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摘要:

化。 着重狠抓科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 的能力。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发展适合于中小型煤矿的机械化装备,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体系,新建中小型煤矿必须采用机械化开采,现有煤矿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尽快提升中小型煤矿技术装备水平。 完善煤矿 “ 一通三防 ” 、防治水等防灾系统。 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重点煤矿实现企业内部监测监控联网,其他煤矿实现县(区)范围内联网。 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 ,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及使用、风险抵押金、企业负责人和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等制度。 5.“ 以人为本 ” ,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 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质上就是现场管理问题,是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规范操作及文明生产的一些问题。 一些局、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事故教训,并将每次事故发生时的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及以操作行为进行对照,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煤矿的事故几乎都与之有关,如果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量减少。 从而明白了一个道理, 就是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 生产也就搞不好,安全就搞不好。 生产也无法保证,效益也好不了。 从 1987 年开始,国有重点煤矿开始了质量标准、安全创水平活动 ,真正铺开这项活动是 1988 年 ,通过方方面面的质量标准化,使安全状况有了好转, 1986 年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 , 1989 年下降到。 随着标准化的深入, 19901999 年 10 年间,国有重点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在 1 左右。 仅此每年少死 600 人左右。 要抓质量标准化,确保安全生产,首先要破除 3 种错误思想:一是矿井基 础差,标准化工作搞不好的认识。 正因为底子薄,基础差,才需要从抓基础建设开始。 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抓住了标准化才抓住了根本,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安全被动的局面。 二是破除财力紧张搞不好标准化的思想。 通过算事故损失账认识到,把钱用在标准化建设上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同矿务局的 “” 事故和 “” 事故导致的两矿提前破产就能说明安全的负效应。 三是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 认为用以往几十年总结的老经验、旧套路办事省力能多出煤,没必要按照标准要求束手束脚地去做。 其实,不出事则已,事故一出就懂得了仅 靠经验型管理难以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必须与实践紧密地合起来,在实践上寻找管理的捷径,那就是 “ 搞质量标准化建设 ”。 搞标准化建设,要从严从细抓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从每个干部到工人,从井上到井下,从机关到基层,从生产到经营,从思想政治工作到职工生活,全部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使项项工作有标准,件件事故有要求,并要一丝不苟,真抓实干,持之以恒。 搞标准化建设,要严格制度不放松,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应该 “ 班班有验收,旬旬有检查,随时抽查 ” ,执行制度不迁就,不讲人情。 坚持 “ 以人为本 ”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只有树立并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用其统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才能抓住安全生产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夺取工作的主动权;才能理清思路、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完善对策,加大力度、狠抓落实,不断推进、取得实效。 我们必须学习好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内涵,尤其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用以统领和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