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项目建设必要性 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势下,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及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是我国最紧迫的生态环境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问题之一。 加快发展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养殖,促进区域特种畜牧及水产养殖的发展,并使之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既是合理保护珍惜野生动物资源,也是扩大规模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升传 6 统农业养殖效益根本保障,是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意义重大的战略之举。 有利于 顺应 发展趋势需求 本项目的建设是 饶河县大力发展大鲵资源保护,驯化繁育及经济经营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的 有利体现,是区域 特种水产养殖 科学发展、扩大发展的需求。 项目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 发挥 饶河县 优质原 生态环境资源 ,实现 大鲵 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推广 及产业化养殖。 同时本项目自身的 繁育技术 研发,科学化、规模化的发展有利于 区域水产特种养殖 产业升级发展, 进而为保护珍稀物种资源,形成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转变区域 农村 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 特色养殖 产业实力增强, 在 区域 新农村经济、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成年商品大鲵 市场持续增长 中抢占 先机。 有利于保护大鲵物种资源 ,实现 大鲵资源可持续利用 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 ,日益稀少。 真正的野生大鲵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达到 50 万尾,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 势在必 行。 由于大鲵性成熟期比较长,生长发育十分缓慢,单靠野生大鲵自然繁殖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和增加种群数量,因此采取人工增殖措施,是资源恢复和增殖的有效途径,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区域,建立大鲵驯养繁殖场,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自然保护与人工增殖相结合,使大鲵种群逐步恢复自身调节能力,走向种群的全面恢复和 7 资源的良性循环。 因此, 本项目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的建设是 是拯救濒危物种 , 增加资源总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举措,适当的经营利用 则是 实现珍稀物种的经济价值 转化的手段,可有效增加地区农民收入。 从根本上扭 转传统掠夺式捕捉野生大鲵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 , 实现大鲵资源可持续利用。 有利于解决区域“三农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 9 亿,占全国人口 70%;农业人口达 7 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 %。 “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未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目前国内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发展迫在眉睫。 发展地区特色种养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要解决“三农” 问题,关键是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就要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发展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项目大鲵繁育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这恰好适应了农村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 有利于合理整合生产资源, 利用资源发展地区特色和拳头产业,在 保证物质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的同时率先抢占需求 市场。 对于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积极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且 项目本身的日常生产与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在投入 8 经营后也将带动关联产业链条扩大发展,如上游原料供应、物流输运以及下游的物流与产品加工。 这是产业链结构的市场化调整, 调整的结果是扩大升级,同时可提供大量服务就业岗位。 本项目的建设运营,大大缓解了地区就业压力, 通过 “合作养殖”、“订单养殖”、“委托养殖”、“扶持养殖”模式的尝试应用 与探索 ,为地区居民创造了一条致富增收的途径, 构建地区和谐社会。 有利于 合作社 自身的发展 从 合作社 的业务发展与市场竞争分析来看,随着业务的不断上升, 合作社必须积极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且,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 也 必须抓住市场机遇,寻找新的市场突破点。 通过项目的开展实施,不仅可以改造升级原有基础建设和设备, 扩大 合作养殖 规模 ,提升经济效益 ,同时也可以强化 区域带动能力, 由原先相对不规范,粗放的模式 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并打开和占领新兴市场,为当地政府贡献可观的财政税收,一举多得。 9 第三章 项目投资环境与 市场分析 项目投资外部环境 项目政策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其中 第十七条规定 :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 应当持有许可证 ; 第二十二条规定 : 禁止出售 , 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 , 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 , 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单位批准。 同时制定了《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特许捕捉证管理办法》、《水生野生动物特许运输证管理办法》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规划资源保护利用行为。 《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大力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 , 是增加资源总量、解决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途径 , 不仅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来源 , 为农村种养经济提供新的种类 , 安置部分人口就业 ,并将有效缓解对野外资源的需求压 力, 有利于野生动 植物保护。 积极 研究制定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及其利用相衔接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机制 , 逐步提高资源培育者对其资源的自主处置权 , 建立 “ 谁投入、谁拥有、谁受益 ” 的机制 , 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培育的积极性 , 促进野生动植物资源培育向规模 10 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国家对待野生动物保护的总体方针是: 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 , 合理开发利用。 大鲵是受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水生野生动物 ,其捕捉、驯养繁殖、出售、收购、利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和《水生野生动物养护行动纲要》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 方面加大了对破坏大鲵资源、非法捕杀、贩卖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惩治力度 , 另一方面 , 鼓励驯养繁殖和合法合理经营。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农业、科技、环保等部门加大资金投入 , 支持大鲵重点企业 , 促进山区农村大鲵养殖业 , 各级政府也通过金融、信贷、财政贴息 , 制定优惠优先发展的政策和办法 ,促进人工大鲵驯养繁殖。 总体而言,大鲵驯化繁育产业政策环境较好。 