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概述内容摘要:

备的压力 B 156 液化气汽车罐车属于( )压力容器。 一类 二类 三类 C 157 电光眼伤害属于( )。 烧伤 电伤 灼伤 B 158 蓄电池室有( )产生,必须有良好的通风。 较多热量 水蒸气 可燃气体 C 159 重复接地的主要安全作用是减轻零线断开或接触不良时电击的危险性和进一步降低接零设备上的( )。 故障对地电压 跨步电压 零序电流 A 160 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工作应尽量选用带有双重绝缘结构的工具或 安全电压 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 A 12 选用( )的设备。 161 增安型电气设备是( )的电气设备。 具有隔爆外壳 不会产生火花 壳内充有保护气体 B 162 具有保护外壳,且壳内充有保护气体的电气设备属于( )。 隔爆型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电气设备 正压型电气设备 C 163 在有剧烈震动的地方应选用( )。 多股铜芯软线 多股铝芯电缆 钢芯铝铰线 A 164 独立避雷针的冲击接地电阻一般不应大于( )欧。 4 10 30 B 165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 )。 引起爆炸或火灾 使人致命 产生感应过电压 A 166 为了限制产生危 险的静电,可限制液体在管道内的( )。 压力 温度 流速 C 167五部分 防止有毒物质从生产过程散发、外逸,关键在于生产过程的密闭程度。 如生产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密闭的设备内保持( )状态。 正压 零压 负压 C 168 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成中,主要是由公安、民政部门和街道组织组成的是( )。 警戒与治安组织 后勤保障组织 公众疏散组织 C 169 重大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当由( )负责。 所在地政府 所在单位 员工 A 170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临时的( )危 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生产、使用或者销售 生产、搬运或者废弃 生产、搬运、使 用或者储存 C 171 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泄露着火后,如果发现漏口非常大,根本无法堵漏,应采取( )的措施。 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 想法设法堵漏,否则其余措施都无用 用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保持稳定燃烧。 A 172 在危险化学品火灾现场,如果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最可 能发生的情况是( )。 着火 火势很快消灭 容器爆裂 C 173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小时。 1 2 8 B 174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 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设区的市级 B 13 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 政府 175 应急队伍进入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后 ,当事态超出响应级别,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向( )请求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专家组 信息发布中心 应急救援中心 C 176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这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的( )环节。 应急启动 救援 应急恢复 B 177 按照应急预案层次,危险化学品预案是( )。 综合预案 专项预案 现场预案 B 178 应急救援专家组的主要职责是( )。 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 对潜在重大危险评估应急资源的配备,事态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应急力量的重新调整和部署等行动提出决策性 建议 尽可能、尽快的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B 179 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及( )。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应急队伍的建设 事故损失评估 A 180 采用( )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存在哪些可能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后果严重程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 资源分析 程序分析 危险分析 C 181 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 演练活动是( )。 应急演练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B 182 下列( )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桌面演练 功能演练 全面演练 C 183 下列( )是指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并在演练过程中尽可能对演练情景或模拟事件作出真实情景下可能采取的响应行动的人员。 模拟人员 控制人员 参演人员 C 184 全面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 )三个阶段。 演练计划 演练组织 演练总结 C 185 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 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称为( )。 不足项 整改项 识别项 B 186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应贯彻( )的原则。 统一领导,属 统一指挥,属 属地管理,各自 A 14 地为主,协同配合,资源共享 地管理,责任分担,资源共筹 为战,责任分明,互不代替 187 下列有关应急预案层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综合预案可以作为整个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 通过专项预案能清晰的了解该企业应急体系和预案的文件体系 企业的综合预案是该企业的整体预案 C 188 重大事 故的发生具有( )。 扩散性、随机性 突发性、偶然性 规律性、不可预 防性 B 189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 )。 专项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B 190 对于某一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 )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重大危险源 安全隐患 设备设施缺陷 A 191 按照应急预案编制要求,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 )。 安全责任制 操作规程 现场处置方案 C 192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 )。 评审 论证 检查 A 193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 )签署公布。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主要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B 19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 )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3 2 1 C 195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 )年至少组织一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半 1 2 A 196六部分 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生理危害因素 劳动心理危害因素 A 197 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劳动者健康发生损伤称为( )。 工伤 职业性损伤 劳动伤害 B 198 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 )中存在诸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 休息场所 日常生活 生产环境 C 15 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 199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 音属于( )。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B 200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 )属于化学因素。 病毒 真菌 有毒物质 C 201 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之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 )职业病。 法定 重度 劳动 A 202 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 )属于物理因素。 矽尘 布氏杆菌 X 射线 C 203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 )的发生,依法 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事故 职业中毒事故 火灾 B 204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向原受理申报的( )部门备案。 卫生行政 安监 质检 A 205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 )。 职业健康检查 培训 身体检查 A 20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使用 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健康检查 培训 登记 A 207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是为保障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 保护劳动者的( ),根据《劳动法》和有关法规而制定的。 安全与健康 权益 身体 A 208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规定使用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 )的方法。 应急处理 救护 灭火 A 209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规定,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未净化处理前,不得更换( )。 标签 原安全标 签 包装 B 210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 ),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安全及正常生产 身体健康 A 211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防治 结合 A 21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 )申报,接受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 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公安部门 B 213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51 号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 设备 职业病防护设施 设施 B 16 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214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 )进行。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安全评价机构 卫生机构 A 215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 )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公共使用 个人使用 个别人使用 B 216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 )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安全 国家 防治职业病 C 217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 )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健康 职业健康 身体 B 218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未进行离岗前( )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身体 职业健康 安全 B 219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 )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 安全工作 身体健康 A 220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 )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安监部门 卫生行政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A 221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安排( )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职业病病人 员工 有关人员 A 222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没有存档、上报、公布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的罚款。 五万元以下 五万元以上 十万元以下 C 17 序号 多 项 选 择 题 A 答案内容 B 答案内容 C 答案内容 D 答案内容 正确答案 1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 )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 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员工 主要负责人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决策机构 BCD 2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 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 安全生产知识 管理能力 操作技能 操作知识 A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