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内容摘要:

队伍建设 社区环境 基础建设 城管长效 机制建设 —— 四大区域 管理责任网格化 城市管理数字化 管理质量标准化 现场作业 机械化 —— 五大项目 城管队伍建设工程 市容环境景观服务保障工程 除害防病保障工程 社区环境 整治工程 督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按照 XX 省实施《 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 年)》 “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的总体要求,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目标定位,配合 XX 区总体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打造“整洁 XX”为主线,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新办法,构建严格管理、精细管理、高效管理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不断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居质量、提升城区形象,强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实现 XX 区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做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围绕 XX 市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全省“ XX 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等五大战略定位,以及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配合我区确立“一源地一核心一中心”(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公共服务中心)的定位,打造“绿 色发展、善治祥和、和谐幸福”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目标,城市管理将以此为首要任务,并将 XX 期间形成的城市管理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抓紧落实各项管理指标,形成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合力。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向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化转型,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城市管理发展目标。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对城市管理系统作进一步细化、改进、提升、优化,运用标准化、程序化、数据化、科学化的手段,使城市管理的每个环节精确、高效、协同及持续运行,让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 十三五 ”期间继续保持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成绩位居全市前列,成为全市城市管理典范之区。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构建起市、区、街、社区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现场限时处理机制。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目标,确保垃圾减量排放,提高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主干道目标,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化作业水平。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完成旧城社区“里子工程”,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管理惠民成果。 “ 十三五 ”期间基本实现在全 区辖内安装防蚊闸板目标,完善外环境防害设施建设。 (三)发展战略 打造“整洁 XX”品牌发展战略。 按照深化实施“中调”战略的要求,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工作载体、提高综合效能为原则,以组织协调、日常管理、监督考核、基础构建等四项机制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机制体系,提高综合管理效能,使我区城市管理工作始终以新的姿态保持在全市前列。 强化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机制发展战略。 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导向,以增加公共服务来减少城市管理,以完善城市管理来 减少城管执法;通过增加城市管理便民设施、便民渠道、便民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理解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程度,建立服务型城市管理,让群众在享受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过程逐步规范自身行为,使城市管理和市民行为更符合“绿色发展、善治祥和、和谐幸福”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发展要求。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领域 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 完善中队下放后区、街、社区三级城市管理机制,发挥执法中队在城市管理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城市管理数字化、标准化、人性化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环卫保洁水平。 全面开展社区环境基础建设。 在后 XX 时期,以迎 XX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为基础, 把工作重点放到居民房前屋后、楼道梯间,保留居住特性,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城市社区的“里子”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加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体系、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数字化管理体系、管理执法重心下移体系、依法管理体系、社会市民参与体系六位一体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二)重点区域 管理责任网格化。 推行网格化责任区管理,进一步细化环卫监管所、街道和社区的网格化责任区,做到人 定岗、岗定责、责定人;实施现场管理考核制度,加强网格化管理责任制的考评和责任追究,构建起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网格责任链条,实现城市管理各环节无缝衔接。 城市管理数字化。 完善指挥决策体系和日常执法管控模式,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日常管控水平,建立无缝隙数字化城管网络,实现决策执行、管理评价、街面监控、现场执法等系统化、标准化、数字化。 管理质量标准化。 充分发挥好环卫保洁质量管理体系作用,完善内部监督考评机制。 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和执法程序,实现城市管理流程的最优化和城管执法失误的最小化。 现场作业机 械化。 组建保洁清洗机械化作业分队,增加环卫作业机械化投入,基本做到街道有机械化小组,区城管局有机械化分队;因地制宜,在各层级马路提高环卫保洁机械化清扫、清洗率,提高除害防病机械化作业率。 (三)重大项目 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和环卫保洁工作上新层次,加强队伍标准化建设,落实管理重心下移后责任分工、协同管理措施,提高整体快速反应能力,以更现代化方式构建新城管新形象;加强管理队伍政治思想工作,引入心理辅导、咨询和培训,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市容环境景观服务保障工程。 进一步完善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提升和规范市容环境景观,加强城市管理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标准化作业程度,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应用卫星定位 GPS 技术对车辆及人员进行实时监管,为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提供配套设施。 除害防病保障工程。 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基础性作用,健全防控体制、机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现除害防病现场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普及大卫生意识,进一步动员全社会提高除害防病水平。 社区环境整治工程。 通过以社区内部环境改善促进社区管理,进一步强化社区城市管理责任,促进社区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社区 管理、环境整治和社区服务上来,为居民群众营造更舒适的环境。 督查投诉服务中心建设工程。 按照城市管理数字化标准和要求,构建起市、区、街、社区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完善现场限时处理机制;建立网上办案制度,推进案件处理信息化,提高城管执法效能;整合区长专线和 12319 服务热线、拓展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城管视频监控数字化共享工程,升级无线对讲系统,打造无线电综合管理平台。 五、主要任务 城市管理规划工程。 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增强城市管理的前瞻性、规划性、计划性。 将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当中,确 保城市管理科学、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理制度建设工程。 将迎 XX 期间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临时管理制度延伸作为城市管理长效管理制度,确保 XX 后时期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打造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 以区城市管理视频监控系统为平台,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监管、控制和执法效能。 以区指挥中心控制平台为载体,向街道、社区延伸,形成区、街、社区联网,缩短“六乱”、环卫保洁、市政设施、除害防病等案件流转耗时,提高城市管理案件处理效率;城管视频监控系统与环卫监管视频整合使用,城市管理检查与环卫分片巡查相结合,多层次、多时段、全方位落实督 导、管理、纠偏、处罚措施,形成网格化巡查体系。 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工程。 理顺城市基础管理和综合执法的关系,推进管理与执法相分离的大部制要求;优化部门协同机制,理顺管理系统各环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和监督考核评价的良好机制;健全城市管理应急机制,增强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创卫长效巩固工程。 严格按照创卫要求加强日常管理工作,落实长效管理,巩固创卫成果,确保圆满完成迎接国家创卫复检工作任务。 环境秩序执法保障工程。 合理调配城管力量,健全执法协调机制,保障城管执法执行有力。 在严控和查处违法建设、整治城市“六乱”、清 理违法户外广告、工地文明施工和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方面,监督有力,按章执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