经济环境 20xx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5193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2377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235319亿元,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231626 亿元,增长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 项目所在地 饶河县 20xx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亿元,同比增长 13%,农业规模 稳步提升,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1 社会环境 一方面 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是经营利用产业的基础,黑龙江省利用国内外 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野生动物产品的产量,来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 黑龙江省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技术成熟的物种有梅花鹿、马鹿、黑熊、棕熊、狐狸、貉子、水貂、野猪、狍、林蛙、孔雀、雁鸭类等 40 多种。 其中梅花鹿、马鹿、黑熊、林蛙、雉鸡养殖以及毛皮兽养殖已经初具规模 ; 另一方面,相对国内而言 中等收入者 才 是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潜力最大的一个群体, 是扩大内需的中坚力量。 中等收入人口 消费观念的变化 对 于国内扩大 消费有重大影响,预计到 2025 年,中国中等收入人群将会达到 亿人,届时中国的城市家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消 费观念的变化,对于健康,品质生活的追求也必然将为本项目大鲵商品经营部分 带来较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环境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的科研工作基础较好,起步较早。 人才优势明显,在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方面的科研技术力量雄厚。 省内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大专院校有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研究单位有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省特产研究所等。 这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在野生动物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整体 外部技术环境较 12 好。 市场需求 巨大的市场需求。 由于大鲵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被誉为“水中活人参”。 大鲵的市场前景广阔,蕴藏营养美食、保健、美容、医药、观赏、科学研究的巨大市场与无限商机,将逐步地向多功能、全方位利用的空间方向发展。 目前,原种亲本市场价格达到 万元 /尾,商品大鲵市场价格达到了 2400 元 /kg,且市场需求旺盛,全国基本是有价无货。 以大鲵繁育地之一的“ 张家界市和长沙为中心的区域市场 ”为例分析,每年旅游、商务的人数约在 1000 万人,按其中的 20%的人数,人均消费大鲵美食及其加 工产品 1000 元计算,消费额可达 20 亿元,大鲵消费量为 20xx 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追求高品质的人群数量的增加,特别是东部、南部沿海一带对大鲵消费的奢好,国内外大鲵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据 相关 预算 显示 , 大鲵 年需求量国内超过 6000 吨,国际需求超过 8000 吨,深加工所需原料超过 1500 吨,总的市场需求在 15500 吨以上。 按 20xx 元 /公斤价格计算,年产值可达 310 亿元以上;加上大鲵种苗和饲饵料、防病等衍生市场约 60 亿元,大鲵产业市场潜力每年在 370 亿元上下,市场 需求规模 巨大。 13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地理位置 饶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乌苏里江中下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 128 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 46176。 30′ 44″ 47176。 34′26″,东经 133176。 07′ 26″ 134176。 20′ 16″。 南部与完达山脉相环抱,北部与三江平原相依托。 县域面积 6765 平方公里。 地貌构成为五山一水二草二分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县辖 4 镇 5 乡, 79 个行政村。 境内有五个国营农场,十一个森工林场。 有汉、满、回、壮、苗、朝鲜、蒙古、鄂伦春、赫哲等 26 个民族在此聚居。 人口 15 万。 其中农业人口占 80%。 是黑龙江省 23 个革命老区之一、国家级“兴边富民”工作试点县、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双鸭山地区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县。 资源状况 饶河县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林、田、水、草、矿样样俱全,是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 土地资源 : 现有耕地 20 万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公顷。 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沼泽土为主,土壤中养分较高,有机质、氮、钾含量极为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森林资源 : 县域森林资源面积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大鲵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项目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建、构筑物利 用情况 总平面布置图 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三)场内外运输 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土建及配套工程 占地 土建及配套工程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供水工程 供电工程 供暖工程 通信工程 其他 第六部分 环保、节能方案 与 劳动安全保护 一、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南至八公里,西至经开区 该板块为南岸区新兴的房地产开发区域,早期产品供应以居家型三房为主,近期小户型产品的供应量开始增大 13 编号: XRGDD01 城市化对重庆房地产的影响 重庆 市 幅员面积 广阔 , 既有广大的农村地区,又有特大型城市,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直辖之后,重庆 城市化水进程 加快 , 重 庆城市化 率 由直辖初的 30%, 发展到了 %, 超过全国平均 水平。 目前
单位 用量 地下结构 地上结构 二次结构 装饰 1 架子钢管 m 根 2 扣件 十字 个 13 可调底座 个 14 可调托撑 个 15 M16 三节鞭 350 组 20 穿墙丝杆 M16 m 木材 木材使用部位数量见表。 表 木材使用部位数量表 序 材料 规格 单 用量 天全县多功乡南天新村聚居点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 号 名称 位 地下结构 地上结构 二次结构 其他 1 方木 40 80
60 页 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水产品销售专家和人才,并将销售人员的薪金与销售业绩挂钩。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网络及产外媒体对公司产品开展长期的主体广告宣传,树立公司形象及产品品牌形象,以最快速度进入市场并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前期在中央电视台等强势媒体上推出产品形象广告,使之迅速深入人心。 稍后在全国主要媒体上 推出诚征代理商广告。 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利用新闻媒体
忆属均质土坝,筑坝土料取自附近山体,碾压质量浙江省 上虞 市 章镇镇 大钱村盘窝 山塘 整治 工程 实施方案 — 6— 较差。 结构安全性 盘窝 山塘大坝坝顶宽 ~,上游坝坡 1:,下游坝坡为 1:,因此大坝坝顶宽不能满足《山塘导则》的要求,坝体结构 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 渗流安全性 根据本次现场踏勘结果,山塘坝型为类均质土坝,坝体采用当地 粘性土(含一定砂量)经夯实填筑而成,山塘坝顶高低不一
五、开标 开标事项要求 招标代理机构按照招标文件 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公开举行开标会议。 并邀请所有投标人和有关部门代表参加开标会议。 投标人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必须携带身份证参加开标会议,委托代理人应随带参加开标会议的授权委托书,以证明其身份。 按规定提交合格撤回通知的投标文件不予开封,并退给投标人;按本投标须知条款规定宣布为无效的投标文件,不予送交评审。 投标文件有效性界定标准 开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