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00 < 50 注:此分 类适用于中、小型车辆的坡道式汽车库及升 降机式汽车库,并不适用其他机械式汽车库。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汽车库 (Garage) 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Minimum turn radius of car) 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地下汽车库 (Underground garage) 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 半的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 (Ramp garage) 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 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敞开式汽车库 (Open garage) 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 25%的汽车库。 缓坡段 (Transition slope) 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段。 弯道超高 (Ramp turn supperelcvation) 为了平衡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而形成的高差称弯道超高。 机械式汽车库 (Mechanical garage) 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运送且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机械停车设备 (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parking auto/mobile) 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 运送器 (Conveyer) 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 停车位 (Parking space) 汽车库中为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位,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须的距离组成。 两层式机械汽车库 (Two storey mechanical garage) 停车位按两层设置的机械汽车库,有两层升降横移式,两层循环式和两层坑下式等。 竖直循环式机械汽车库 (Vertical circular garage) 停车位垂直布置且兼作运送器,作整体垂直循环运动的机械式汽车库。 3 库址和总平面 库 址 汽车库库址选择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环境保护及防火等要求。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库址,应临近城市道路。 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地段,公用汽车库库址距主要服务对象不宜超过 500m。 专用汽车库库址宜设在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 地下汽车库库址宜结合城市人防工程设施选择,并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 汽车库库址,应避开地质断层及可能产生滑坡等不良地质地带。 总平面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总平面应按功能分区, 由管理区、车库区、辅助设施区及道路、绿化等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理区应有行政管理室、调度室、门卫室及回车场。 车库区应有室外停车场及车轮清洗处等设施。 辅助设施区应有保养、洗车、配电、水泵等设施。 库址内车行道与人行道应严格分离,消防车道必须畅通。 库址绿化率不应低于 30%,库址内噪声源周围应设隔声绿化带等绿化设施。 总平面布局的功能分区应合理,交通组织应安全短捷,环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容貌标 准》 CJ16 的规定。 总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安全疏散、安全照明、消防给水及电气等规划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的规定。 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2 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 3 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 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 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5m。 公用汽车库的库址,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 不应小于 3m,长度可按办理出入手续时需停留车辆的数量确定。 但不应小于 2 辆,每辆车候车道长度应按 5m 计算。 附设于专用单位用地范围内的专用汽车库,其停车位数大于 10 个,且车辆出入必须通过主体建筑人流的主出入口时,该处应设置候车道,候车数量可按停车车位数的 1/10 计算。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 ,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 2m 处作视点的 120176。 范围内至边线外 以 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图 )。 图 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通视要求 a — 为视点至出口两侧的距离 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 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 80m。 汽车库周围的道路、广场地坪应采用刚性结构,并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坪坡 度不应小于 %。 地下汽车库的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排风口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 ,并应作消声处理。 根据汽车库性质及使用要求,应配置相应辅助设施。 保养和车辆清洗设施,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15)的有关规定设置。 水、电等设施应根据汽车库规模和使用要求等配置。 库址宜设高杆照明,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 公共交通总标志》 ()的规定,标明基地内通车道 、车辆路线走向、停车场、交通安全设施等标志、标线。 4 坡道式汽车库 一般规定 公用汽车库中汽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表 的规定采用。 表4.1.1 汽车设计车型外廓尺寸 注:专用汽车库可按所停放的汽车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括号内尺寸用于中型货车。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 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有倾角 30176。 、 45176。 、 60176。 )和垂直式(图),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车方式。 汽车库内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图 汽车停车方式 注:Wu —— 停车带宽度Lg —— 汽车长度 We —— 垂直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Si ——汽车间净距 Wd —— 通车道宽度Qt —— 汽车倾斜角度Lt —— 平行于通车道的停车位尺寸 表4 .1 .4 汽车与汽车、墙、柱、护栏之间最小净距 注:纵向指汽车长度方向、横向指汽车宽度方向,净距是指最近距离, 当墙、柱外有突出物时, 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 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应等于或大于。 前进停车、后退开出停车方式(图 )。 式中 Wd—— 通车道宽度 S—— 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可取 300mm Z—— 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可取 500~ 1000mm Re—— 汽车回转中心至汽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 C—— 车与车的间距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a—— 汽车长度 b—— 汽车宽度 e—— 汽车后悬尺寸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a—— 汽车停车角 图 前进停车平面 注:本公式适用于停车倾角 60176。 ~ 90176。 , 45176。 及 45176。 以下可用作图法 后 退停车、前进开出停车方式(图 ) 图 后退停车平面 各车型的建筑设计中最小停车带、停 车位、通车道宽度宜按表 采用。 表 各车型建筑设计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 汽车库内坡道可采用直线型、曲线型。 可以采用单车道或双车道,其最小净宽应符合表 的规定。 