部分应单独验收。 主体结构可整体验收,也可根据需要分阶段验收。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基与基础分部验收应在结构隐蔽前进行,验收符合要求时在验收结论中注明遗留项目(如:土方回填、地下室外 墙防水)并签署“暂定合格”,待遗留项目完成,全部验收合格后,地基与基础分部即为合格。 16 1应进行“隐蔽验收”的工程项目 【问题】 是否所有“本工序操作完毕,将被下道工序所掩盖、包裹”的项目都需要进行隐蔽验收。 答:规程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一般规定及表式中规定:“ 1.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指下道工序所遮盖的重要部位或项目,在隐蔽前必须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的隐蔽检查记录。 2. 本工序操作完毕,将被下道工序所掩盖、包裹而无从检查的分项工程均需进行隐蔽验收。 ” 上述两条明确规定了隐蔽工程验收是在检验批、 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中对某些工序或部位的质量状况无法检查确认(无从检查)时所进行的中间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全面满足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明显的、隐含的隐蔽验收要求,并按规范要求的验收内容、方法进行检查、记录。 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隐蔽工程验收项目可归纳为下列三种情形: ○ 1 本工序施工完毕未构成验收检验批,被下道工序掩盖、包裹后无法检查本工序施工质量状况。 该情形在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一般为下列四种方式之一提出: a) . 在“基本规定”中提出对工程项目的隐蔽验收要求。 如:《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20) 条第 5 款“ 5 被隐蔽的接线盒和导管在隐蔽前检查合格,才能隐蔽。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2020)“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查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这就要求本规范所有未构成检验批的隐蔽工程项目隐蔽前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b) . 在“一般规定”中提出对工程项目的隐蔽验收要求。 17 如:《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2020)的 “ 抹灰工程应 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 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35 mm 时的加强措施。 2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 “ 门窗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 预埋件和锚固件。 2 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 ” c) . 在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的检查方法中明确要求检查隐蔽验收纪录。 如:《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20)的 “ 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20)的 “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d) . 在主控项目、一般项目中提出要对“中间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的项目。 如:《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20)的 “ 设置在砌体灰缝内的钢筋的防腐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检 10%的钢筋。 18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合格 标准:防腐涂料无漏刷(喷浸),无起皮脱落现象。 ” 尽管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未明确要求隐蔽验收,但若在检验批验收时检查验收,该项目已被包裹而无从检查,只能在掩盖、包裹前进行隐蔽验收。 ○ 2 虽是一个施工质量检验批验收项目,但其质量状态容易改变,在下工序掩盖、包裹前需对其易改变的质量状况进行再确认。 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20)的钢筋分项工程,尽管按 原材料、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分别进行了验收,但仍提出了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钢筋进行隐蔽验收的要 求。 “ ,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 ○ 3 某些工序对基层有质量要求时施工前对基层质量的检查验收。 这类情形在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一般是隐含提出的隐蔽验收项目。 如: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GB502092020)的“ 基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干净,无积水”。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GB502072020)的“ 铺设屋面隔气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 这就隐含提出楼地面基层、屋面隔气层和防水层铺设前,对其下层表面质量状况应进行隐蔽验收。 19 1工程资料签字盖章的要求 【问题】 地基验槽记录(表 C263)中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