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经验交流材料内容摘要: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一是资金管理情况。 各村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建立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村集体收取各项收入时,都使用统一的专用票据;村集体存款各村只有一个帐户,能严格执行帐、款分管,全乡村级财务帐目、资金都是由乡经管站代管。 二是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能够按照有关规定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确认其所有权 和使用权;村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全部经村民(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一般经村 “两委 ”会议研究。 (二)农村集体 “三资 ”清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11 一是组织实施情况。 为保证 “三资 ”清理工作顺利推进,按照省清理工作要求, 成立了业务指导组,负责对全乡 6 个村的农村集体 “三资 ”清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工作职责,切实负起责任。 各村也都成立相应的清查小组,各级组织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我乡结合本乡实际,注重创新,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加大宣传。 是把握关键,即时间段及清理的内容;做到公开、公平、 公正。 截止目前,各村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到位。 二是清理核查农村集体 “三资 ”情况。 由乡组成的 “三资 ”清查小组,按照清理核查的范围全面进行核查,如实填报核查结果,并将这些数据通过召开会议、张贴在公开栏上等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到目前,全乡 6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了自查自纠阶段工作任务。 三是建立农村集体 “三资 ”监管制度。 各村都建立了《农村集体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收入管理制度》、《农村集体支出管理制度》、《农村集体费用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监管制度,制定了农村集体 “三资 ”监督管理的业务流程图。 12 二、取得成效 一是规范了财务管理,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村级财务和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有序,收支清晰,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控制了乱报销、乱开支行为,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 二是摸清了农村集体 “三资 ”现状。 通过核实村集体资金、资 产、资源,摸清了村集体家底,进一步理顺了村级财务关系,各村根据 “三资 ”清理核实结果建立健全了 “三资 ”台账,为规范管理村级财务,按程序发包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搭建了规范村级 “三资 ”管理的平台。 逐步建立健全了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及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各村的财务审批权限,加强了对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实行联合协管和招投标制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 13 四是化解了社会矛盾。 由于我们对资金实行了有效监管,减少了集体资金的流失,对资产资源的透明处置阳光操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满意,干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一些历史遗留的 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农村的信访量有所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五是奠定了预防村干部腐败的基础。 通过对村集体三资的清理,摸清家底并建立健全 “三资 ”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杜绝农业承发包和资金体外循环漏洞,减少村干部职务违纪的机会,为预防村干部腐败奠定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是 “三资 ”制度落实还留有死角。 个别村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收入不能够及时入账; 部分村、组土地承包合同期限过长、租金低; 二是村领导班子换届账务交接不彻底,还存在断头账现象; 三是乡镇农经中心人员力量薄弱, 主要表现在: 工作量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