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车道。 表4 .1 .6 坡道最小宽度 坡道型式 计算宽度( m) 最小宽度( m) 微型、小型车 中型、大型、绞接车 直线单行 单车宽+ 直线双行 直线双行 曲线单行 单车宽+ 曲线双行 双车宽+ 注:此宽度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4 .1 .7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 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 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 ,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 1/2。 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 20m,缓坡段的中点为坡道原起点或止点(图 )。 图 缓坡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可采用表 的规定。 表 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小型车 轻型车 ~ 中型车 ~ ~ ~ 铰接车 ~ 汽车库内汽车环形道的最小内半径和外半径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见图 )。 图 汽车环道平面 R1——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0 —— 环道外半径; R—— 汽车环行外半径; r2 —— 环道内半径; R—— 汽车环行内半径; X—— 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Y—— 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 250mm。 汽车环形坡道除纵向坡度应符合表 规定外,还应于坡道横向设置超高,超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式中 V —— 设计车速, Km/h; R —— 环道平曲线 半径(取到坡道中心线半径); μ —— 横向力系数,宜为 ~ ; ic —— 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 2%~ 6%。 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 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 的道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 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汽车库内室内最小净高 车型 最小净高( m) 微型车、小型车 轻型车 中、大型、绞接客车 中、大型、绞接货 车 注: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 汽车库出入口处当为城市道路时,其与道路规划红线及通视条件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规定,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 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 %或其窗地面积比宜大于 1:15。 封闭式汽车库的坡道墙上不得开窗,并应采用漫射光照明。 汽车库内可按管理方式和 停车位的数量设置相应的值班室、管理办公室、控制室、休息室、贮藏室、卫生间等辅助房间。 三层以上的多层汽车库或二层以下地下汽车库应设置供载人电梯。 汽车库的停车位的楼地面上应设车轮挡,车轮挡宜设于距停车位端线为汽车前悬或后悬的尺寸减 200mm 处,其高度宜为 150~ 200m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排水。 汽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汽车库内坡道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 子、墙阳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设防撞措施。 汽车库内应在每层出入口的显著部位设置标明楼层和行驶方向的标志,宜在楼地面上用彩色线条标明行驶方向和用 10~ 15cm 宽线条标明停车位及车位号。 在各层柱间及通车道尽端应设置安全指示灯。 坡道式汽车库设计 坡道式汽车库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选用内直坡道式、库外和库内外直坡道式汽车库;单行螺旋坡道式、双行螺旋坡道式和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二段式和三段式错层汽车库;以及直坡形 斜楼板式和螺旋形斜楼板式等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 ,除螺旋坡道式外,均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 严寒地区不应采用库外外直坡道式汽车库。 错层式汽车库内楼层间直坡道分为两段,该两段间水平距离应使车辆在停车层作180176。 转向,两段坡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14m。 三段错层式汽车库必须限定车辆行驶路线。 错层式汽车库内可以楼面空间叠交,但叠交尺寸不应大于。 双行螺旋坡道式汽车库上行应采用在外环的左转逆时针行驶,下行 应采用内环行驶,外环道半径和宽度可按本规范第 条计算值适当加大,坡道宜布置在建筑主体的一端或不规则平面的凸出部位。 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时,其楼层上进口和出口应对直,其坡道宜靠近建筑平面中心。 斜楼板式汽车库其楼板坡度不应大于 5%。 斜楼板式汽车库采用斜列式停车时,其停车位的长向中线与斜楼板的纵向中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 60176。 平面为矩形的斜板式汽车库,必要时可设转向的中间通车道,为防止行车高峰堵车,可增设螺旋坡道。 建式 地下汽车库其停车位布置、坡道型式、通车道进出路线、人员疏散口的单独设置等均应与上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选型、柱网布置相协调。 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有使用易燃。停车场设计规范
相关推荐
效力,由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并经加盖双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 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因履行本合同发 7 生的争议,协商未果可提交项目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以下无正文)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住所: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 帐号: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合同》相关手续,确定合同期间。 审批不通过,延长其试用期或辞退处理。 试用期未满,要求提前转正的,由部门经理向人力资源部申报,并说明理由。 人力资源部审批通过后,按程序报批。 第 18 页共 7 页 人员调动管理 第一条 调动目标 通过人事调整,合理调配集团的人力资源; 达到工作和人力资源的最佳匹配,使人尽其才,提高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 调整集团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 第二条 调动原则 本着
公司 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文档编号: 第 7 页 共 18 页 发布日期: ( 5)负责主责宣传素材的收集、筛选、加工、传递、反馈、存档等。 ( 6)各部门须至少安排一名人员作为公司宣传通讯员,负责与宣传管理部门工作对接及组织、策划、执行部门内宣传,并将该 项工作常态化,通讯员具体职责详见《通讯员工作机制》。 作为主责部门 ( 1)主责部门详见附件 《 宣传 类别及工作流程表》。 (
122.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 ______的原则。 C.“谁上网谁负责 ” 123.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的规定,保密审批实行部门管理,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上网信息保密审批 ______。 A. 领导责任制 B. 专人负责制 C. 民主集中制 D. 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制 124.
;主变电所勘测;供电勘测;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探测)所需全部费用。 勘察费(测量费)( L)= 测量费基准价( 1S3) ① 测 量费基准价暂定为 450 万元 (报价上限 ); ② S3为投标人自行报出的浮动幅度值, S3的取值必须≥ 0。 ③测量费的浮动幅度值如超出《工程勘 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 [2020]10 号)规定的浮动幅度,其投标报价将被拒绝。 14 条款号 条款名 称 编
待机功耗 /夜间功耗 < 100W 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 3%(额定功率时) 功率因数 > 自动投运条件 直流输入及电网满足要求时,逆变器将自动运行 14 逆变器型号 断电后自动重启时间 5min(时间可调 ) 隔离变压器(有 /无) 无 接地点故障检测(有 /无) 有 过载保护(有 /无) 有 反极性保护(有 /无) 有 过电压保护(有 /无) 有 其它保护(请说明) 短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